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沙漠风暴、持久自由 美国怎么给军事行动取名?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11月9日 18:03 环球时报

  编辑同志:为什么美国对阿富汗采取的军事行动代号一改再改,由“雄鹰行动”、“无限正义”改成“持久自由”?还有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等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呢?

  上海读者

  命名有自动化系统

  出于保密原因,美军早在二战中就已经开始使用军事行动代号了。当时,美陆军部作战计划处的参谋们选出1万个通用名词和形容词,组成了一个行动代号表,供命名时挑选。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将诺曼底登陆定名为“霸王行动”,以此充分展现美军开辟第二战场的重大意义。1946年在比基尼岛的原子弹试验被命名为“十字路口行动”,它形象地反映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力量与核武器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关键阶段。此后,为使美军事行动的命名走上规范化道路,美军逐步建立了军事行动代号的命名规则。

  1975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发了一整套对军事行动代号、绰号和演习名称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缩写为NICKA),并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是一个提交、批准和储存美军行动名称的自动化系统。美军事行动代号的命名权属于国防部的24个部、局以及一些司令部,它们分别得到一份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表。行动代号一律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而且第一个单词的头两个字母必须从字母序列表中选出。如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行动称为“暴怒行动”,其第一个单词的头两个字母为“UR”,属于大西洋司令部所分到的字母序列表之一。

  代号背后另有深意

  美军对每个行动代号的命名都要下一番功夫。首先要给行动冠以一个正义的名称,以表明行动的“正义性”;其次还要考虑名称对民众的心理影响,不能带有暴力和杀戮的字眼;另外,还应说明美军行动的性质,并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在朝鲜战争和越战期间,美军就是因为使用了“屠夫”、“捣碎机”等充满血腥味的代号,招致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并在随后的谈判中陷入被动。美军认识到,一个理想的代号不仅能让人们在心理上接受作战行动,还可以提高士气甚至改善国内外关系。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时使用的代号“正义事业行动”,就受到美国公众的普遍欢迎,该“行动”的目的是推翻被美国人认为涉嫌选举舞弊、贩毒的诺列加政府。1990年8月,美国出兵海湾,将行动确定为“沙漠盾牌”,这个代号既包含了美军事行动的地理特征,又利用“盾”的含义,将美军定位为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保卫沙特的“正义之师”。美军后来又以“沙漠风暴”来命名空袭作战,地面战则被称为“沙漠军刀”。此后还有1993年在索马里维和实施的“恢复希望”行动;对伊拉克空袭的“沙漠惊雷”行动;以及联合北约盟国,对南联盟进行的“盟军力量”空袭行动。

  这次取名一波三折

  这次,美国为对阿富汗军事行动挑选代号,可谓一波三折。最初,美国曾把此次行动取名为“雄鹰行动”,用以突出空中打击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方式。但是鹰是美国国徽的主要图案,美国若用此名称,就意味着该军事行动是美国单方面的,这有违美国建立世界反恐联盟的初衷。因此,美国把代号改为“无限正义”,其中“无限”一词在英文中亦有“持久战”的意思,暗示了一种战略上的调整,即需要进行比较持久的斗争。可是没想到,这个代号犯了穆斯林的大忌。因为在阿拉伯国家,只有真主安拉才可以称为“无限正义”,这样的代号必定会触怒整个穆斯林世界。不久,拉姆斯菲尔德就宣布将军事行动代号改为“持久自由”,他声称,“持久自由”这个代号预示着美国这次军事行动“将不会速战速决,而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更改后的代号,既说明这场战争的持久性,同时又想表明这是美国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捍卫。


欲了解最新事态发展
请看48小时专题报道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