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中美战略关系名言:“笨蛋,问题的关键是经济。”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4月6日 11:49 中国经营报

  中国的外部环境如何?中美关系演变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中国经济正越来越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经济增长不仅完全取决于国内因素,还取决于几乎无法控制的国际因素。在所有诸外部因素中,中美关系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最为重要,而全球化作为替代冷战的全新平台,是观察和判断大洋两岸棋局必须首先认清的大背景。赵晓、钟伟、高辉清、巴曙松四位博士相信,全球化如果遭遇中美的对决,则21世纪就肯定
是个悲剧性的世纪;全球化如果迎来中美真诚的对接,则21世纪可能给全球十几亿人带来共享繁荣的世纪。在全球化的平台上,中美双方合作而非对抗才是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中国篇:全球化的参与者

  改革开放的中国是少数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借助于全球化而迅速崛起。美国如何看待和对待一个崛起的中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的战略演变。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3%。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平均经济增速的3倍,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这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走一步,中国走两步;发达国家走一步,中国走四步。

  如今的中国,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迅猛提高,已初步跻身于经济大国行列。目前,中国每一天能创造出245亿人民币的财富,只用3天就能创造出相当于建国初期1952年全年创造的财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突破了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与建国初期1952年的679亿元比较,增加了100多倍。2001年,在美国经济等放缓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仍旧保持了7.3%的增长率。

  中国国力的增强还体现在她日益成为制造业的基地之一。在世界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排行榜上,中国产品早已坐上头把交椅。如主要农产品中,谷物、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的产量,中国已跃居世界第1位,这使得中国只用占世界1/10的耕地就养活了世界1/5多的人口;在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产量,中国均居世界第1位。

  以“两弹一星”以及神舟号飞船为标志,中国还骄傲地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

  有人估计,2002年中国内地的经济规模将超过法国,2005年将超越英国,在2006年超越德国,2020年左右将超过日本。如果考虑到中国内地和港澳台组成的“中国经济体”的规模,则大中华区现在就已经是除了美、日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并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

  一个不参与全球化的中国是永远沉睡的东方雄狮。而一个主动参与到全球化中去的中国,则是一个日渐崛起的中国,是觉醒的雄狮。

  美国篇: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始终扮演着全球化主要推进者的角色,如何看待和应对美国的这样一个国际地位,同样事关中美关系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中国之外,美国是另外一个从全球化中得到最大利益的国家。美国始终是全球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需求者。据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显示,美国1998-2000年的贸易逆差为1700亿、2650亿和4000亿美元,而到2003年则可能超过6000亿美元。在2001年,美国采购了1.24万亿美元的商品,占全球21.4万亿美元的6%。换句话说,全世界每100人中就有6人直接依赖美国为他提供工作机会。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始终是全球资本的最大净输入者。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的统计,目前美国耗用了全球72%的净储蓄。正是靠着全球资源的不断输入,美国才能创造出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辉煌。

  对于超强的美国,在部分中国人看来,它很像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凡事自说自话的霸主。不少人认定美国喜欢搞单边主义,并担心“9·11”后这一趋势还将加强。其实,正如同布热津斯基所宣称的那样,以前的美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倾向多边主义,而现在的美国,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倾向于单边主义。但它搞霸权的“倾向”不会消失。

  但是,单边主义不可能确保全球化时代的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只有越来越多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合作,保持全球的稳定与繁荣,才能保持美国的稳定与繁荣。

  全球化篇:中美关系战略演变的新平台

  决定中美关系的关键是什么?正如一句“名言”点破的:“笨蛋,问题的关键是经济。”

  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只能在全球化中找饭吃。美国学者理查德·隆沃思Richard C. Longworth说的好,全球化意味着发源于盎格鲁-撒克逊式的市场经济的胜利,意味着跨国公司在全球异型更加激烈的角逐,意味着所有的文明不得不再一次接受类似于汤因比所述的“挑战-应战”式角斗,最终将导致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说得更明确一点,全球化是一场革命,使企业家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筹募资金,借着这些资金,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科技、通讯、管理和人力,在世界任何地方制造产品,卖给世界任何地方的顾客,其运作方式与一个国家经济体毫无二致。

