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网络战——信息时代的新战争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4月10日 08:05 解放军报

  ●电子工程学院博士梅军

  从电子战到信息战,人们的视角不断变幻……而今,一种全新概念的网络战又悄然映入人们的眼帘——这里不见刀枪,却是殊死搏斗的战场;这里没有硝烟,却已经展开血与火的拼杀。为了将这样一种崭新样式的“战争”及时生动地介绍给广大读者,《科技时空》自本期起将特邀我军一批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发表“点击网络战”系列科普文
章,以使大家能够在更深层次上领略和透析网络战!——编者

  战争新宠悄然显形

  计算机开辟了人类科技新纪元,预示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正如未来学家所说:“生活本来是平静的,后来计算机想要相互对话,情况就大变了。”在电子计算机出现的23年后,网络降临了人间。1969年,美国国防计划署建立了作为军用实验网络的阿帕网,起初只有4台主机相互对话;两年以后,已有19个节点、30个网站联了进来;4年以后,也就是1973年,阿帕网上的节点又增加一倍,达到了40个。阿帕网迅速膨胀,很快构建起一个把不同局域网和广域网连接起来的互联网,这就是因特网的雏形,而因特网的真正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1987年,与因特网相连的主机数只有1万台,1989年主机数突破1 0万台,1992年主机数突破100万台。网络以迅猛发展之势,在“网”住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渗透到世界军事的各个角落,并为战争实施了“整容术”。

  网络成为信息战争中敌对双方打击和防护的重点目标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攻防对象的全新作战样式便应运而生。人们真正关注网络战是始于1988年11月2日,当晚,美国国防部战略C4 I系统的计算机主控中心和各级指挥中心相继遭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共约8500台军用计算机感染病毒,其中6000部无法正常运行,直接经济损失上亿美元。这起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23岁的研究生莫里斯制造的恶性事件,向人们展示了网络战的基本方式和巨大威力。首次把网络攻击手段引入到战争中并发挥作用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开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伊拉克从法国采购了供防空系统使用的新型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随即派特工在安曼机场偷偷用一块固化病毒芯片与打印机中的同类芯片调了包。美军在战略空袭发起前,以遥控手段激活病毒,使其从打印机窜入主机,造成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发生错乱,工作失灵,致使防空体系中的预警和C3 I系统瘫痪,为美军顺利实施空袭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索沃战争中,网络战又有了新发展。南联盟在网络空间这个无形战场上对北约进行了全面抗击。在北约空袭期间,其信息系统连续遭到俄罗斯和南联盟电脑“黑客”的网上攻击,致使北约部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受到电脑病毒的重创,白宫网站曾经一整天无法工作,“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指挥控制系统也曾被迫停止运行3小时。

  穿过时代的风云,透过战争的硝烟,我们看到了网络的迅猛发展之势,看到了网络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更看到了网络战这一战争新样式已悄然显形。

  两条战线综合对抗

  网络战是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进行的斗争,网络延伸到哪里,网络战的阴影就投射到哪里。总体而言,网络战分为两条战线:基于因特网的战略网络战和基于战场网络的战场网络战。

  因特网在给生活带来方便与精彩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因为,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络都建立在因特网这个全球性平台上,这就为网络窃密、网络攻击提供了路由。目前,美国的金融、贸易系统已完全实现网络化,60%以上的美国企业已进入因特网,国防部的电信需求95%以上是由商业网络提供。据统计,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网络系统每天要受到60~80次侵袭,每年美国因受网络攻击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因特网为网络战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无疆域的平台。网络安全专家指出,在未来的国际网络战中,敌方可以采取切断因特网的入口,中断你与国外的联系,造成你的网络瘫痪;可以利用“逻辑炸弹”、“病毒程序”,摧毁由电脑网络控制的军事、经济系统;可以利用垄断的硬件、软件技术偷窃军事、经济、行政机密。

  基于因特网的战略网络战,是一种间接作战手段,平时和战时都能发起,对战场的支援作用很难直接反映出来。针对封闭的、局部的战场网络,在交战中实施战场网络战,将可以直接降低当面之敌的作战能力。

  战场网络战是网络战的另外一条重要战线。美国陆军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数字化部队建设,其目的是通过网络把战场上的单兵、单个作战平台和战场指挥控制系统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型的战场网络系统。鉴于战场网络的高度保密性,通常与因特网物理隔绝;鉴于战场的高度机动性,战场网络通常具有无线传输特性。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对战场网络实施有效攻击。

  当战场网络开始工作,并使用无线信道传输信息时,分布在太空、空中、海上、地面的网络侦察设备就可以截获信息,并做相关的解密处理。在掌握其网络协议及密码后,就可以以无线的方式进入到敌方的战场网络之中,实施网络窃密或病毒攻击行动。如果无法破解网络协议和密码,利用强烈的干扰信号去压制战场网络无线信道,也可以起到扰乱战场网络正常工作的目的。如果战场网络系统事先已被预埋了病毒,就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随时触发病毒。当然,对战场网络的破坏还可以采取火力打击、兵力袭击等传统手段。

  网络战的两条战线,特点分明,行动各异,不能偏废,更不能舍弃。尽快占领两条战线,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才是网络战发展的正确之路。

  虚拟空间制胜焦点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奇妙、多彩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的斗争尽管不见硝烟,但却影响巨大。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网络管理人员发现,一段时间内,北约某站点每天都收到2000封发自贝尔格莱德某台计算机的反战电子邮件的网上“轰炸”,使北约负责电脑网络的官员大伤脑筋,惊呼“这是北约有史以来所遭到的非武力所能解决的最大难题”。鉴于网络战的巨大威力和良好发展前景,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纷纷加强研究,建立部队,并加强实战演习。

  美军十分重视网络战,把网络战的研究和实践放在与空中和太空力量同等优先的地位。据报道,美军预算耗资15亿美元开发“电脑病毒武器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如何把“病毒源”固化在出口的计算机或电器中,一旦发生经济、外交、军事冲突,就利用电子手段激活“病毒源”,使敌方雷达失控,指挥失灵,甚至发生“自相残杀”事件。

  在加强技术研究的同时,美军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继1995年美军第一代“网络战士”从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毕业后,已有相当数量的人才完成学业。在此基础上,美军还组建了世界第一支具有实战意义的网络信息战部队。这支部队由计算机专家、电子学工程师、航天技术专家、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通信保密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共55人组成。主要任务是保护美国中央总部空军重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并已具备对敌实施网络攻击的能力。

  另外,美国国防部还把掌握高技巧的“黑客”和具有广博计算机知识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信息战“红色小组”,并参加了1997年6月由美国国家安全局举行的“合格接收者”秘密演习,其结果使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深感震惊。几名“黑客”小组4天之内就成功地闯入了美军驻太平洋司令部以及华盛顿、芝加哥、圣路易斯和科罗拉多州部分地区的军用计算机网络,并控制了全国的电力网系统。

  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也相继提出了“未来作战士兵系统”、“先进战斗士兵系统”等计划;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则成立了网络战分队,公开征召“黑客”入伍。可以预见,新的作战方式必然造就新的兵种,网络战部队必将成为未来的新军。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时代的支柱,是现代军事的神经中枢,虽然其自身还相当脆弱,但网络战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制胜焦点。国外学者指出,未来,谁在网络空间的角逐中占据优势,谁就能占据21世纪的战略主动地位。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