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美国五角大楼女发言人欧文12月3日宣布,美军方于当晚进行的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第5次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拦截导弹准确命中目标。据介绍,美军方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3日晚9点59分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携带模拟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22分钟后,一枚拦截导弹从7000多公里外的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升空。安
装有远红外探测器的拦截导弹升空后,以每小时约2.4万公里的速度,寻找在空中飞行的模拟弹头,约10分钟后,拦截导弹在太平洋上空约225公里高处成功命中目标。
这项耗资1亿美元的导弹拦截试验原定于12月1日进行,但由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被迫两度推迟。此前,美军方已经进行了4次导弹拦截试验,其中两次失败,两次成功。另据美国军方透露,第5次拦截试验与前4次相比,层次有了较大提高。本次试验首次使用了诱骗气球,以检验拦截导弹对于真假弹头的识别能力。
当世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夸贾林环礁的时候,美军还在两处秘密地点进行了另外两项NMD系统重要技术的试验:一项是对一套安装在军用飞机上的激光系统进行试验,另一项是对安装在数艘海军驱逐舰上的反导系统进行测试。这两项技术分别构成了NMD系统的空基和海基部分。
此次导弹拦截试验的成功及在关键技术领域获得的较大进展,使美国政府执意部署NMD系统的信心进一步增强,研究和发展该系统的步伐必将加快。
“9·11”事件之后,包括一些美国学者在内的许多专家认为,部署NMD系统根本没有必要。如果所谓“无赖国家”真想向美国发起攻击的话,它们将宁愿通过恐怖组织来出招,也不会自己冒险。
据介绍,目前3种难度不高的技术就能让NMD系统束手无策:一个是生化武器集束炸弹。攻击方可将一枚弹道导弹中的生化战剂分解成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小弹头(集束炸弹),在弹道飞行中段结束后不久即进行投放,NMD系统则无法进行全数拦截。第二个是带有气球诱饵的核武器。攻击方可将一枚核弹头安置在一个铝化聚酯薄膜制成的氢气球内,并和大量特征相似的气球一起投放出去,使美方的雷达、卫星红外传感器难以识别哪个是真家伙。而且,攻击方可部署足够的气球来消耗美国的拦截器。第三个是加装冷却防护罩的核武器。攻击方可为核弹头加装一个使其温度被液态氮降得很低的冷却防护罩,导致弹头放射出的红外线减少至一百万分之一。美方拦截导弹上的红外传感器将无法在足够远的距离探测到来袭目标,从而失去拦截时间。
尽管美国要想完成NMD系统的部署尚需时日,但它坚持部署该系统的做法,无疑会破坏全球的战略平衡,从而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越来越明显的负作用。“9·11”恐怖袭击事件以血的事实还向世人昭示,面对恐怖主义威胁,建立一个马其诺防线式的导弹防御体系也不是办法。因为那只能带给人们虚假的安全感和各国之间的互不信任。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