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综述:两岸及香港间人才流动大提速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7月28日 09:02 中新社网站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七日电(记者董会峰)在北京中粮大厦十层宽敞的办公室里,来自香港的王先生在一份文件上飞快地签上自己的英文名字,然后起身走向不远处的总裁办公室……

  王现任中粮可口可乐公司财务副总监,他笑称自己是一个“打工仔”,将文件“上传下达”是他每日紧张工作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像王先生这样来自港台的高级“打工仔”在北京数以千计。与此同时,大量的台湾、香港有志者正在涌往上海、深圳、广州甚至中西部的一些大城市。分析人士认为,海峡两岸及香港间的人才流动正呈现大提速的态势。

  有人用“硝烟浓烈”来形容时下的人才争夺:

  在大陆,北京高科技人才无“户口”、房子之忧,留学归国人员可以搭乘“直通车”;在上海,海外人才在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白手起家者还可获得十五万元人民币的“浦东新区创业资金”无息贷款;深圳计划未来五年引进国内外专才二十万;武汉、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也不甘落后,频频向海内外人士招手。

  在香港,六月初启动输入内地专才计划,专才的最高月薪可达十六万港币,在港居住满七年可获居留权。从八月一日起,在港取得学位的内地学生如获香港机构聘用,聘用期不少于一年,即可留港工作。

  在台湾,本月有关方面放宽条件,试图延揽大陆旅居海外专家、外籍人士到台工作;随后,放宽大陆科技人员赴台时间限制;有关部门还发布公告,声称十八项新兴及资讯服务业,均可邀请大陆产业科技人士来台参与研发、技术指导等。

  专家指出,这次人才流动有其深刻的背景: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吸引外资的同时,提倡引进优秀人才、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海峡两岸及香港间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加剧。在知识经济时代,两岸及香港势必都要抢占人才高地。

  --WTO带来挑战。香港早已是世贸大家庭的一员,两岸也将先后“入世”。两岸及香港的企业间既有相互合作的一面,又有竞争加剧的一面,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带来无限商机。据估测,未来几年,“奥运效应”将为北京带来二百万个就业机会。其影响将及于内地、及于香港、及于对岸。

  观之这次人才流动,呈现以下特征:

  年纪轻。不久前香港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一成的香港人有考虑或已在深圳工作,其中以二十九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多。活跃在北京、上海的港台高级“打工仔”,也多是年轻的面孔。

  层次高。内地输港的专门人才,多是内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的拥有博士或博士后头衔。在内地工作的香港、台湾管理人员,不少有留学海外或在著名跨国公司工作的背景,他们的专业素质高,英语讲得好。

  流量大。据估计,目前仅在上海及附近地区工作的台湾人,就有近三十万之多。

  互补性。有专家指出,如能实现人才、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则三地可实现“三赢”。据大陆权威部门预测,未来十年,会计、法律、电脑、环保、公关等十三类人才在内地最抢手,而其中不少类别恰好是香港、台湾的强项。不久前来自香港的一项调查则显示,那些在内地生长,了解中国文化,懂普通话,然后在海外接受教育,并有一定工作经验、通晓英文的人,最受香港金融机构的青睐。

  不均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去台湾发展的大陆人才少得可怜。与之相比,前来“淘金”的台湾人却越来越多,成倍增长。(完)


军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