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岁末综述:构筑新世纪大周边外交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12月24日 21:42 新华网

  金秋9月,中国领导人兵分三路,从东北亚、东南亚和欧亚大陆三个方向几乎在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大外交行动:

  --9月3~5日,应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江泽民总书记和金正日总书记达成了"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重要共
识。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双边关系的指导方针,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达成了一致,为中朝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越共中央和国会常务委员会的邀请,李鹏委员长于9月7~10日对越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今年是中越关系正常化10周年。当前,在两党总书记确定的"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指引下,中越关系发展势头很好,两国领导人保持高层互访传统,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解决了陆地边界和北部湾划界问题,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去年底两国签署了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中越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访问期间,李鹏委员长同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进一步加强两国全面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有利于促进中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的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9月2~15日,应爱尔兰、比利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政府首脑的邀请,朱镕基总理对上述4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分别在布鲁塞尔、彼得堡和阿拉木图出席或举行中国-欧盟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中俄总理第六次定期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首次会晤。这是新世纪初中国与朝鲜、越南、欧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一次重要接触,成果甚丰,必将对21世纪的中国与上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以及相关地区的稳定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树立更宽泛的"周边"概念这一系列高层访问体现了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鲜明特点:积极构筑中国的大周边外交,即树立一个更宽泛的"周边"外交概念。具体而言,"大周边"外交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中国与传统近邻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指中国与俄罗斯、欧盟国家及美国的关系。这两个层次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近邻朝鲜、越南还是远在欧洲的爱尔兰、比利时以及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当然都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中国坚持睦邻友好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十分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高层访问频繁。如今年初李鹏委员长曾对印度进行了友好访问。5月,朱镕基总理应邀对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泰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从上述一系列高层访问中看出,中国在开展大周边外交时注重从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方面增进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了解、信任和互利合作。

  在政治上,建立互信。

  中国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原则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就是始终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特别是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从维护双方友好关系的大局考虑问题,增进了解、互谅互让;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都将始终如一地维护和发展友好关系;在双边关系的各个领域开展互利合作。中国永远是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在这方面,近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中俄元首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条约作为指导新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中俄关系的主要原则、精神和成果,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条约还确认,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近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今年5月,欧盟发表了新的对华政策文件,充分肯定了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全面发展对华关系,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各领域关系的建议。中国对中欧关系的不断发展持积极的态度,并从战略的高度和双方的长远利益来处理中欧关系。

  在经济上,互利合作。

  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愿与周边国家一道,继续携手共进,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周边,中国的发展必将有利于周边的发展。经贸合作是中俄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朱总理此次访俄着重就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拓展合作的新领域、新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与欧盟也把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同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多次互访,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两国已于1998年全面彻底地解决了长达1700公里的边境问题。中哈双边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在独联体国家中仅居俄罗斯之后。朱总理的这次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贸合作。

  安全上,以新安全观代替传统的安全。

  这种新的安全观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合作安全,它是摒弃了单边主义的,建立在共同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安全,而不是将一方的安全建立在牺牲另一方的安全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参加的"上海合作组织"就是新形势下这样一种新安全观的具体体现。该组织是冷战后根据有关国家的共同需要,以促进共同安全为目的的,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的,集政治、安全、经济合作为一体的崭新的安全合作机制。在哈萨克斯坦期间,朱总理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首次会晤。6国总理共同探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途径,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和促进各成员国在广泛领域里的友好合作。

  在外交上,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应当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也层出不穷,如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中国文明威胁论等不一而足。应当承认,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崛起心存疑惑。对此中国必须坚定地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需要同周边国家增信释疑,大周边外交就应运而生。

  同时中国的外交行动还表明中国是亚太地区维护稳定的力量。上述外交行动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近来朝鲜半岛事态的最新发展再次表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国对外战略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国际形势和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大周边外交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战略的必然选择。

  首先,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天涯若比邻"在今天成为现实,传统的"周边"概念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要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待周边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全面推进与发展中国家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在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需要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

  无论从经贸关系还是政治、安全方面看,双方都有加强合作的战略需要。

  其次,地缘政治的影响更趋突出。虽然冷战已经结束10余年了,但是冷战思维却挥之不去,还在一些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充分表现了出来。美国不少人将中国视为"潜在的"美国战略对手,并从地缘政治角度对中国采取了接触与遏制的两手。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对中国遏制的一面更加突出,并逐步将亚太地区作为其欧亚地缘战略的重心,从东、南、西三个方面谋局布子,对中国进行防范和挤压。如大大强化与日本的军事同盟,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在亚太地区拼凑有明显针对中国意图的"小北约"军事集团,并更重视台湾作为牵制中国的"战略价值"。这使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适时调整中国的外交战略以应对挑战。

  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利益也在扩大和向外延伸,不仅与邻近国家的利益联系紧密,而且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日益增加,中国的经贸关系需要多元化,需要培育和开拓新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国以新的目光来审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由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它要求中国必须致力于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需要与邻国建立更加稳定持久的伙伴关系,因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立进程。而经济关系的加强将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必将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中国的大周边外交将结出硕果。(完)(来源:《了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阮宗泽)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