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美国《兄弟连》重现越战的残酷场景(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3月5日 16:48 千龙军事    


  千龙新闻网讯越战影片是好莱坞传统的拍摄题材之一。由于美国70年代的反战运动和美军在越战中不光彩的失败,好莱坞越战片始终无法摆脱1970年代美国社会的印记与冷战时期的影响。典型的越战电影(包括东南亚地区)既有反思战争行为的《现代启示录》,也有宣扬复仇主义的《第一滴血》,还有奥立佛.斯通导演的歌剧风格的影片。

  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观看了影片
,陪同观看的有主角演员吉布森和影片原型-退役陆军中将摩尔。

  没有人比参加越战的美军士兵更仇恨这场战争。影片《兄弟连》(《我们是战士》)描述了1965年11月美军与越南人民军之间一场真实的殊死战斗,战斗发生在越南南方中部山区的Ia Drang峡谷。影片以局部放大的形式向人们说明了美军士兵的战时心态。影片导演华莱士仿照斯皮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编剧并导演了这场立体的拼杀,将人们带到近距离搏杀的残酷场景中去。通过生动的镜头语言,人们又看到血肉横飞,据说拍摄中镜头经常被血弄脏。当炮火声突然停息后,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伤兵的呻吟。

  尽管《兄弟连》将越战描述为一场噩梦,但是影片仍然颂扬了参战士兵的荣誉感和侠义精神,并一种近乎浪漫的角度表现了士兵彼此之间的忠诚。在部队开往越南战场的前一天晚上,吉布森扮演的摩尔中校对下属说:你们正在前往一个你永远都当作自己家的地方。面对凶险的战场、数量居多的敌军与不确定的任务,中校这番话的确语出惊人。中校的意思是,在战场上,战士之间应当以一种比亲友和家庭更单纯、更强的牺牲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战友。

  这部影片是根据是小说改编的,作者就是摩尔中校本人和一名战地记者。据导演和作者说,电影和小说不仅叙说了战士的故事,而且也是献给战士的(影片的开场旁白中也表示此片也是献给越南人民军战士的)。

  小说传达的信息显然影响了导演华莱士对小说的改编,似乎导演不愿意挖掘战士内心深处的性格弱点,以免损害美军形象。同样,影片对国内环境的写照也是不真实的:汽车加油站和白色的兵营,耐心与父母和顺从的孩子。当年盛极一时的种族歧视与国内反战冲突被轻描淡写,这显然是一种不真实的神话,这种怀旧的美国式纯真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

  幸好这类美国历史的玫瑰色描写没有影响到影片对战争本身的叙述。事实上,电影的视角虽然有限,但仍使人感到非同寻常。冷战中的政治危机导致越战中的这场血战,影片完全从中校的角度表现如何执行命令,无论情况如何危险或者手段怎样黑暗。

  小说结尾引述了普鲁士军事战略家克劳斯魏兹一段话:没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战争-他首先不清楚自己发动战争的目的,也不知道应当通过何种手段取得胜利。

  1998年,越战时期美国与越南方面的战争指挥员们在河内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会晤,参加会晤有麦克纳马拉前国防部长和越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大将等当年的高级军事将领。双方就为什么要打仗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结论是:双方的沟通不够,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目的。(老沈)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