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长篇军事评论:加速三军后勤一体化进程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5月14日 08:14 解放军报

  联勤改革大潮奔涌,在冲击着旧的保障体制的同时,也产生了任何改革都难以避免的阵痛。为达到顺利实现完善体制、全方位提高保障能力的目的,必须着眼于联勤体制的最终发展——加速三军后勤一体化进程

  ●马书铭

  内容提要

  ●树立“心合”为重的思想,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客观地认识联勤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与联勤要求相适应、与时代发展节拍相和谐的新观念

  ●新旧体制的交替有一个磨合过程,缩短过渡周期,促进整体保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起巨大的动力机制,公正的平衡机制,新型的协调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

  ●联勤体制的建立,既给后勤管理增大了难度,也为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应当按照矩阵管理的原理,加强宏观调控,借鉴市场模式,建立信息可视系统

  ●高素质的人才是保证联勤体制顺利运行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联合训练,提高培训层次,改善知识结构,促进相互交流,大力培养适应联勤体制发展需要的新型合成人才

  ●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同时,应寻求联勤体制的新飞跃,科学确立主体,遵循客观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理论准备,促进三军后勤一体化早日实现

   

  2000年1月1日,是在我军后勤建设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历经半个世纪探索的我军联勤体制顺利启动,标志着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两年过去了,联勤体制运行状况如何?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运行顺畅,成效显著。例如,资源配置较前合理,保障效益明显提高;通用保障能力有所增强,专用保障有新的加强;相互关系逐步理顺,联合作战保障基础形成;供给层次划分逐渐清晰,运转效能不断加快……这些都说明,我军后勤在新旧体制的交替磨合中,已经实现了平稳过渡,迈出了坚实的改革步伐。

  然而,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军目前实行的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只是初步的,真正意义上的联勤,是实现三军后勤一体化。当我们对两年来的联勤实践进行认真总结时,更深刻地认识到,成功的突破预示着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跨越机遇。我们必须在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新机制、新理论,加快推进由初步联勤走向三军后勤一体化的进程。

  同欲则刚,同心则力。营造三军水乳交融耦合氛围,增强联勤保障系统整体功能,首要的是——

  强化与时俱进新观念

  早在50年前,周总理就为我军描绘出三军联勤的宏伟蓝图,半个世纪求索不止,统帅部的决心始终不渝。然而,联勤的道路却艰难曲折。历经三次以“三代”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终未全面推行,留下“三落四起”的历史足迹。

  有人曾把原因归结于指挥体制,归结于社会条件,归结于经济环境,归结于时机不够成熟……一切似乎都是由于外部条件不具备所致。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原因实际上是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旧观念。

  不错,联勤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依赖于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强的社会保障能力,较完备的军事指挥编成,以及较高的科技装备水平。而这些都不能代替思想观念的同步更新,也不能自然而然实现联勤,更不可能走向三军后勤一体化的理想王国。这是现代军事史上一条刻骨铭心的教训。

  西方军队走过的联勤之路也并非坦途。早在1917年,美国人索普在他的《理论后勤学》中,就萌发出联勤的思想,但美国人走过了比我军更加漫长的历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美军采购就经历了由“军种协商采购制”到“单一军种负责制”,再到“联勤机构负责制”的漫长发展过程,历时50多年。思想观念的较量常常使美军联勤欲退不忍,欲进不成。直至今日,美军实行的也并不是把三军完全统起来的联勤。

  三军自成一体的保障是伴随着军兵种的诞生而形成的,新成立一个军兵种,就必然要建立一套独立的保障体系。一个家庭,要分开不难,但要将两个异族成员组合成一个家庭就并非易事。这就是改体制易、变观念难的根源所在,也是联勤体制改革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最根本的制约因素。西方人甚至断言,东方人的思想观念与联勤相差甚远。

