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夏延山山洞里,隐藏着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现代化的设施,它就是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夏延山地下指挥监控中心。
1957年8月21日和10月4日,苏联相继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大为震惊,艾森豪威尔总统急忙下令加快发展规律洲际导弹和航天技术的步伐,同时要求加强空中防务,补充和增添对洲际弹道导弹的监视和警戒能力。
为了有效地监视和警戒可能来自苏联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袭击,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北美国家,于1958年5月12日签定协定,决定成立联合防空机构?北美防空司令部。
这个司令部至少需要建立一个预防监视网和一个数据处理与监控中心。预警监视网由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境内的预警雷达组成,负责密切监视可能来自北方的苏联弹道导弹和飞机。数据处理与监控中心要求设在具备靠山,隐蔽,易防御和难摧毁等条件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的恩特空军基地原来设有一个地面的防空指挥控制中心。
但是,这个中心不能适应冷战时期的靠山、隐蔽、易防御和抗摧毁的要求,需要改造或另建。此外,还要考虑监控中心这个要害部门必须需远离其它军事基地,远离诸如工业中心等战略目标,尤其要考虑能经得起苏联核武器的攻击。根据这些要求,美国国防部组织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调研、论证。最后决定,将新的监控中心设在夏延山的山体内。夏延山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西南郊,是一座并不太高的山,虽然海拔2400?2500米,但与当地地面相对的高度不过600?700米,山体全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
地下监控中心的建设历时5年。1961年5月,地下监控中心破土动工。首先,从夏延山的半山腰处向里挖出一条长500米,宽度和高度各约15米的主隧道。接着,在隧道尽头的山体深处,开挖出一个底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高约25米的巨大人工洞穴。另外又开辟了几条通向山外的辅助隧道。仅挖掘工程一项就花费了两年时间,挖出的岩石约有60?70万立方米。这些岩石运到洞外,堆成一个小山头,再加以平整,形成了参观者的停车场。
1963年6月,开始在大洞穴里建造15座大楼。大楼的结构,包括墙壁、地板、天棚、走廊和楼梯等,全部由20?30毫米厚的钢板拼焊而成.每座大楼底部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起,以便于承受住天然地震或遭到核攻击时的强烈震动。大楼的顶部和四周都被厚达数百米的岩石包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掩体。通往洞外的的隧道,装有两道厚达两米、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大门。大门关闭后,洞内与外界隔绝。
在受到核攻击时这两道大门足以阻挡冲击波,热气流,核辐射的侵入,能够保证大楼安然无恙,楼内一切正常。但是,面对21世纪携带高当量核弹头的精确打击武器日臻成熟的新情况,美国人也不无担忧。这个被岩石包围的地下建筑亦非固若金汤,万无一失。经过将近5年的紧张施工,夏延山地下监控中心全部建成,于1966年4月交付北美防空司令部使用。(天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