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独家连载科学幻想小说:《魔瓶》--尾声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10月30日 00:25 舰船知识网络版

  尾声

  2003年

  “玛丽娅·苔瑟拉”号又一次泊在秦皇岛。这一次,亨利三副当即就上了岸,带着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亲笔信,到北京向曾一鸣致谢。曾教授请客人坐下后问:“我记得上次你
们的船离开中国时,这位汉密尔顿先生已经脱离了危险,他现在好吗?”

  “迪克回到美国,疗养了一段时间,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他现在很好,只是经过那次事情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再适合当海员。他又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所以这次没有和我们一起来。可是他一定要我来向你当面致谢,多亏了你们那种神奇的抗体,他才能够活下来。”

  “其实,我们,也许还有印度人,倒是应该好好地感谢你才是。你为全世界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正因为你,印度的这场灾难总算在危及全世界之前得到了控制。”

  “曾教授,”亨利一脸大惑不解的表情,“我实在想不出,我所做的事情能对印度有什么帮助。我当时想的就是做点什么,去救我朋友的生命。我知道,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他们肯定会死去。我做了,他们也许仍然会死,但我总算是为他们尽了我的努力。遗憾的是,我还是没有能挽回比尔的生命。”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你是在用你朋友的性命和你自己的前程作赌注一搏。很幸运,你赌赢了。这种单克隆抗体救活了你的一个朋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悬而未决问题的答案。当我们受命去处理印度的疫情时,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有了你的经验,我们顺利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它使我们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我不明白。”

  “你知道‘抗体促进死亡’现象吗?”

  亨利一震,这个问题,他当时确实没有考虑,“我确实觉得,比尔死得太突然了。我现在想,这是我的错!”

  “年轻人,不要太难过了。我后来反复考虑过——你的报告我仔细读了——那位叫威廉·比顿的海员,如果不使用那种抗体的话,也许还能多活几个小时,但最后仍难免死亡。所以,你的处置大体上没有什么错误。更重要的是,你做了用这种方法治疗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第一次尝试。确实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法能够成功。”

  ‘那么,你怎么解释‘抗体促进死亡’现象呢?”

  “我们现在还无法最终确定这种现象的本质。我曾经考虑过,抗体促进死亡可能只不过是一种实验室的假象。也可能像肾小球肾炎那样,是由于共同抗原引起的自身抗体的作用。如果是那样,你可就犯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错误。而现在,从你处理这次事件的结果看来,我倾向于认为抗体促进死亡现象是有条件地存在的。在抗体多病毒少的时候,病毒被抗体中和,然后被消灭;而病毒多抗体少的时候,抗体结合在病毒表面,不足以把它杀死,反而会帮助它进入淋巴细胞,然后被淋巴细胞带到全身各处,促进了感染。这种理论如果成立,那么关键就在于确定合理的使用时机。这次,我们在印度处理疫情时,就采取了这样的原则:只在尚未感染的人群中使用疫苗,而对发病不久的病人使用单克隆抗体。结果,你已经看到了。”

  “说到印度,现在全世界都认为,是我们的船把那种可怕的疾病带到了印度。我觉得这很冤枉。我们的船被HPSV病毒污染,当然无可推卸。可要说这种新的病毒,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只是典型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而不是印度方面所描述的那种疾病呢?”

  “对这一点,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什么怀疑了。我们在印度工作时,分离了在那里流行的病毒,和在你们底舱里发现的病毒做了比较,它们的基因结构完全一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查实,你们的船确实在印度的孟买和本地治理各留下一个病人,和那里疾病流行开始的时间完全吻合。这都说明,印度的这次疾病流行确实是从你们的船开始的。

  “在你们的船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清楚,只能做一点分析。很可能当时有人正在患病毒性腹泻,同时又感染了HPSV病毒,便产生了这种杂交的新病毒。它能够通过粪便污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幸的是新病毒只污染了底舱,那里难得有人进去,而感染的两例病人又都被你们及时地送下船了,这种疾病才没有在你们船上流行起来。至于后来发生的比顿和汉密尔顿两例病人,都是因为下货舱检查小麦温度,感染了原来的HPSV病毒。这才使你们觉得你们的船染带的是一种不同的疾病。”

  “还有一点我怎么也猜不透。我知道,研究一种新的疾病,发展对抗疾病的单克隆抗体和疫苗,这需要很多时间。你们是怎么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做到这一切的呢?”

