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抓住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8月28日 09:31 解放军报

  施隆银

  军事斗争准备,也叫战争准备,是世界各国军队共同的话题,是军人的职业之所在、使命之所系。因此,研究军事斗争准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也就成了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明天的胜利,取决于今天的准备

  人类自从有了战争、军队以来,军事斗争准备就成了国家、军队持续进行的事。战争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直接为现实战争服务,其表现形式是临战准备和在战争过程中准备战争。和平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主要是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积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力量,奠定基础,创造必要条件,其基本形式是在国家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内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尽管战时、平时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式、特点不同,但归根结底都依附战争而存在和发展,并直接或间接地为战争服务。

  一位去美军访问过的将军说,在美军的观念中,没有“和平时期”之说,而只有“战争时期”和“准备战争时期”之说。我们通常概念上的“和平时期”,就是军人的“战争准备时期”;军人平时的一切努力,就是为战争做准备,为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做准备。

  预有充分的准备,是赢得军事斗争胜利的关键环节。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历来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而无把握之仗”;“没有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地位。临时仓卒应战,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在战略作战指导上,充分准备是争取战略主动最实际可行的方针,许多克敌制胜的条件,都是通过战前的充分准备创造出来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大都是打有准备之战的。尽管当时军事斗争准备的主要方式是临战或战中准备,但也尽可能做到周密得当和充分。毛泽东所说的选择和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作战条件和战机;取得根据地人民的积极援助;选择好打的敌人;制定、修改或发展战略战役计划等,大多是在临战或防御作战过程中预先准备的。从世界战争史上看,只要战争,就离不开军事斗争准备,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概莫例外。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是达成军事斗争目的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涉及许多内容和要求。比如面对优势装备之敌,在军事斗争准备的时机上,强调与其失之迟,不如失之早,“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有备才能无患,才能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在斗争准备的内容上,主要是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既要准备足够的战略力量、战略物资,又要做好应付一般情况的准备,还要有应付复杂、困难情况的准备。在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上,必须着眼于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保持主动。特别是在出现意外情况和危险情况下,能够冷静对待,沉着应付。当然,有准备不等于有把握,而有把握则必须以充分的准备为基础。

  战争愈趋于速决,军事斗争准备就愈趋于持久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的大量涌现并运用于军事领域,军事斗争准备的地位更显得日益突出。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出现了很多新特点,于是对军事斗争准备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首战”可能就是“决战”。赢得初战胜利,则有赖于战前长期的筹划和准备;由于战争的高投入大消耗,要求作战尽可能速决,而军事斗争准备则往往持久,诸如此类的新特点已被世界各国所共识。

  比如,海湾战争中,美国于1990年春就拟定了针对伊拉克的“基本计划纲要”,1990年7月又制定了“作战计划草案”,并按此计划进行了“内部观察90”军事演习。美军的许多参战部队,曾于数年前就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过沙漠地作战训练。尽管如此,美军临战准备仍进行5个多月,而实战仅有42天。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虽然只有两个半月,但战前准备却用了9年。其间,以色列从国外购置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完成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用8个月精心研究作战方案,对巴解阵地和叙军地空导弹阵地进行了周密侦察,局部动员后的临战准备又持续4个月,部队按预定计划频繁进行了军事演习。结果战争发起后,以军仅用8天便摧毁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叙军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基地,取得了初战的决定性胜利。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初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军事、政治准备,如埃军在战争爆发前1年就拟定了作战计划,部队根据这一计划曾对模拟巴列夫防线进行了300余次进攻战斗训练。

  由此可见,在战争的发展过程中,战前准备显得更加重要,谁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谁就能够在战争中争取到多一些的主动。

  各国军事斗争准备着重谋求占先机优势

  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引起军事领域的革命。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迅猛兴起,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步引发了军事领域里革命性变化。战场空间更为广阔透明,作战节奏和进程明显加快;围绕信息控制权的斗争空前激烈,“软”杀伤、硬摧毁交替或同时进行;全纵深、非线性、脱离接触式作战成为基本作战样式;打击精度不断提高,结构破坏战、瘫痪战成了进攻者新的选择。这种具有全新样式的战争,彻底改变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事斗争方式。它所具有的强劲引擎效能和拉纤效力,促使原有的军事斗争准备模式发生变革。以致使整个军队建设,国防建设都被纳入军事斗争准备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军事变革的实质就是军事斗争准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国家,它凭借先进科学技术和雄厚经济实力,在新军事革命中率先行动。美军先后提出“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和“20 20联合作战构想”等一系列军事革命计划,旨在先于其他国家完成新军事革命。俄罗斯凭借依然存有活力的巨大科技潜力,始终没有停止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军事科研。1994年俄制定了为期10年的“俄军武器装备发展长期规划”,坚持依靠科技全面推进军事力量的发展,以确保其军事大国地位。日本充分发挥科技和经济优势,十分重视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努力保持军事技术的“潜在威慑力”,提出了“建立一支能有效应付多种多样事态的防卫力量。”法国和英国积极跟踪新军事革命,以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雄厚的国防工业基础为后盾,力求在未来军事斗争中争取主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增加国防预算,以罕见的热情研制和采购高技术武器装备,加速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特别引起关注的是,在世人公认比较平静的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地区也竞相引进、研制和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制定了对外采购武器的中长期规划。其规模之大、投入之高、步伐之快,大大超出了这些国家在冷战时期的军备发展水平。

  以军事革命为引力的军事斗争准备特点

  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军队以军事革命为引力的军事斗争准备,表现出如下特点:

  ———加强信息战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军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实用化过程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信息战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为了提高在未来军事斗争中的信息作战能力,各国部队都高度重视信息战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和信息化指挥系统,努力提高在信息领域进行有效抗争的能力。与此同时,都大力开展对信息安全和信息战的对策研究,制定信息攻防战略,加强军队信息战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抗干扰和抗打击能力,使作战部队指挥员与保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及时了解战场情况,提高决策指挥能力,使部队的战斗力、生存力、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出现倍增。

  ———努力发展信息时代的威慑力量。在新世纪里,一些国家为确保国家安全,在继续提高武器装备质量的同时,研制发展信息时代的关键性武器,重点突破诸如密码与分析破译、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与网络安全、干扰与抗干扰等关键性的信息技术,优先把计算机病毒对抗武器、核电磁脉冲、激光、粒子束等光电波束武器作为发展重点,以求尽早获得信息时代的威慑手段。

  ———积极创造信息战的优势和主动。当代高技术的多向性发展,使各项新技术、新突破难以预测,以自主创新取胜,成了许多国家军队的共识,从而紧紧围绕制信息权斗争这个中心,探索信息战争攻防对抗的规律,发掘新创意,开辟新领域,如发展生物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实现计算机网络防护技术重大突破,从而夺取网络空间战的优势。利用战争对天候的依赖性,影响控制天候环境,破坏网络正常运行;针对潜在敌手信息武器的弱点,研制用于瘫痪性、非致命性的武器装备;深化军队的编制体制、指挥体制改革,研究新的战斗编成方式、指挥体制,使军队的编制体制、指挥体制、保障体制更适应信息作战。

  坚持军事斗争准备与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也是冷战后世界各国军队坚持的一个原则。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一些经济和军事大国,都把军事斗争准备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力求既能确保对突发事件和局部战争作出快速高效的反应,又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总之,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既要充分估计和预见军事斗争对军事力量建设与使用的需要,又要认真考虑一定时间内国家的承受能力以及现有的实际能力,既要立足于应付现实威胁,又要着眼于潜在威胁,既要准备应付突发事件,又要有规划以谋求长远发展。


发表评论】【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