  旧的思想观念并非铜墙铁壁,它会在时代的影响下演化和嬗变,否则人类就不会进步。尽管上个千年我军联勤长期徘徊于探索与试点之间,但思想观念已在一次次新理论的推进中受到冲击和感染。联供与分供的优劣比较、全局与局部的利弊分析,以及效益与方便的整体权衡,使旧的思想观念生存“空间”急剧萎缩,新的思想观念逐步萌发,显现出理性飞跃的新曙光。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一江山岛”联合作战中实施的联勤保障是三军联勤观念确立的前奏曲,那么真正使思想观念突出重围的则是’96海陆空东南沿海大演兵、’98抗洪的伟大实践、’99联勤方案出台前的大论证。长期的实践和缜密的论证,使全军上下一致认识到,建立三军联勤体制是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重大举措,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军后勤体制唯一的现实选择。

  如今,联勤体制正沿着既定的目标,向纵深发展。联勤的成效是显著的,但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我们在观念更新上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要发挥联勤保障的整体效能,营造三军耦合的态势,必须进一步强化与联勤保障要求相适应、与时代发展节拍相和谐的新观念,这是解决联勤中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的首要条件。

  确立新观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任何改革都是一个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军目前实行的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是基于对现行作战指挥体制的分析,对军区、军兵种现行保障优势的权衡,对社会保障条件的评估。它是军委在深思熟虑、审时度势后作出的重大决策,符合时代发展和当前我军实际。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在向最终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同样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目光,超前的思维,认识新情况,把握新规律。

  确立新观念,必须以“心合”为重。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个有着统一号令的武装集团。军中大事,素有“心合则无往不胜,心离则万事无成”之规律。联勤的过程实际是做一篇连心的文章,如果仅仅因为军种不同、服装各异、任务有别而说“两家话”,办“两样事”,甚至人为地设置“隔心墙”,就势必加大矛盾,降低效能,最终一事无成。只有相互支持,彼此理解,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联勤保障的大文章。从联勤体制的启动到今天的顺畅运行,人们仍然在呼唤“联勤必先连心”。

  确立新观念,必须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联勤的实质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往各方过多地强调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这是阻碍思想观念突破的最大障碍。联勤后必须跳出单位局部利益的圈子,从全局的、整体的、长远的高度认识利益关系的调整,摈弃狭隘的、封闭的旧观念。只有这样,联勤保障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确立新观念,必须客观看待联勤中的矛盾,保持良好的心态。体制改革的效益不在眼前而在长远。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各方面关系错综复杂,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如保障不到位、计划两头报等。出现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方法,如果抱着抵触情绪,留恋过去的保障模式,就容易把问题看得过重,很难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存有急躁情绪,寄希望于联勤刚一启动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谈不上客观和现实。各级机关、各个部门、各类单位要从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并致力于解决联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序则顺,顺则生效。联勤体制搭设了新的保障平台,要真正形成整体合力,还应当——

  构建高效运行新机制

  联勤体制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为解决三军因条块分割而带来的职能交叉、机构重叠、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等问题规范了基本框架,搭设了提高保障能力的新平台,而真正在联勤中实现机构的精干高效,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益的最大发挥,还依赖于建立顺畅和谐、高效运行的新机制。

  与传统的分供体制相比,现行联勤体制以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统供与专供“两个结合”为基础,以计划与供应、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两线分流”为特征。这种保障关系是从我军实际出发的一个创举,其优越性显而易见。但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而出现不协调或不和谐,尤其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磨合时期,往往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各种情况。

  分析军区联勤体制特征及运行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理论界在探索中认为,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这是保证联勤体制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强大的动力机制。联勤是一种联合体,保障主体与客体并无直接的隶属关系,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体制的动力激励与约束不足,责任心、使命感和主动性易于弱化,容易出现旁观当“看客”、坐等当“原告”的消极被动现象。必须把联勤问题提高到“保持一致”的高度,依靠杠杆的推力作保证,而这种推力无疑就是战斗力的标准、保障有力的要求,以及“打得赢”的历史使命。供与被供、联与被联的一切,都无一例外的建立在这个基点上,别无选择,不能有丝毫的变通和动摇。与此相适应,还应当建立保障能力评估制度,科学地评判得失利弊,以增强联勤的拉力;依据责任和目标,实行考核评议制度,增加联勤的压力;加强组织领导,增大联勤的导向力。

