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专家纵论中美关系:既非敌人 亦非密友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2月25日 12:11 中国青年报

  杨丽明

  虽然布什已经结束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回国,但有关中美首脑会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中美关系的走向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官员、专家以及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报记者23日专门就这一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研究员进行了采访。

  记者(以下称“记”):有分析人士认为布什“先日后中”的访问顺序表明布什已确立了重日轻华的亚洲战略。您对此如何评价?

  王逸舟(以下称“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布什确实对日本更为重视。他力图改变由于克林顿的“越顶外交”(克林顿访华前后未在日本停留)而造成的影响,强调日本对美国的重要性没有改变。但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待,没有必要过分渲染。因为不管怎么说,日美事实上还是盟友关系,布什第一站选择日本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最后并不意味着最不重要,布什“先日后美”并不意味着他在战略上“轻华”。

  记:中美双方在很多问题上分歧较大,如台湾问题、导弹防御系统问题、武器扩散问题等,双方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有人认为布什此行虚多实少。您对此怎么看?

  王:我并不认为双方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双方其实达成了若干协议,在许多领域内确定了未来进行事务性谈判的意向。布什此行最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一种合作气氛,使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在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的轨道上来。从以往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看,中美双方往往要经历一个磨合期,才能进入正常的大国关系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双方首脑会谈至少为中美关系在布什未来3年的任期内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使美国正确理解中方、特别是中国民众在很多问题上的态度。

  记:美国驻华大使雷德把布什访华看作是中美关系一个新的里程碑,您认为中美是否以此为标志确立了新的战略关系?

  王:这取决于从什么角度去看。如果是从双方达成的具体协议或以消除以往的分歧为标志的话,也许很难说这是里程碑式的访问。但如果说从增信释疑,双方改变过去不信任的气氛,这次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访问。“敌人”或“密友”都不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只有意识到双方存在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才能稳定双边关系。经过一年的磨合,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可以把布什访华看作是由不成熟转向成熟的标志。

  记:今后一段时期内,中美双方最大的合作点和分歧点是什么?

  王:其实双方的合作点是非常多的。从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看,中美经贸关系的扩大毫无疑问始终是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按照我们的统计,中美贸易额已超过800亿美元,是当今世界比较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而且从发展趋势看,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双边贸易量,两国都从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中受益。另一方面,从政治、安全角度上来说,中美都是大国,在国际安全事务合作上互有需求,如亚太事务问题、反恐问题、武器不扩散问题上,美国都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而对于中国来说,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也需要与美国进行合作。

  不过,双方关系确实还存在着结构上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台湾问题,在我们看来,台湾完全是一个内政问题,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而美方始终认为它对台湾有所谓特殊的义务,美国与台湾还有特殊的契约关系。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气象指标”。虽然双方还在恐怖定义、国际军控等其他许多方面存在分歧,但双方不太可能在这些问题上“擦枪走火”。而台湾问题是个例外,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完全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倒退。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