  在目前的全球经济体系里,金钱已经畅通无阻。1996年,每天在世界金融市场流通的资金超过1.3万亿美元,到1988年,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全世界已变成一座大赌场,赌台从地球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莱(Maurice Allices)语)。”

  全世界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总额,一年超过6.3万亿美元。如果破除各国的关税、配额、检验、法规和其他各种壁垒,这项数字将增加亿万美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化的人口已占到全部人口的85%以上。而劳动在世界各地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美国、法国、德国曾经有如铁饭碗的制造业工作迅速消失,转移到薪资较低、工会势力较弱,或是政府法规较宽松的海外地区。

  想象一下在彻底全球化的经济体系里,所有市场都将是“完全市场”,也就是说,货币、商品、服务和工人的价格,在世界各地都一样。货币其实接近达到这个境界:不管在纽约、东京或法兰克福,用德国马克或日元换美元,价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商品价格也正趋于一致,旅游者现在想到国外拣便宜,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可能离可谁。

  更为主要的是,全球化越来越需要全球性的调控和协调,这一点在亚洲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全球化必然为中美关系塑造出一个超越冷战的命运共同体,而中美双方作为世界大国,彼此携手合作则将成为全球调控的重要基础。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说:“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见两个泥菩萨,她把两个泥菩萨打碎,和在一起,又捏了两个泥菩萨,结果这两个泥菩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时代的中美关系正是这样。

  中美经济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美经济间无与伦比的互补性,远远超出盲目的互斥。但这一点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在全球化时代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中美间的这种互补特性是如此地鲜明,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再难找到。1997年的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美国如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同样商品,其消费者每年要增加150亿美元的支出。从动态的眼光看,美国实在很难在地球上寻找到可能取代中国的另一个商品和劳务供应源泉。

  第一,从经济结构看,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大部分轻工产品的产量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在美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技术密集型的IT产业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第二,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对美出口的传统产品是鞋类、服装和玩具等。近年来,虽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机械设备、电器电子等在中国对美出口中增长也很快,但仍是配角。与此同时,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则主要是飞机、电站设备、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

  依托于全球化平台,中美之间的经济正变得难舍难分。

  自从1979年7月《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以来,两国贸易往来日趋频繁,美国成了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中国则成为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贸易统计都表明:过去20多年来,两国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超过了同期对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其中2001年当年就达到805亿美元,为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32.8倍。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预计到2005年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将达到1220亿美元,年均增长11%。快速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使得中美双方的经济都从中受益匪浅。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双方贸易额将突破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的水平,特别是美国对华出口会大幅增加。其中出口增长最快的,必然是农产品以及美国具有优势的工业品,如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纸和纸浆,化工原料等美国拳头产品。中国对美出口预计也会保持增长,增长的主要来源应当是来自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以及中国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产品。在这个趋势下,预计不会要太长的时间,美国将一跃而超过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将继续高踞各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第一位,而前景仍然非常广阔。截止到目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的仅5%,而美国累计对华投资累计仅占其对外投资3%而已。与巨大的潜力相比,中美之间的经济交往才刚刚开始。

  两国间的金融关系也悄然发展到新的阶段。截止到2002年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惊人的2170亿美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11月初的统计,就单个经济体而言,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雄踞全球第二位,仅次于日本;而就主权国家而言,中国经济体(China Economy,包括中国内地和港澳台经济)的外汇储备则高达4452亿美元,位居全球之首!巨额的中国储备对美国国债和美元汇率的支撑,无疑是美国经济的幸事。

  中美经贸关系之所以能在两国政治纠纷甚至军事摩擦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奥秘就在于两国经济利益早已难舍难分。大概波音这样的跨国公司最懂得,伤害对方即是伤害自己。

  不过,所谓“天然朋友”一说并不构成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关系的全部。共享繁荣的中美经济,也还存在着一些隐忧。其中,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已成为经贸往来的矛盾焦点——一个经济全球化中虚幻的焦点。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是从1994年起,中国外经贸部的统计是从2000年起,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逆差国。

  其实,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并非一个对美有重大利益损失的事情,也非对中国有多大好处的事情,更非一个不能通过协调和合作顺利化解的事情。