  公正的平衡机制。公正与公平,是贯穿于联勤全过程的敏感问题,关乎后勤体制改革的兴衰成败。联勤体制的运行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标准与制度的公开和公正上。如果供给标准有偏差,制度不统一,信息不透明,轻则造成被供一方出现心理障碍、相互失去信任,重则对联勤体制产生动摇和失去信心。我军历次联勤试点的中途夭折,无不与公平和公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必须加快标准化、制度化进程,提高标准制度的覆盖程度和范围,能量化的量化,能订标准的必须定标准,力争使每个项目、每项工作供给有依据,保障有规范,调整有尺度,实现三军均等受益,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新型的协调机制。实行联勤后,后勤保障呈现出“三多”:保障接口多、保障渠道多、保障方式多,这“三多”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联勤体制要运转顺畅,加强协调至关重要。联勤部门作为联勤的主体,应当在相互协调中发挥主导作用,善协调、会协调,主动协调,并建立起适于联勤高效运行的新型组织领导关系和特殊的业务指导关系。当然,军兵种后勤部门也应当好“主人”,主动配合,同心协力搞保障。协调的重点是处理好后勤建设、保障与管理的各种关系,无论是陆军,还是海、空军,应当坚持以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为牵引,围绕这个重点调整力量、明确任务、协调关系。

  严格的监督机制。联勤体制和分供体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后勤保障的运行机制不完全相同。垂直分供体制是按行政建制编制序列进行保障的,上对下既有保障的义务,又有指导的权利。实行联勤体制后,虽然也有上对下负责的因素,但供应单位与所供部队大部分不存在建制行政领导关系。在缺乏行政监督主导的前提下,联勤监督应主要依靠综合利用行政、法规、经济等手段,增强监督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法规和经济手段更具有权威性,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要强化依法联勤,通过建立完善的联勤法规制度体系,明确各级联(后)勤机关的联勤职责、通用和专用保障范围、联勤建设分工等,确保联勤活动的规范运行。

  严密的衔接机制。保障“接口”是联勤的“瓶颈”和“事故多发地段”,“接口”一旦出问题,不仅容易出现断供、错供和漏供现象,而且可能危及整个联勤系统的稳定。为了加固联勤的“接口”处,许多部队在联勤系统中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现场办公制度、定期走访制度、互派联络员制度,以及财务联审制度,摸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对于保证联勤体制的运行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全军的努力,“接口”这个“瓶颈”一定会成为具有强大通过能力的宽体桥梁。

  三分保障,七分管理。伴随军兵种垂直保障范围逐步缩小,立体网络管理应运而生,应着力——

  创立科学管理新模式

  管理为保障服务。保障的过程,就是管理和服务的过程。联勤保障体制的建立,既对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大了管理的复杂程度,又为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江主席就指出:“现代化的军队后勤保障需要立体交叉,搞矩阵式管理,多边协作。”这一论断站在时代的高度,为现代后勤管理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军联勤体制建立的科学理论基础,必将为后勤保障体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引发军事后勤管理领域的全新革命。

  “中国历史上的诸侯割据,各管一摊,喜欢垂直管理,不会立体管理”。我军三军自成体系的保障,正是这种传统管理模式的衍生,带有浓厚的辖属割据痕迹。联勤体制的建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垂直保障的格局,为实施“矩阵式”管理和开展多边协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矩阵理论把管理看作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管理的触角可以在这个网上纵横驰骋,左右逢源。管理的主体不再是各个平面独立的单元,而是彼此关联的网络系统,从而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的纵横交织格局。矩阵管理的优势,在于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最优的方式配置资源,最佳的途径实施保障,最小的投入获得效益。

  正因如此,矩阵管理比垂直管理更具有复杂性,对管理方式和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联勤体制启动至今,人们仍拭目以待,当指挥体制与保障体制、供应体制与管理体制、用后勤与管后勤相对分离后,管理的有效性从何而来?答案仍然在矩阵中。

