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外军详察:俄罗斯军营的大食堂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4月25日 10:07 环球时报

  有“英雄班”也有“老爷兵”——俄罗斯军营食堂特大

  本报特约记者吴军

  记者曾有机会到过俄罗斯军营,也接触过不少俄罗斯军人。通往军营的道路一直都是坑坑洼洼,颠簸得很。这让记者想起了19世纪俄罗斯一位作家的话:俄罗斯有两大怪,傻子
多,道路坏。一些俄罗斯军官也自嘲说:“我们不修路,是为了阻挡敌人向我们发动的进攻。”

  酷爱穿军装

  对18岁参军到部队的俄罗斯小青年来说,绿色军营是神秘的。别说战备训练、站岗执勤,就连穿衣戴帽都有许多讲究。那么俄罗斯军人什么时候可以穿便装呢?根据《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军人着装规定》,合同制军人只有在非执勤时间和上下班的路上才能着便装;在国防部联邦机关、企业和下设机构工作的军人,因工作需要也可着便装;义务兵和军校学员只有在营区外和复员、休假时才能穿便装。二战后,苏联军人在人民中的威信很高,军人上街总爱穿军装。可后来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搞坏了军人形象,军人上街经常受气,大街上穿军装的人自然就少了。最近几年,俄罗斯人对军人的态度有所转变,大街小巷穿军装的人也多了起来。

  军人上下班穿军装有时也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俄海军航空兵副司令阿帕基泽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阿帕基泽是第一个能在“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起降苏—33舰载机的飞行员,为此他还荣获了“俄罗斯联邦英雄”的称号。阿帕基泽酷爱军装,成天军装不离身。由于工作忙,他有时很晚才离开办公室,为不打扰司机,阿帕基泽经常坐地铁回家。有一次,他在地铁站碰到了几个喝醉酒的小青年。

  小青年一看他是位将军,胸前还佩戴着金星奖章,就一口咬定他是个“冒牌货”。阿帕基泽问为什么,对方回答说:“俄罗斯真正的英雄和将军是不会坐地铁回家的!”从那以后,阿帕基泽坐地铁时再也不穿军装了。

  分发包脚布

  在世界各国军队中,俄军还保持着一个古老传统,那就是士兵不但发袜子,还发包脚布。如何包脚还有点学问,包不好两只脚非出毛病不可。我曾到俄军士兵的烘鞋室里去过,那气味实在不敢恭维。

  俄军作战部队一般以团、独立营为单位组织伙食,因此营区内食堂都比较大,一般可保障上千人同时就餐。近年来,多数部队不满编,许多食堂显得很冷清。驻莫斯科市暖营的“塞瓦斯托波尔”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就是俄军的样板部队。该旅只有一个食堂,士兵每天要轮班就餐。这样做好处很多,既集中了人力物力,避免了浪费,也便于管理和监督。

  不敢打手机

  目前,俄罗斯的移动通信还不算发达,收费很高,军官拥有手机的人数不多,有些部队主官都没有手机。在俄罗斯,虽然还没制定出使用手机的相应规定,却有极为惨痛的教训。1999年12月,在攻打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时,内卫旅一个旅长曾因使用“摩托罗拉”手机指挥战斗,结果吃了大亏。当时,他的手机没有加密装置,在给部队下达命令时,车臣匪徒也偷听到了。匪徒们预先在俄军行动的路线上设下埋伏,打死了好几个士兵。

  崇拜“苏联英雄”

  有人说,军营的空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如果军营的高楼里没有活蹦乱跳的士兵,那就不是部队;如果军营里活蹦乱跳的士兵头脑空荡荡的,这支部队就无法战胜敌人。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过分强调非党化和非政治化,几乎没有哪个部队重视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第一次车臣战争后,俄军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政治工作必须恢复,不能削弱,但他们又不愿意沿用过去的叫法,于是改称“精神心理工作”。

