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陈水扁接受媒体邀请在网上与网民聊天时,承认自己“祖籍在福建”,强调自己是客家人。其实早在去年台湾“立委”选举期间,他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论。岛内媒体指出,陈水扁只强调自己是客家人,而不承认是中国人,目的是想讨好岛内的客家民众,借此捞取选票,并未放弃“台独”的分裂立场。但不管其真实目的是什么,陈水扁和广大台湾同胞一样根在大陆,却是不争的事实。
台湾的陈姓族人一般都称其祖先是河南光州人,是跟随唐朝初期的陈元光父子到福建的,而闽南陈姓也多认陈元光作祖宗。陈元光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官员,唐高宗时,他随父亲陈政率兵3600人入闽平乱,陈政病逝后,陈元光袭岭南行军总管事一职,后来他又奏请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漳州的设置,促进了福建南部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消除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中原文化进一步向福建传播,后来又从福建传到台湾,因此两岸陈姓子孙共尊陈元光为“开漳圣王”。
根据有关学者考证,陈水扁的祖籍应在福建诏安县,他的先祖从白叶村的星斗自然村走出,漂过海峡去了台湾。据记载,陈元光的第二十二代传人元隆公在明末曾当过江西布政使,后辞官回到诏安县霞葛镇隐居。元隆公的儿子们则分散在诏安几个村庄,其中有一位来到白叶星斗村,成为星斗村陈姓开基祖。元隆公的第九代孙进贤公在星斗溪畔、田头山下建了一座方形土楼,如今的星斗村其实是因这座土楼而得名。1737年,进贤公的第六代孙陈乌从星斗村到了台湾,传到陈水扁已是第九代。
李登辉、吕秀莲和游锡堃等人的祖籍也都在福建
除陈水扁外,台湾政坛高层的许多人士,如“副总统”吕秀莲、“行政院长”游锡堃和前“行政院长”张俊雄祖籍都是福建漳州;李登辉的祖籍则在福建龙岩(旧称汀州府)永定县。
根据李氏族谱记载,李氏的来台祖是崇文公,李登辉是来台李氏15代兴发公(长房)的第四代孙,是崇文公的第十九代孙。台湾李氏和其祖籍地———楼下村李氏有着密切联系,1991年元宵节,李登辉的侄儿李道雄率先回乡寻根谒祖,随后李登辉的堂弟李登泉、李重耀、李延耀等楼下村在台人士也纷纷回到祖籍地,他们或祭祖扫墓,或探亲观光,两岸乡亲来往十分密切。在楼下村李氏宗祠中,还曾挂有李登辉及其家人的照片。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楼下村的乡亲们十分愤怒,痛斥他数典忘祖,给李氏宗亲抹黑。
吕秀莲的祖籍在漳州市南靖县,根据族谱记载,她是南靖县书洋镇吕厝龙泽楼吕氏第十七代孙。1740年,南靖书洋吕氏的第十代孙吕惟良的第六个儿子偕妻子东渡台湾,在台湾北部的桃园县埔子拓荒,经过200多年的繁衍,后裔已有六七千人。尽管吕秀莲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其兄长吕传胜却以身为中国人为荣,曾先后四次率团回大陆祭祖。2001年,吕传胜率宗亲40多人回乡,在吕氏祖庙芳园池举行了盛大的祭祖典礼,吕氏祭祖成员排队饮用井水,表示饮水思源之意。
游锡堃和陈水扁的祖籍地相距不远,都在漳州诏安县,游氏祖先大约是在明朝末年由福建上杭县迁入诏安秀篆镇二都埔坪的。清代嘉庆年间,游氏家族300多人迁到台湾省宜兰县冬山乡太和村,传到游锡堃已是迁入台湾的第六代,从上杭算起为第二十代。游氏家族在台湾宜兰建有游氏东兴堂,游锡堃每年都要到此参加例行祭拜。十几年来,宜兰游氏还先后出资重修了秀篆祖地的盘石楼、东升楼、龙潭家庙等祖祠与一些祖墓。重修东升楼游氏家祠时,时任宜兰县长的游锡堃还出资1万元新台币,并亲笔撰写了祖堂柱联。令人困惑的是,他既然能如此尊敬祖先,却不知为何始终不肯堂堂正正地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陈水扁、李登辉等人不仅祖籍都在福建,而且也都是客家人。除他们之外,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和萧万长、“外交部长”简又新、“国防部长”汤曜明、前“内政部长”张博雅和“客委会主委”叶菊兰等台湾政坛高层人物也都出身客家,其在大陆的祖籍地也都有证可查。
台湾很多地名与大陆相同
从台湾的地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台湾民众与大陆人民之间的血肉亲情关系。
早期到台湾垦殖的移民出于对故乡的怀念,经常把祖籍的地名移植于新开辟的土地,像台南市的安平、屏东县的潮州、高雄县的旗山、台北县的淡水、台北市的圆山、芝山等地名,在福建省和广东省都有。另外,根据台湾文献会的统计,在台湾的旧地名中,广东的地名有30个,福建的地名有51个,其他省份的地名也有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