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广州舰艇学院构建海军陆战战术教学体系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5月6日 09:18 解放军报

  ●庹新国杨长明本报记者王志祥

  一场“红”、“蓝”对抗演练,在某海域激战正酣。“蓝军”正为成功阻击“红军”而得意时,“红军”海军陆战队员乘坐冲锋舟和两栖坦克趁势冲上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蓝军”海岸火力群,一举攻克“蓝军”阵地。观摩的首长齐声叫好:“陆上猛虎”又练成“水中蛟龙”之技了。

  这场演练方案,是广州舰艇学院海军陆战战术指挥系的教员和海军陆战队的军事指挥员共同精心拟定的。

  “猛虎”失威牵引出一个新学科

  海军陆战队组建以来,基层排长全部来自陆军初级指挥学院。当这些年轻的军官们将陆战队员个个训练得像小老虎时,陆战队领导的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这种喜悦很快被忧虑所取代。

  在一次训练中,当登陆舰刚刚抵达预定海域时,突然狂风骤雨来临,海上白浪滔天。分队指挥员望着眼前恶劣的海况,一时不知所措。由于指挥员们不熟悉海洋气象,缺乏海军陆战队的快速反应能力,结果编队很快就乱了方阵,首次与“蓝军”对抗失利了。

  “陆上猛虎”缘何海上失威?海军陆战队领导清醒地看到,主要是分队指挥员知识结构欠缺,缺乏海军舰艇战术、海军两栖作战战术和海军合同战术等有关知识。其原因是,海军没有培养陆战战术初级指挥员的院校,基层排长全部来自陆军初级指挥院校;而陆军初级指挥院校又没有开设海军陆战、特种兵作战等课程。要想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学科体系,培养陆上如“猛虎”下水似“蛟龙”的新型人才。

  于是,海军决定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海军陆战战术指挥班”。1999年,该院正式组建了“海军陆战战术指挥系”———一个崭新的军事学科诞生了。

  不断探索3年实现“三级跳”

  翻开海军院校史册,当时海军陆战战术的教学和研究还是空白。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广州舰艇学院根据海军陆战队的现有装备,确立了以培养指挥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路。经过3年不断探索和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员结构上实现了“三级跳”。

  课程设置快速跃升。针对海军陆战队营连干部对海军舰艇、联合作战等知识欠缺的实际情况,由最初开设的5门课“小学科”,逐步发展到现在涉及海军舰艇战术、海军航空战术、海军合同战术等9大专业课和4门选修课的“大学科”,基本涵盖了海军各兵种的战术知识。

  教学手段跨越发展。他们研制成功一套海军陆战战术模拟系统,通过跟踪世界先进装备的发展,分析可能遇到的复杂战场,虚拟假想敌和敌战场,让学员在网上进行近似实战的演练,顺利实现教学网络化、信息化、模拟化的跨越式发展。

  教员结构更新升级。针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实际,他们采取引进、送学、自培等方式,集纳了大批海军陆战战术人才。此外,每年还从海军陆战队选拔优秀的指挥员,不断充实到教员队伍中。目前该学科教员队伍研究生学历已占50%,博士学历占10%。

  院校部队联手完成“角色”转换

  如何让新学科培育出合格的海军陆战人才?该院党委认识明确:崭新的学科要用崭新的理念去建设、去发展;培养部队急需的人才,需要与部队联手探索培养的新办法。

  实施联合教学。一批海军陆战队军官走上学院课堂,与教员联合施教共同育人;一批海战专家被聘请当客座教授,定期为学员开设讲座;院校课堂向部队训练场延伸。这样,有效地提高了训练质量与教学水平。

  交叉代职指导。学院每年派出一批教员到海军陆战队基层代职1年,既指导基层军官的日常训练,又了解部队训练中的难点问题,为改进教学方案提供了充分依据;部队根据干部培训计划,选送优秀干部到学院代职,参与院校教学与育人,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了参照系。

  开展联合攻关。学院与有关部队签订了围绕育人联合攻关的协议。对部队训练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部队和院校合力攻关,并联合进行实战演练,在演练中解决训练难题;部队根据实战训练,随时向院校提出相关课题,项目立项后部队派出得力人员协助开展攻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在部队推广,尽快形成战斗力。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院校和部队出现“双赢”局面:该院海军陆战战术中级指挥班被海军确定为第一批重点建设专业,海军陆战战术学科被总部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海军陆战队军事干部90%在该院进行过初级或中级培训,顺利完成了“陆上猛虎”到“水中蛟龙”的角色转变。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