  在梁赞空降兵军事学院有一条英雄林阴道,道路两旁是该校毕业生中“苏联英雄”的半身塑像。每天,学员从这里经过时,都会感到英雄们正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以英雄为榜样、杀敌报国的意识就在学员的心目中形成了。在塑像中,俄前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在阿富汗战争中,担任第103近卫空降师师长的格拉乔夫曾获“苏联英雄”称号。考虑到格拉乔夫后来担任了叶利钦时期的国防部长,学校给他建了塑像。从那以后,许多人路过时总要多看格拉乔夫几眼,可左瞧右看,总觉得不像格拉乔夫本人。人们很难将眼前这尊像和退职后每天坐着奔驰轿车到国防武器出口公司上班的格拉乔夫等同起来。

  为英雄站岗

  为了激发广大官兵爱兵习武的热情,苏军曾将许多牺牲的苏联英雄永久列入其生前所在部队名册。为此,连队要专门为英雄设置床铺,并在墙壁张贴英雄的画像和事迹。平时,英雄所在班的士兵要为他站岗、执勤。连队晚点名时,指挥员首先要点英雄的名字,这时,英雄所在班士兵就要站出来替英雄答“到”。为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近年来俄军又将一些在车臣战争中阵亡的“俄罗斯联邦英雄”列入了部队名册。2001年,列宁格勒军区某近卫摩托化步兵旅已将在格罗兹尼巷战中阵亡的马洛费耶夫少将列入第一摩托化步兵连名册。许多中国人都读过《普通一兵》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舍身堵枪眼的列兵马特洛索夫也被永久地列入了他生前所在部队———第254近卫摩托化步兵团的名册。几十年来,不知有多少士兵为马特洛索夫站过岗放过哨。但现在,他们再也不能替马特洛索夫站岗了,因为他生前所在团在1998年的军事改革中被解散了。

  近年来,东正教在俄军中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部队同东正教会建立了联系。一些部队赴车臣参战前,还请神父为士兵进行祈祷。为扩大东正教在部队中的影响,在车臣战争中,许多神父冒着枪林弹雨深入部队临时驻地,为官兵举行洗礼。“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后,俄军还在该部营区内建立了一个小教堂,以示纪念。

  新兵集体出逃

  俄军对在战场参战和偏远地区服役的士兵有很多优惠政策。俄军义务兵的服役期只有两年,而赴车臣参战的官兵在战场上呆一天按三天计算,士兵每天光作战津贴就可拿到800多卢布(按当时比价约合260元人民币)。为鼓励官兵在远东和北极地区服役,俄军规定官兵在那里服役一年按一年半计算,军官到了退役年限,还可在俄罗斯发达地区选择居住地。

  虽然有优惠政策,但由于有些部队管理跟不上,近年来,在俄罗斯军营发生过多起士兵逃离军营事件。2001年8月22日,伏尔加河沿岸军区一个新组建的摩托化步兵团有72个士兵同时逃离营区,这是俄军组建以来发生的最大一起士兵集体出逃事件。事发后,伏尔加河沿岸军区极为重视,军区代理参谋长亲自组织了“围堵”行动。军区除了出动所属部队外,还动用了警察和内卫部队,最后,好说歹说总算把士兵劝回了军营。没想到,3个月后,北高加索军区那边又出事了。2001年11月29日,该军区71名特种兵集体逃离部队。

  “老爷兵”现象严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亲自到这两支部队视察。伏尔加河沿岸军区摩托化步兵团的新兵说,团里从达吉斯坦征召的老兵经常欺负他们,虽然他们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可军官就是不重视,最后他们忍无可忍,决定集体到军区司令部讨个说法。北高加索军区的特种兵则说,他们曾到车臣执行任务,根据优惠军龄计算法,他们早该复员回家了,为什么军官不让他们离队?

  原来,导致士兵集体出逃的原因并不复杂:一是俄军的“老爷兵”现象在作祟。老兵欺负新兵,军官不管不问,最终矛盾激化,闹出事来。据俄前副总理涅姆佐夫4月4日透露,二战结束以来,苏(俄)军有15万人死于“老爷兵”现象。这一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俄军“老爷兵”现象由来已久,而且相当严重。二是基层军官不负责任,得过且过。如果有关军官向北高加索军区的特种兵说明他们不属于优待对象,并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逃跑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