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千米高空生死搏——空军四飞院战机迫降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9月23日 08:44 解放军报

  郭启华、吴华欣

  8月20日,华北某机场。

  朗朗天空,白云舒卷。空军四飞院飞行大队长张为国和中队长边新民完成了练习课目,飞机即将返航。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飞机在千米上空时,突然发出刺耳的“吱吱”声。旋即,压力表指针降为零,螺旋桨骤然停在了水平位置———发动机停车了!飞机像一块大铅砣以每秒4米的速度急速下坠……

  此时,张为国冷静地压杆、蹬舵,对准机场方向,保持下滑状态。与此同时,他沉着地向指挥员报告情况。

  “保持好下滑状态!”指挥员、团长刘述民也显得十分沉着、冷静。

  飞机仍在下降。1000米,900米,机身开始剧烈抖动。张为国还是抱着一线希望,重新启动发动机,瞬间完成了打手摇泵、注油、活动油门一系列动作。

  第一次启动,失败了;再启动,螺旋桨仍纹丝不动。飞机高度已降到了700米。

  飞回机场已不可能了。张为国做好了场外迫降的心理准备。

  这时,正在空域执行训练任务的学院参谋长马骁勇接到指令,立即飞往指定空域,实施机动指挥。

  飞机高度500米。指挥员下达了场外迫降的命令。

  张为国迅速观察地形:北面是一排厂房,南面有一排高压线,东面是一片果树林,西面则是村庄。

  一次次地选择,一次次地失望。情况要求张为国必须马上做出决断。

  突然,离机场24公里处,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出现在张为国的视野中。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决定在这里迫降。

  张为国果断操纵飞机左转30度,做了一个漂亮的蛇形转弯动作,对准了迫降场。

  就在准备降落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又出现了:前方有几条高压电线,正好对着迫降航线。张为国沉着地拉起操纵杆,机头微微抬起,向前冲去。此时,飞机高度仅有300米。瞬时,飞机从高压线上方一掠而过。离地50米时,张为国打开座舱盖,根据目测放下襟翼。

  “砰”地一声响,飞机着陆,在玉米地里滑行了40多米。

  迫降成功!

  空军一位事故鉴定专家察看了迫降现场后感慨地说:我做过多次飞行事故鉴定,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成功的迫降,人机完好无损,真可谓奇迹!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