  “其实,这只是由于我们遇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们在这种疾病威胁全世界之前几年,就发现了这种疾病的线索。我们抓住了这一线索,因而在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控制这种疾病的手段。不过这中间的经过倒挺离奇,甚至是个怪有趣的故事哩。”

  “上次我们被隔离在秦皇岛的时候,就有些风闻,说曾经发生了一些很不寻常的事情。能讲给我听听吗?”

  “事情还要从你们的国家说起。你已经了解了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知道人类感染了这种疾病非常容易死亡。可是这种疾病只存在于一些人烟稀少的地区,携带这种疾病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不密切,再加上它没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所以人并不经常感染这种疾病。

  “这种疾病虽然在1993年才被发现,但看来它在那些地区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位美国飞行员,把一只这样的老鼠带到了印度。我们估计,这只老鼠很可能已经感染了病毒,但却还没有发病。它刚好落到了一个地区,那里有对这种疾病非常敏感的动物。于是动物中发生了流行,并且感染了正在那里作战的日本军队。

  “根据我们的分析,当时一些干草成了直接传播疾病的原因。各种小动物非常喜欢在干草垛底下做窝。感染了这种疾病的动物会从尿里排出大量的病毒,干燥后,当人翻动这些干草时就会飞扬起来,造成人类感染。我们掌握的情况是,当时日军中确实发生过这样的疾病,甚至造成他们作战失利。

  “日军在英帕尔溃败时,一支小部队劫掠了一个印度古代的神庙,掠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就是前一段传说得沸沸扬扬的山下宝藏。他们把这样的干草装在箱子里,垫在神像的下面,并把它们带到了中国。幸好中国的那个地区没有适合传播这种疾病的动物,这些箱子在一个山洞里藏了差不多五十年,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日本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找到了埋藏这些珍宝的地点,偷偷地去把它们挖了出来。在翻动那些干草时两人都感染了,并且死于这种疾病,同时还造成了十四个中国民工的死亡。人们所说的恐怖的山下幽灵就是这些干草,而不是什么超自然的力量。我们从这些干草中发现了一种病毒,对它进行了研究,认为它迟早会是个祸害,就投人力量研究制造了对付这种疾病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我们所没有想到的是,它们这么快就用上了。”

  他们就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又作了一些探讨,亨利才告辞离去。

  一座新的寺庙在印度东北角的科希马落成。它所供奉的神像,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都是黄金铸就,或宝石镶嵌而成。它们全都装在防弹的玻璃罩子里,安装了现代化的保安措施。人们从印度的四面八方赶来,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些精美绝伦的神像。

  作为一座博物馆,它介绍了这座神庙千余年来兴衰的历史。其中自然不乏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那些多数来自考证,人们在遍布印度各地的神庙中都可以听到这些故事。人们所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些神像最后一次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人们怀着心灵的战栗,隔着玻璃罩子看过这些神像之后,总是要通过神庙后面的一个隐蔽的小门,步下数十级曲折的石阶,深入到地下的一个石窟中,亲手摸一下那一个个陈列在古老石龛中的神像的复制品。仿佛这里供奉的,才是他们应当顶礼膜拜的真神。也只有在这里,在那摇曳的火光照耀下,才能真正体验到,追随着这些神像的山下幽灵的可怖力量。

  自从这批山下宝藏被送还印度之后,山下幽灵也曾引起有关方面纷纷议论。学术界认为,在印度从来就没有发现过与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相似的疾病。说它曾在印度流行,并随这笔宝藏被带到远方,实在是危言耸听;若说这些财宝和印度所刚刚经受的这场灾难和耻辱有什么联系,就更是牵强附会。印度总是传入疾病的受害者。在中世纪,穆斯林把黑死病带到了印度;一个世纪以前,英国人再次把这种疾病从香港传来;而这一次,则是美国帝国主义者,差一点使印度陷入灭顶之灾。颇有些暗含着有些不愿意归还这些宝物的人编造出山下幽灵故事的意思,当然,这种话是不能在外交场合说的。