  宏观调控驾驭“矩阵”。纵横交错的“矩阵”犹如一匹烈马,驾驭不好,就会出现紊乱。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期,就曾出现过“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我们正是在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规范宏观调控秩序、强化宏观调控手段中,顺利实现了经济活动的平稳过渡和“软着陆”。军队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严密整体,具有控制网络的权威性,只要我们强化计划职能,搞好综合平衡,坚持有效监督,三军不同的供给需求,繁杂的物资种类,多样化的保障方式,都会在“矩阵”这个网络中顺畅、有序、高效地运行。如果客观调控无力,就无法发挥矩阵管理的效能。

  借助“市场”摆活“矩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出封闭的行政管理羁绊,社会化大管理便展现在我们面前。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仅靠一纸合同,就把复杂的管理系统和数以万计建设者的责权利区分得一清二楚。令人目不暇接的大超市,依靠承包、租赁和按价付款就管理得井井有条。社会经济活动如此,军事经济亦应如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对于联勤管理而言,运用经济手段,遵循价值规律,借助经济合同管理模式,采取“旅馆式”保障,“商业化”服务,以及有价运行,有偿供给,是对不相隶属单位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是走活管理这盘棋的高明之举。

  高度透明通视“矩阵”。传统的管理习惯于“箱内操作”,而在信息时代,只有实现管理的高度透明,才能有效地控制“矩阵”。联勤程度很高的美军,正在致力于建立全资产可视系统,使保障资源从源头开始,到供给使用者手中的全过程,都置于管理者的可视、可调、可控之中。可视后勤建设在我军已经起步,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它必将为供与被供提供一个双向透明的软件环境,为实施联勤管理提供先进的手段和条件,推动联勤管理现代化进程。

  联之大事,事在人为。人员素质是体制结构中起决定性的因素,要保证联勤体制的高效运行,最根本的是——

  培养大批新型合成人才

  实施联勤体制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模式的变革、供应方式的改变等方方面面。在联勤体制改革已经付诸实践的情况下,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合成人才,就成为后勤体制建设中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应当看到,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我军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后勤人员素质比较单一。今天,我军现代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单一的素质结构很不适应军队后勤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联勤体制的需要。联勤体制的高效运行,呼唤着后勤人才素质结构要从体制型向智能型转变,从纵深型向横向型转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以陆军为主向以高技术兵种为主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后勤人才培养的观念、培养方式方法、渠道和途径,面临一次全新的革命。合成型人才的培养,是联勤体制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联勤体制推行的两年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许多问题与人的业务素质不适应联勤需要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军后勤人才长期在各军兵种的保障体制中生长,其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工作方式大都囿于本军兵种的狭小范围,知识和能力有较大的局限性。在联勤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拓宽视野,探索出联勤人才生长的新途径,走开放式、大循环的干部生长路子,使联勤队伍能够来自三军、面向三军、服务三军。

  加强联合训练,提高业务素质。从联勤机关、后勤院校,到联勤部队,都要增加联勤保障的内容,及时掌握联勤保障情况,全面学习联勤知识,加强军兵种之间的广泛交流,实现相关知识的互补,积极参加部队组织的三军联合演习,在实践中提高联勤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统筹谋划能力和联勤保障能力。

  加强军兵种作战和后勤保障知识的学习,改善知识结构。联勤保障的对象是三军部队,各军兵种专业性强,技术密集,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作战和后勤保障都有各自的特点。联勤干部要努力学习军兵种后勤知识,掌握军兵种部队平战时后勤工作的特点,熟悉对军兵种部队实施保障的方法和原则,在知识结构上实现从单一军兵种的“小合成”向诸军兵种“大合成”的转变。

