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后勤指挥学院研制有关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纪事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5月5日 08:54 解放军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殷汝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4月,由后勤指挥学院研制的“战区战役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正式在全军推广应用,揭开了我军后勤指挥现代化建设新的一页。“穿”过层层模型、模块,“透”过组组程序、数据,这个系统映射出的是一条科技创新为“打赢”的“先行”之路!

  为了打赢,再难也要上

  1999年春天,总部把研制开发“战区战役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的任务下达给后勤指挥学院。可是,一系列困难几乎拖住研制者的脚步:全军联勤保障体制尚未运行,系统研制缺乏足够的联勤保障理论来支撑;高技术局部战争对保障数据的要求十分精确,后勤保障覆盖面宽,专业门类多,且保障方式、手段在不断变革之中,系统研制的工作强度、难度大。尽管当时学院已经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但大型应用系统方面人才短缺、经验不足。

  为了打赢,再难也要上!学院果断采取特殊措施,全力保障研制工作:投资400多万元改建作战后勤指挥实验室,为研制工作构筑了先进的硬件平台;以作战后勤指挥实验室为核心,组建了一支由40余名技术骨干和军事专家参与的攻关队伍,为研制工作构筑了强大的人才平台;学院发挥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的优势,追踪世界发达国家军队联勤保障的发展趋势,做好研制工作的总体设计,使战区战役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研制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重先进性,更讲实用性

  经过不懈努力,系统研制成功。一位资深专家观看了表演后曾“惋惜”地问实验室主任李同敬:“研制这么重大的系统,为什么不多选用尖端技术?这可是涉及到将来评奖的关键啊!”

  李同敬笑着解释,这套系统是为部队研制的,部队使用起来不方便、不好用,获奖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为此,从开始选取研制技术时,我们就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一切为部队着想,重先进性,更重实用性。譬如,我们在确定数据库技术选型时发现,一种技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稍弱,但性能稳定,管理维护简单;另一种技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强,但管理维护十分复杂。显然,第一种技术适合基层部队训练使用,第二种技术适合联勤机关作业使用。怎么办?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重实用性,并不意味着放弃先进性。恰恰相反,实验室在追踪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上却是不惜血本。单单为了掌握某种前沿的高度集成数据交互技术,实验室就先后3次派骨干外出调研学习。

  部队急需,是“禁区”也要闯

  战役后勤联勤指挥具有业务涉及面宽、专业技术强等特点,研制“战区战役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才能搭起这个巨大的“积木”?研制者的思路是:把战区联勤、战役军团后勤、后勤部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突出战区联勤保障所具有的保障地幅广大、保障对象众多、保障方式多样等特点,使之满足联勤首长机关实施指挥需要,又适合于各军兵种后勤、各类后勤部队的指挥需要。

  在后勤保障领域,由于作战条件、作战样式的变化,决策者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战役的物资损耗预计是必须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研制者首先向“保障任务预计”功能模块发起冲击。当时不少人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因为物资损耗的标准几乎就是一个“禁区”。过去全军通用的标准显然已经不完全适合高技术局部战争,而新的物资损耗标准还没有确定。只要部队急需,“禁区”也要闯!研制者没有按图索骥,把过去的物资损耗标准照搬来应付了事,而是开始了艰苦的攻关,将历史经验数据、部队训练数据、系统模拟数据、外军参考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终于确定了符合实际的损耗标准数据。

  送服务,部队才能出成果

  今年4月,总部决定在全军推广“战区战役后勤指挥训练作业系统”,委托学院举办一期技术骨干培训班。有的同志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觉得部队应用这套系统,只要根据训练实际略作改进,就又成为一项新成果,等于抱回一个“金娃娃”,学院收点费未尝不可。学院党委态度坚决:这个钱不能赚!作为系统研制者,我们不能开“小作坊”研制一个卖一个,而要紧紧盯着打赢这个大目标。为部队送成果、送服务,这是部队科研工作者天经地义的事情!

  实际上,学院为部队送服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实验室里,经常有部队的军事、技术骨干来学习软件研制、系统管理,少的时候几个人,多的时候10多人,时间短的半个来月,时间长的将近1年。数十名“编外研究生”回到部队后,都成了后勤指挥训练的骨干。

  研制人员心里很清楚:跟踪服务到家,部队才能出成果。研制之初,学院就定下“紧贴部队实际,边研发、边试用、边改进”的开发策略,每取得一项阶段性的成果,都要送到部队训练场经受检验,派出技术人员到部队提供技术服务。研制期间,实验室始终有三分之一的骨干出差在外,先后派出数百人次到30多家试用该系统的部队提供技术服务。在为部队服务的同时,实验室汇集了大量后勤指挥训练的宝贵数据,带回了部队对系统的使用意见,使系统越改越先进、越改越实用,不到两年时间学院就完成了从立项研制到推广应用的跨越。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