  在中国,这个传奇故事并没有结束,人们仍在监视着这个幽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它再次在中国出现。

  中国特别幸运吗?也许是,可曾一鸣并不这样想。病毒的进化,并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事件。谁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自然界中就会重新演化出,能引起这样的,甚至是更致命疾病的病毒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睁大眼睛,等着瞧!

  王连仲回来了,给曾一鸣带回来了一项国际奖。现在,曾一鸣这个组由他负责,而曾教授又开始追踪一个来自非洲的新幽灵了。

  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与新出现的传染病威胁

  这个关于装在炮弹箱子里的妖魔的故事,只有一半是幻想,而另一半,则完全是科学的真实。它反映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在卫生与健康方面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故事当然完全属于虚构,而编撰这样一个离奇故事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读者随着故事情节在世界各地和历史时空中漫游的同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顺便就接受了一些原本是十分枯燥的、最新的科学观念和方法。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疾病,1993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主要表现为在原本健康的成年人中引起呼吸衰竭。刚发现时,病死率几乎达百分之百。在这之前,这种疾病是否存在呢?可能,它一直就存在着,只是由于过去诊断条件的限制,人类没有发现它;也可能,由于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变化,过去只在动物间存在的疾病接近了人类;还有一种可能,由于获得了新的致病基因或其他原因,这种疾病确是新近进化发生的。

  像故事里所描写的,一个美军飞行员把一只感染了病毒的老鼠带到了印度;它在那里的野生动物中猛烈地流行了一阵,感染了几个日本兵,却又消失了;日本兵把这种病毒带到中国,在一个山洞里封闭了将近五十年,却没有在中国扎下根;只是当它再一次发生改变,获得了一种新的致病能力的时候,才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吗?

  首先要看疾病的性质。这种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说得通俗一点,自然疫源性疾病原非人类的疾病。甚至在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前,这类疾病可能就在某些动物群落中存在。当人类偶然地进人这种疾病的循环过程中时,成了意外的牺牲品。

  这种疾病的存在必须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存在一种合适的、能够感染这种疾病的动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宿主。一种动物接触到一种疾病,通常可以有下面这些情况:

  第一,根本不能感染;

  第二,能够感染,但不发病,也不能传染给其他的动物;

  第三,能够感染,也能发病,但很快死亡,往往来不及把疾病传给其他动物;

  第四,能够感染,不发病或产生比较温和的疾病。在它痊愈或死亡之前可以输出大量的病原体,并且每一只感染的动物平均可以把疾病传播给一只以上健康的动物。

  在前三种情况下,这种疾病都不能稳定地存在下去,唯有遇到第四种情况,才能够成为一种当地的疾病。也就是说,形成了自然疫源地。

  最早发现传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啮齿动物叫鹿鼠。是一种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比我们常见的小家鼠大不了多少的小型鼠类。现在已经知道,从北美洲到南美洲,有许多种野生鼠类可以传播这种疾病。鼠类在感染病毒后,通常都不会死去,但病毒会在鼠体内大量增殖。病毒通过多种途径,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通过灰尘在鼠间相互传播。

  被鼠类尿液污染的物体,如谷物、干草或者土壤干燥后,再度被人翻动时会扬起灰尘。这些含有病毒的灰尘被人吸人肺中,就引起感染,造成非常严重的疾病。在适宜的条件下,病毒可能在自然界保存非常长的时间,既不活动也不死亡,可能造成人类意外的感染。可能由于人类没有排出病毒能力,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它可以在人之间相互传播。所以,如果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这种病毒传人印度,遇到的是一种敏感性过高的动物;到达中国,却碰不到一种合适的宿主,疾病就不可能长期在那里存在下去。