  提高培训起点,改革培训内容。随着我军质量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后勤领域,对后勤人员素质特别是现代科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培训层次,形成以培训本科生为主体,研究生为骨干的培训格局,从源头上提高联勤人才的培养起点。还要改革培训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完善组训形式,改变过去专业面过散、知识面过窄、重专业轻合成的培养方式,建立起适应联勤体制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培训体系。要强化三军一体意识、部队后勤合成意识和后勤专业的综合意识。把强化三种意识贯彻于训练的全过程,渗透到联勤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循序渐进,进则发展。从初步联勤走向三军后勤一体化,是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努力——

  拓展联勤统供新“空间”

  纵观我军目前的联勤体制,统的范围还较小,联的程度还不高,区域划分还不尽合理。江主席指出:“真正意义上的联勤,是把三军部队所有的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全部统起来,只有少数专用物资和专用勤务保障由军兵种按建制系统负责……”这就是三军保障一体化的全部内涵,是我军联勤体制改革的最终奋斗目标。

  从历史走向未来,我们正经历着过渡阶段的伟大实践。剧烈的阵痛之后,还需要走一段坎坷之路,而与实践并驾齐驱是联勤理论的再创新、再飞跃,对“一体化”的设计无疑将酝酿着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浪潮。

  关于“一体化”的模式,目前有多种选择。从世界范围看,加拿大、奥地利等军队为“全联型”,但它们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加拿大军队总员额只有8万多人,没有军种;奥地利军队只有陆、空两个军种,总员额只有5万人。世界上凡是由多军种组成的合成军队,基本是“半联型”,如美军、俄军。对拥有数百万部队的我军来说,实行完全联勤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把能统的统起来,不能统的不包揽,把统的范围放到最大,把分的限度缩到最小,这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一体化”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表现是:在保障内容上,绝大多数保障任务由联勤机构承担,特需物资、勤务保障、建设性项目,可由军兵种按建制负责;在相互关系上,联勤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与各军种部队处于平行地位;在供给层次上,应进一步减少保障环节;在运行规范上,应不断扩大标准化范围和程度。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合理的参照,目前,在“统”与“专”的划分上,尚难有科学的区分。而这个问题界定不清,扩大统供范围就缺乏可靠的依据,就会迟滞“一体化”的进程。航油为空军专用,但陆军航空兵诞生后,航油还叫专用物资吗?这里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区分标准。一般来说,供求批量大、适用范围广、非军兵种特需的项目,应全部划入统供范围,只有少量的军种特需项目,方可纳入专供范围。

  “一体化”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一体化”要有主体,没有主体就不成其“一体化”。主体的定位依赖于军事战略方针、军队指挥体制、国家经济形态,以及军队后勤的历史发展。过去曾有“总部论”、“军区论”、“军兵种论”等观点,当前以军区为主体的决策,是在对多种利弊权衡后作出的选择,符合不同客体联勤的实际。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理想的主体应当拥有调控的权威性、体系的独立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三军的力量凝聚成一个统一有序、协调一致的整体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合力保障。

  就层次而言,联勤对象的级别和层次越低,“一体化”的程度就越高。我们需要在扩大统供范围的同时,把联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到部队,不断拓展联的空间,就近就地实施直达对接。

  “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外军实践看,没有哪个国家的联勤不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军建立联勤体制,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然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走势是:在联勤的初始阶段,应致力于建立适应联勤体制运行的保障机制。在新的保障机制建立后,应力争在体制结构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起全军后勤通用保障一体化的联勤体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根据军队建设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三军一体化的层次,最终形成包括通用、专用在内的三军一体化的保障体制。

  “一体化”的实现需要时机。时机不具备,急于求成,则会欲速而不达;机遇来临,如过于保守,又会坐失良机。现在,尽管要求总部联勤的呼声很高,但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机遇的来临,不经过战区联勤的必要阶段,没有军事指挥体制的调整,这种设计难以付诸实施。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联勤实践,丰富联勤经验,发展联勤理论,为“一体化”的早日实现共同创造机遇。

  在走向未来的征途上,我们还将遇到更加复条和更加崭新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联勤体制与联合勤务、军事指挥与后勤保障、后勤供应与后勤保障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给予科学地揭示,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突破。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