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特写:打还是不打?本-拉登让美国人伤透了脑筋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9月14日 16:14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纽约和华盛顿9·11灾难发生后,“该不该狠揍本·拉登”再次摆到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议桌上。这不禁令人想起了2000年的12月——克林顿卸任前的那段日子,白宫围绕着同一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好几年前,美情报部门就掌握了本·拉登在全球各地策划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的“罪证”,也发现了本·拉登在阿富汗的窝点。

  12月,FBI把“‘电子眼’发现本·拉登踪迹”的报告呈交到了克林顿手中。于是,军方高级将领、国家安全政策班子都风尘仆仆地赶往白宫,夜以继日地商讨如何对付本·拉登。

  其中,五角大楼嗓门最大:必须狠狠打击本·拉登,要用炮弹把他炸个稀巴烂!

  但本·拉登一向“来无影去无踪”,形迹诡秘,即使现在知道他藏在阿富汗,一分钟后,他会不会已经到了华盛顿?——这不是不可能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奉行“谨慎行事”原则的国家安全“智囊团”指出:冲动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炮弹根本就打不中本·拉登,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颜面该往何处搁?而且,美国的“无能”只会助长恐怖分子的气焰。再说,一旦炮弹扔下去,没将本·拉登炸开花,反而殃及成千上万的无辜者,美国又将如何向世人做交待?

  打还是不打?唉,美国人伤透了脑筋。没等本·拉登放马过来,白宫两派已经打得昏天黑地。

  其实,号称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居然被区区一个本·拉登搞得晕头转向,这与美国人得到的“深刻教训”不无关系。

  1998年8月,美国驻非洲的两个大使馆被恐怖分子炸得一塌糊涂,美国人的“眼中钉”——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自然成了美国的“靶心”。事件发生后,美国暴跳如雷,在阿富汗东部上空迅速部署了数架战机,70枚“战斧”巡航导弹呼啸着飞向本·拉登的大本营。

  在这次规模宏大的空中打击中,美国的导弹干掉了约20名本·拉登的“追随者”,着实替美国人解了口气;但“狡兔三窟”的本·拉登却不仅死里逃生,而且毫发无损!美国人不由怒发冲冠,但又无可奈何。

  尽管美国议员对政府的“无能”早已怨声载道,但“报仇雪恨”的愿望终未能实现。白宫去年12月的那场舌战终于达成了共识:冒然采取打击本·拉登的军事行动不可取。此后,五角大楼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没有人提起过这个“令他们伤透了心”的计划。

  如今,美国的象征——纽约和华盛顿——遭到了空前绝后的灭顶之灾,美国人满怀愤怒和仇恨,于是“罪大恶极”的本·拉登再次被拎了出来。犹他州参议员奥林·哈奇说:“我们本应该早点教训教训本·拉登,让他时刻记着:美国随时可以干掉他,这样,就算他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策划这样的恐怖袭击了。”

  但前国家安全顾问珊蒂·贝格却不无忧虑地指出:“不错,就像去年12月时一样,我们的确掌握了本·拉登藏身之处的一些线索,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根本就不代表打击本·拉登的时机已经成熟。”(彭慧)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