  可是,故事也提示了另一种可能性。这种病毒虽然是在美洲进化发生的,但并不意味着类似的进化过程在中国就不能发生,或传入的病毒就不可能落到合适的动物之中。因而,警惕这种疾病的出现,将始终是我们的任务。

  我国现在还没有发现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但存在由同一个属的病毒引起的另一种严重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也是一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之后,终于总结出了一套治疗的方法,但每年仍有许多人死于该病。如果我们一下子面临一种新型的致死性疾病,肯定又会有一段手足无措的时间,又会有许多人由于无法救治而死去。我们当然不愿意这样的疾病传人我们的国家,这就需要依靠国境检疫。

  如果对一种疾病一无所知的话,国境检疫实际上也无从做起。我们必须知道,需要检查什么东西;更需要知道,利用什么技术,才能把这种疾病检查出来。对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了解,已经告诉我们:首先需要检查的,是那些容易夹带鼠类的,和可能被鼠屎污染的货物;而我们的国家目前还没能掌握有效地检出这种疾病的方法。

  在没有获得这种病毒之前,似乎一切都无从着手。仔细研究汉坦病毒的结果,发现了这种病毒的一个可以利用的特征。

  汉坦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说它只含有RNA,而不像人类细胞中那样,以DNA来保存遗传信息。当病毒侵入人类或鼠类的细胞之后,可以利用细胞内的转录系统,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并组装成新一代的病毒。这种病毒有一个特征,在它的基因组的两端都有一段重复序列。现在已查明序列的,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不同的汉坦病毒中,这段序列都相同或非常相似。这就使我们在没有掌握新病毒及其序列的条件下,有可能利用这段重复序列来设计引物,使用PCR的方法把未明病毒的基因组扩增出来。

  在故事中,多次提到PCR,现在这已经不能算一项新技术了。在我们国家,已经有许多实验室正在使用着这种技术来进行各式各样的工作。但目前这仍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应用PCR技术。

  应用PCR技术的关键是必须根据已知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也就是两小段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当我们面对一种未知的病毒时,无法设计引物,前面讲的反向重复序列就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PCR方法产生出来的不是真正的病毒,而是病毒基因组的互补DNA(cDNA)。这种DNA片段连接在普通的克隆载体之上,就可以获得任意数量的产物。同时,这种DNA没有主动感染细胞的能力,就一般的概念而言,它是安全的。然而,在意外的条件下,这种cDNA可能被人为地导人细胞。一旦进人细胞,就可以产生出完全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来。因而,这种研究只能由拥有BL3级以上实验室的单位进行。

  即使我们能够在国境检疫中发现这种疾病,我们还必须拥有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我们的国家才会是安全的。

  和细菌性疾病不同,对一种病原不明的病毒性疾病,我们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当我们面临一种致死性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唯一可能的办法是利用免疫治疗。

  过去,这被称作血清治疗。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获得引起疾病的病毒,用加热或化学方法杀死病毒,再将被杀死的病毒注射到比较大的动物如马的体内。待马产生免疫后,放血制备血清,这种血清就可以用于治疗人的疾病。血清疗法曾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由于马血清有较大的副作用,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当有了其他的治疗方法之后,血清疗法常常被取代。

  自从有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就有了更好的免疫疗法的前景。所谓单克隆抗体,是利用人工的细胞融合的方法,把来自脾脏等器官的免疫细胞和一种肿瘤细胞,例如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一起,融合细胞就具有了无限制分裂的能力。这样我们不需要在动物体内用抗原刺激产生免疫,也不需要从免疫动物的血液内获得抗体,只需要在人工的条件下培养融合细胞,就可以得到随便多少数量的抗体。血清疗法实际上是利用免疫血清中的抗体,而单克隆抗体中没有马血清中引起副作用的那些成分,所以从单克隆抗体技术有可能发展出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免疫疗法来。

