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信息化战争是“软”战争吗?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12月10日 12:32 中国国防报

  王辉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战争领域带来了显著变化,其基本趋势就是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机械化战争中“铁甲雄兵”纵横,战争呈现出明显的“硬打击、硬杀伤、硬摧毁”的硬性化特点;而信息化战争中,由于“硅片武器”的大量应用,“软干扰、软打击、软杀伤”的软性化趋势日益凸显。但在充分认识信息化战争某些“软性化”趋
势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其“硬性化”趋势也在日益增强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武器的“软”、“硬”化构成,使信息化战争具有“软”“硬”有机结合的特征

  武器系统作为军事技术的物化成果和表现形式,不仅是决定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作战形式的发展趋向具有决定性作用。信息化武器主要包括硬杀伤武器系统和软杀伤武器系统。软杀伤信息化武器系统与硬杀伤信息化武器系统共同在信息化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使得信息化战争既具有很强劲的“硬打击、硬杀伤、硬摧毁”的硬性化特征,也明显表现出“软干扰、软打击、软杀伤”的软性化趋势。

  从硬杀伤信息化武器系统构成看,主要是精确制导武器、遥感性杀伤武器等。这些武器均属硬杀伤信息化武器,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敌作战目标及其作战功能进行直接杀伤、摧毁和破坏。硬杀伤信息化武器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也是信息化战场运用最多、作用最大的打击兵器,并由之给信息化战争也带来越来越强的“硬打击、硬杀伤、硬摧毁”的硬趋势。特别是作为信息化战场“武器之星”的精确制导武器,发展势头十分强劲。1991年的海湾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只占武器总量的7~8%;而时隔8年后的科索沃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占各类武器使用总量的98%。可以说,基本是硬杀伤武器系统在发挥主导作用。

  软杀伤信息化武器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干扰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黑客”攻击武器等,这类武器对敌各种有生力量和作战平台等目标并不具有直接杀伤摧毁作用,只是对敌方的各种信源、信道、信宿等信息性目标进行信息破坏、干扰、压制和弱化,达成攻击目的。

  战争烈度的“硬”趋势,使信息化战争具有以“硬”为主,“软”、“硬”化共同作用的发展趋势

  所谓战争烈度是指武器的杀伤力指数以及造成的毁伤状况。每种武器的杀伤力指数不同,使战争烈度也出现不同的状况。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当冷兵器刚进入战场时,战场杀伤力理论指数只在30左右;而当热兵器进入战场时,战场杀伤力指数则提高到几百乃至上千,杀伤力指数提高几倍至几十倍;到机械化战争时期的连发武器机关枪,杀伤指数已经达到4973;而大炮、飞机、坦克等武器,战场杀伤力理论指数已经达到36万~135万;热核武器出现使战场杀伤力指数达到千万到几亿、几十亿,甚至到几千亿或更多。武器杀伤力指数的成倍增长,反映了战争的烈度在不断升级。虽然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导兵器的战争,信息化兵器属常规兵器,但却有非常规的杀伤威力。据统计,致命指数与当量1千吨核弹相当的带末制导子弹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暴露人员立即致死半径达570米,对坦克中等破坏、对火炮严重破坏半径达130米,对地面直升机的中等破坏程度达930米,破坏威力十分巨大。很多信息化兵器都被称为“亚核武器”,也说明了信息化兵器的杀伤烈度是十分巨大的。从战争实践看,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42天中共用弹药70万吨,相当于其3年侵朝战争的总弹药量,平均每天1.6万吨,相当于在海湾战场上每天都投一颗小型核武器,战争烈度高于以往任何战争。世纪之交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同样表现出这种趋势。这些都可以证明,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的高度信息化,不仅没有使战争的烈度变“软”,相反,却使战争的烈度日趋变“硬”,并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