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第四军医大学教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5月11日 07:45 解放军报

鞠躬教授为学员授课。殷广德摄

  ●王坤郑红蔓本报记者姜宁

  编者按:一位哲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四医大“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这一创新性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帮助学员寻找到这样一个“支点”———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叶知春,让我们撷取这株教改之树上的几片绿叶,窥探教学改革满园春色的奥秘。

  从只重视智育强调知识积累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五年不断线”育人模式

  1999年12月,全国首届医科院校英语翻译大赛揭晓:四医大学员获惟一的一等奖,5个二等奖中有两个被该校夺取,获奖档次及数量居全国医科大学之首。

  类似的第一不胜枚举。一所医科大学学员为什么能在非医学类知识大赛中屡屡夺冠?校长苏博告诉记者:“这是实施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育人模式的结果。”

  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体现到专业教学中,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大课题。该校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十个“五年不断线”育人模式。

  让我们先介绍这项改革的创新点。所谓“五年不断线”,就是把专业教学及素质培养划分为若干方面,贯穿于学员在校五年间。就说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吧,传统教学主要集中在学员在校的前两年,忽视了环境对人才成长的熏陶和塑造作用。四医大依据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理论灌输、思想疏导和实践强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创造性地将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员在校全过程。第一学年,安排入学入伍教育,使学员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老百姓到军人的“两个转变”;第二学年,安排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三学年,安排下部队当兵锻炼,使学员体验并熟悉部队基层生活;第四学年,安排临床实习,培养学员综合运用军事医学的能力;第五学年,安排军事医学综合演习,锻炼并考核学员卫勤组织和战场救护能力。

  就这样,通过课堂讲授和环境熏陶,五年不间断地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育;通过计算机基础、技术和应用“三个层次”,五年不间断地实施计算机教育;采取读书报告、开设综合实验和课外科研“三种形式”,五年不间断地实施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等,使学员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拉直学员为什么在全国性英语大赛中连获大奖的问号了。英语训练五年不断线教育中,他们在前三年学员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基础上,第四年开设医学英语课,第五年通过英语查房、英语病案探讨等形式,不间断地培养学员的英语能力。这样新颖的教学,学员英语能力的提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记者感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的写照。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人”的教育,培养的学员往往知识面狭窄,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四医大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育人,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从只注重专业对口到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打破医学专业的“围城”

  这是一堂考前辅导课。当教员孙晓莉走进教室时,考前的气氛让人紧张。孙教员微笑着说:“不要紧张。今天串讲,同学们只要把核心内容完全掌握,重点内容做到熟悉就可以了。”

  一般院校将教学内容进行两级划分,重点内容往往占60-70%,重点与一般难于区分。为改变这种状况,该校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三级划分”:规定每门课核心内容不超过30%,重点内容不超过20%,一般内容50%左右。教师必须讲透核心内容,兼顾重点内容,一般内容由学员自习完成。为此,该校组织专家教授研究论证,打破医学专业“围城”,重新划分教学内容,并注重教学内容与体系的创新。

  增加“精、新、军”内容,减少重复和老化部分。一批现代医学新知识和新技能被纳入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128处,新增内容121处。现代医学学科交叉渗透,该校打破专业界限,相继开设了与新兴、边缘学科相应的7门新课。

  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减少课堂讲授内容。医学科学实践性强,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打破医学专业“围城”又一改革内容。为此,该校改革实验教学,减少课堂讲授,增加了“外科手术操作”等实习内容。

  增强总论部分,减少各论部分。他们打破传统的专业对口教学法,引导学员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理解和掌握。如改革后的《外科学》教学增加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现代外科发展趋势,并增加了反映现代外科显微化、人工智能化等内容,既有助学员抓住专业学习重点,又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

  记者感言:注重专业对口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分类太细。一个“专”字,迫使学员像钻头一样在本专业狭窄的岩层上深钻而难以在其他领域开掘。四医大打破医学专业的“围城”,较好地处理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而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新路。

  从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928个课时这样减下来

  走进四医大校园,你会发现:这里每节课均为40分钟。将一堂课50分钟改为40分钟,就能减轻学员负担吗?回答是否定的。

  有限的学时与剧增的知识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是医科院校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该校对此连走“三步棋”:一是精简必修课,二是调整课程类型,这两个措施减少课时298个;三是将每节课调整为40分钟,仅此一项相当于减少630个课时。

  928个课时减下来,并不是简单的“减法”。他们通过“单门课程改革,系列课程建设,整体结构调整”的思路,走活优化课程体系这盘棋。

  必修课,顾名思义就是必修的课。随着知识爆炸的时代到来,医学知识总量激增,学员需“必修”的课程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这个“减法”确实不易。如原《生物学》等6门课程,经论证分化为《细胞生物学》等13门课程。由此可见,必修课压下来78个课时,真是“分秒必争”减下来的。

  必修课浓缩了,选修课却扩展了。他们通过增加选修课门类,扩大知识覆盖面;在规定学员必须修满总学分基础上,按选修课分类确定必须选修的最低学分,以保证学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改革前,他们开设四大类48门选修课;改革后,选修课变为六大类116门。选修课多了,学员却感到负担轻了,因为“选修”的空间大了。

  课时压下来了,学员们就有时间开展“课余活动”了。四医大改革成果还有独到之处,收到既减轻学员负担又提高素质双重之效———这就是加强隐性课程建设。为此,该校通过建设文明校园活动、人文社会知识竞赛、课外科研等渠道,促进了学员健康成长。

  记者感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这句口头禅在高校曾流行一时。传统的教育应试色彩比较浓,衡量学员才干的尺度往往是“应试分伯仲,分数定乾坤。”久而久之使学员成了“考试机器”。四医大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减轻学员负担方面作出了一篇好文章,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从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到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员面包还是猎枪

  基础医学实验课上,刘立彬主任出了一道思考题:药物作用往往用肉眼“看不见”,用什么方法将这种“看不见”变成“看得见”?学员孟勇提出大胆设想,如果将家兔卵巢移植到角膜上,也许能观察到药物对卵巢产生作用的过程。

  卵巢移植角膜上?简直是异想天开!面对交头接耳的议论,刘立彬说:“这个设想好!不怕实验做不出,就怕没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几周后,孟勇成功地将家兔卵巢皮质植入角膜,观察到药物对卵巢细胞发育影响的过程。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医大教学改革自有独到之处。

  通过教师与学员共同讨论和探索,将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教育研究过程,将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自觉研究和模拟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这是发现式教学。

  教师从每门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合理编排生动讲解,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促进学员进行积极思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启发式教学。

  将学员分成若干实验组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让学员自由组合为实验小组,选定实验项目,自己动手实验并完成报告或论文———这是综合实验教学法。

  教学相长,水涨船高。近年来,该校有664名学员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申请立项科研课题309项,发表264篇科研论文。

  记者感言:猎人走进森林,是给他一袋面包还是一杆猎枪?面包吃完就没了,猎枪却能使猎人不断地获得猎物。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为标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出现“学生还未出校门,一半知识已老化”的现象。让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员手持猎枪走进知识森林,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言而喻。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