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俄罗斯军事院校留学散记(之一)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9月12日 08:49 解放军报

  杨光

  1997年至1999年,我作为中国军事留学生,在俄军马林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度过了一段值得回忆的岁月。

  最早的指技合一的中级院校

  俄军装甲兵学院位于莫斯科东部的列弗尔达瓦区鸭勿扎河东岸一带。列弗尔达瓦区建于1699年,是以一个做过沙皇彼得一世军事秘书的德国人命名的。或许由于这个区一开始就与军事有关,以致学院周围的不少街道名带有军事色彩。我们上下课往返的街道叫红色兵营大街,学院主楼前的街道叫红军学员大街,附近还有士兵大街、红色兵营沿岸街、军医院大街、军医院沿岸街、坦克路。学院附近驻有若干军事单位,其中包括俄军第一军医院和只招收俄罗斯族学员的俄军军事大学。

  学院组建于1932年,据称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指挥与技术合一的中级院校,目前主要培养中级指挥员和技术副职。60多年来,乘着机械化战争的钢铁洪流,学院为前苏军和俄军培养了不少有名将领,如崔可夫苏联元帅、前任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大将和现任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大将等。1998年,根据俄军精简方案,马林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与伏龙芝军事学院及一所高级军官训练班合并成为“俄联邦武装力量合成军队军事学院”。

  学院的教学区毗邻列弗尔达瓦公园。学院主楼建于18世纪,名曰叶卡捷林娜宫,平面形状近似汉字“目”,长200米、宽约130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屋上百间,走廊总长超过2公里,初来者很容易迷路。读预科时写作文,我夸奖这复杂的走廊是俄国人思维的外化,这种城堡式建筑在俄罗斯漫长的冬季中,既利于保暖又利于消遣。老师看后笑个不停,她从乌克兰调来已数年,说仍不熟悉楼内路线。迷宫似的走廊中,陈列着许多反映历史战例、军事人物、学院活动、系和教研室建设、外军研究和有关国家简况等内容的专栏、灯箱、油画、塑像和模型,像一座开放式展馆。从涉及历史的栏目看,人物是沙俄时代的多,战例基本是苏联时代的。在主楼二层,设有一个“坦克博物馆”。里面摆满了前苏军各种型号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模型,挂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次重大战役的经过图和统计表,陈列着学院与各国军队交往获赠的纪念品,高大而密闭的空间中残留着多年以前的豪迈气息。

  50多年过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红军的战绩仍常挂在后人嘴边。尽管俄军从徽章到军乐完全恢复了沙俄时代的标志和旋律,但却没有否认苏军、红军也是自己的前身。正是由于军力的强盛,才使前苏联成为20世纪数一数二的大国。支撑着俄军今天的,无论是理论和装备,还是荣誉和生活,大都是过去的家底。也许正因如此,学院在苏联时期荣膺的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和十月革命勋章仍然挂在主楼入口处,学院小礼堂的列宁浮雕依然镶在墙上,一些文物标识也继续留在原处———主楼外墙的铭牌上写着,1918年列宁曾在这里召开过红军党的干部会议……几百米外另一幢老楼的铭牌上记载,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在此接连演讲过三次……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人,今天的俄军,和冷战时令美国人担心的苏军,和打败希特勒的红军,和打败拿破仑的俄军,本就流淌着一样的血。

  各国军服尽展风姿的地方

  装甲兵学院很早即开设有外训部,几十年来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军队培养装甲兵骨干。出国前,我曾顾虑穿军服是否会让俄国老百姓感觉特别,试想倘有外国军人穿军服走在北京街头,会是什么感觉?但到了俄罗斯,发现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在俄罗斯人眼中,穿军装的外国人不是来学习的,就是来握手的。对俄罗斯人来说,外国军人来得多,是他们国家昌盛的象征。

  外训部和学院其他系一样,每个教学年度从9月份开始,次年7月份结束。除独联体国家学员外,入学后均进行一年俄语预科学习,合格者进入专业学习。专业学习按性质分,有指挥员班、工程师班;按学制分,有研修班、完成班和研究生班。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全体学员在悬挂着各国国旗的外训系走廊中点名,标志新的一周开始。每周6个教学日,每天上午8点半到校,作课前准备。9点至14点授课,14点至15点午餐午休,尔后自习至18点离校。如果18点以后还有人在教室加班,几乎肯定是中国同志。就像全球各地华人受到的好评一样,忙忙碌碌的中国学员被公认是所有留学生中最勤奋的。

  外训系中的“汉语热”

  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给予第三世界国家的无私援助,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一些国家的学员很有热情学汉语,经常用汉语向我们问好或作简单交谈,有的表示退伍后到中国做生意。很多人对中国收回香港表示祝贺,知道台湾问题的,都表示支持中国统一。有一次,一位阿拉伯军官给我详细讲述了阿拉伯国家被肢解的历史,听着他的讲述,回想旧中国被侵略、霸占、险遭肢解的历史,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从而更加坚定了信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