  当前,单克隆技术还没有在免疫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用于治疗病人的单克隆抗体必须是人源性的,即构成融合细胞的免疫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都必须来源于人。这在技术上有相当的困难,因此,目前世界上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都是实验性质的。此外,单克隆技术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免疫细胞必须与肿瘤性质的细胞相融合,这就产生了将引起肿瘤的突变基因传给病人的可能性。因此,目前只有不治之症才考虑进行这种治疗的实验。

  如果说病毒性疾病在治疗方面相对困难,它们的预防却较为有效。病毒较小,较为简单,机体内的免疫机制较容易控制它们。一般说来,对于一种病毒性疾病,只要掌握了一种有效的疫苗,这种疾病的问题就得到了基本的解决。也就有了控制甚至消灭这种疾病的前景。因此,当一种新的病毒传染病出现时,科学界首先关注的是怎样发展一种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

  疫苗可以是死的,也就是用加热或化学方法杀死的病毒;也可以是活的,这就是通过人工减毒的方法,选择那些在适当的毒力决定基因中产生了突变的病毒。它们能够产生免疫,却不会引起疾病。现代的基因工程技术,为我们发展疫苗开拓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查明了病毒的核酸序列,现在甚至已经可以做到,想要消除哪一个基因,就可以消除那个基因。也可以把我们需要的基因,搬到对人类完全无害的载体中去表达,从而构建出良好的疫苗来。现在可能只有一种病毒性疾病,也就是艾滋病,还看不到用这种方式加以控制的前景,那是因为艾滋病的病毒侵袭人类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自身遭到了破坏。

  免疫治疗也好,免疫预防也好,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首先获得那种病毒,才可能制备免疫血清或制造疫苗。读者可以理解,为什么要编撰那样长的一段故事,专门讲述怎样在无法获得活的病毒的情况下,设法获得病毒的基因组。只要这个基因组还没有被破坏,这些工作在现代技术的条件下都能做到。

  如果说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病毒是由于进化产生的,这种进化过程自然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故事中设想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由于一次重复感染,病毒发生了杂交。这虽非常少见,但却是最可能的进化方式,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人类建立起控制一种全新疾病的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真的出现一种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因而完全没有免疫能力的,并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致死性的病毒疾病,在人类能够掌握反应能力之前,这种疾病就足以传遍全世界,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黑死病年代虽然过去了,传染病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却并没有消失。故事中印度遭受的损失和屈辱并不是虚构的,他们实际上在1994年就领教到了。

  故事中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使我们在这样重大的疾病威胁到来几年之前,就发现了几例病人,从而事先就掌握了控制这种疾病的手段。这当然是对我们自己国家的一种良好愿望。一种新的疾病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在它出现之前总会有一些迹象。只有注重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国家,才有可能抓住这类转瞬即逝的现象,使自己在突发事件面前处于较有准备的地位。

  现在,这种认识已被普遍接受。许多国家正在重新考虑和修订自己的疾病控制战略,重新投人力量来对付正在显现的传染病威胁。这种威胁不仅来自像艾滋病、疯牛病和这个故事中介绍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这些新发现的疾病,也来自人类已经与之斗争多年的疾病如结核病。

  然而,对于汉坦病毒的感染,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抗体促进死亡”现象。

  抗体促进死亡现象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如果我们将免疫血清注人动物体内,或者以疫苗免疫动物,在被免疫的动物体内抗体水平较低时,受到病毒的攻击,这时动物非但得不到保护,反而会更快地死亡。这种现象,自然使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故事中对这种现象提出的三种解释,都是根据科学实验的结果作出的,都可以部分解释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事实。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种解释作为故事的结尾,并不说明它已为科学界所普遍接受,也不因为我本人支持这种解释,而只是为了使故事有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结局。将来的研究结果,可能作出与这里所列举的完全不同的结论。

  总之,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故事里所描述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完全可能的。我希望,在我们真的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已经在动物模型中充分研究过了那些疾病。那时,我们就不必像故事中的亨利三副那样,用病人的生命和自己的前途去冒险了。

  我希望读者能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对科学问题的这种宣传方式。作者

  声明:独家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作者:俞东征科学普及出版社、《知识就是力量》联合提供。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