  第一、中方贸易顺差虽大却利润微薄,美方进口虽多却获益匪浅。比如,一个芭比娃娃中国出口时价格只有一二美元,但在美国卖时则达10美元,不仅是绝大部分利润,围绕它所产生的大多数就业机会如零售、运输、广告等和利润也都并没有转移出美国。据我们的估计,离开了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美国的通货膨胀肯定能会立即上升2个百分点,而排挤中国产品后了留下的市场真空也并非美国企业能够补充,而需要寻找另外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基地。

  第二、化解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主动权不在中国而在美国。如果美国在对华技术输出方面少一点画地为牢,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会多一点脉脉温情。从1991年至1995年,美国在中国当年引进技术总额中只占14.8%,1996年到1997年下降到12.6%。虽然在1998年上升到18.3%,但仍和美国的经济技术实力不符,实在是因为美国自己白白浪费了显而易见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就在刚刚过去的数月间,美国开始就钢材、玻璃等贸易事项和中方发生争端。如果中国政府也像美国政府一样的话,一场未见硝烟的贸易战将一触即发。另外,早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美国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就推出研究认为,中国在考虑着“精确计算战略”,它正衡量着加入世贸组织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而不履行承诺可能带来的沉重代价,如果利多弊少,那么中国就会采取加入世贸组织却不充分履行承诺的战略,云云,其实是莫须有的猜测。

  说到底,利益分配是不均衡的,而力量的消涨也不会完全同步,这一点在全球时代同样如此。虽然大家一起有利于把蛋糕做大,但难免还要考虑各自所得几何。

  展望篇:中美关系的战略前景:对决?对接?

  据说当年在尼克松抵达北京当天,《参考消息》特别刊登了一条列宁语录,大意是,“同强盗握手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强盗。”如今,这样的思维定势渐成记忆。因为,世界并非只是你死我活、此涨彼消的零和游戏,全球化上演的恰恰是一幕投桃报李、互惠互利的喜剧。

  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会引发中美必然走向冲突的宿命论,虽不无警示意义但却并非未来的必然。回顾1969年尼克松上台时,其主要智囊人物基辛格提出,美国的全球战略定位必须保证经济利益重心和军事战略重心的相吻合,这就是所谓的“尼克松主义”。这一基本原则自从确立以后就没有改变过。而全球化的最新浪潮就是,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从欧洲转向亚洲,这是谁都无法阻挡的世界潮流。而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强大将是未来20年可以预期、几乎无法改变之事,亚太的格局以及全球的安宁理应在这一格局下作理性考虑。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包括中国内地、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西太平洋经济区”,GDP之和将达到25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强化对华关系,获得中国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无疑极大地有助于美国全球政策利益,有利于全球化的进展。

  除此之外,美国还必须在安全、军控、环保、毒品走私和偷渡等许多问题上,都比过去更需要谋求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大力合作。

  这一切再次说明,在全球化的世界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可能离开谁。21世纪,中美间两国长期和平与合作、经济的对接将是两国战略利益的内在要求。

  在全球化时代,中美双方合作的经贸基础是如此地稳固,它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未来抗击各种政治风浪的基石。这就需要中美正确对待贸易纠纷,并应有智慧化解贸易差额的矛盾,本国传统产业的保护壁垒以及无可回避的结构调整痛苦。因为在比较优势发挥作为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利益集团受损,但保护只能延缓这个结构调整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即使是再激进的“人”也不能忽视美国的巨大市场及其对中国的巨大吸引力。

  如果美国滥用其“进口威慑”,迫使中国作出过多的难以兑现的开放诺言,其结果很可能是损人不利己。美国应当积极推进其国内已经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进程以提高其竞争力,而这个进程也将为中国特定产业的增长创造空间。

  反之,无论中国一些人对美国怀有怎样的羡恨情结,中国始终避免受情绪化态度的干扰,努力学习美国优秀的地方,而不是做美国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无论美国对中国抱以怎样的脸谱,美国终会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并不因为被它界定为战略伙伴或者战略对手而出现逆转。

  全球化如果遭遇中美的对决,则21世纪就肯定是个悲剧性的世纪;全球化如果迎来中美真诚的对接,则21世纪可能给全球十几亿人带来共享繁荣的世纪。(赵晓、钟伟、高辉清、巴曙松)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