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合作则双赢——访美前驻华大使芮效俭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2月26日 12:22 解放日报

  魁梧的身材,戴着一副眼镜,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熨烫平整的白色衬衫配着一条深色领带,说起话来不紧不慢,这位儒雅、颇有风度的老人就是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后来出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现在在“基辛格及合伙人公司”任总经理一职的芮效俭(StapletonRoy)先生。在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暨《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芮效俭先生接受了本报驻美记者的专访。

  芮效俭说,他没有参与《上海公报》的起草工作,而是参与了六年后的两国建交工作,但他本人当时对《公报》很感兴趣。《上海公报》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广为承认的。就双边关系而言,《公报》为两国处理因台湾问题困扰着的双边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和基础,并对美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全球战略而言,《公报》也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当时美、中、苏之间的战略格局,并使美中两国处于相对有利的战略位置。

  芮效俭说,在1972年签订的《上海公报》中,也体现出双边愿意朝着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的意愿,但由于双方内部都面临着一定的政治困难,这一愿望直到1978年才实现。当时身为美国驻华联络处副主任的芮效俭亲自参加了两国建交谈判的工作,他认为正是因为先有了《上海公报》这一基础,才有了后来的美中建交。

  关于中美关系现状,芮效俭说,从多方面来看,两国关系基本属于正常。两国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在一些领域里也存在分歧,其中包括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芮效俭说,30年来,美国换了多届政府,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没有变,那就是只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遵循三个公报的原则处理与台湾的关系,美国希望海峡两岸能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他认为,目前两岸在旅游、贸易、投资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这有助于台湾问题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

  芮效俭个人认为,双边关系中最大的动荡期,也就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期,已经过去。两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试图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基础,即在双方有着共同利益的领域里,求同存异,扩大合作。布什总统通过处理双边关系,尤其在处理执政初期因撞机事件而导致的艰难的双边关系,清楚地表明他重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布什总统此次访华,尽管时间很短,但表明布什总统本人愿意增强双边互信,把美中关系建立在一个更加稳定的基础上。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芮效俭表示谨慎地乐观。他说,从国际局势发展的逻辑来看,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则双方受益,否则,双方的利益均会受到损害。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他表示乐观。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由于双方间缺少足够的了解,尤其是对对方行为举动的原因缺乏足够的理解,加上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很容易产生误解。为此,芮效俭认为,双方不仅要加强接触,双方首脑的定期会晤也将有助于消除这些误解的潜在源头,进而使得双方才能在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1935年出生于中国南京,在成都、上海度过青少年时光的芮效俭是个“中国通”,对中国的国情比较了解。他用流利的汉语说,如果按照美国的习惯,南京应该是他的故乡,但他对上海也很有感情,因为1948年至上海解放时,他在上海衡山路上的“上海美国学校”高中部(高一)读过八个月的书。芮效俭说,自1950年他从上海离开中国后,直到1990年,上海从表面上看变化不是很大。但这十年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全世界改变最快的一个城市”。这位“中国通”说,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为世界第一,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实际上这2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瞩目。他对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和务实的领导才能印象深刻,并深表钦佩。

  应记者要求,芮效俭先生欣然为本报题字。他写道,“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也是反思公报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恰当之时。回顾过去30年,显然,使公报成为可能的两国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值得我们的钦佩和尊敬。”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