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美国为何抛弃“两场战争”?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7月24日 07:34 解放军报

  李刚

  “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是从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主导美国军队的军事理论。日前,美国在军事战略调整中放弃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要求,强调组建一支技术更先进、机动性更高和快速反应能力更强、更容易部署的军队,能够对地区冲突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和世界霸权。那么,“两场战争”理论的实质内涵是什么?美军是
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这一理论的?又为什么要将之抛弃呢?

  “两场战争”理论出台的背景

  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作为美军实战战略指导方针的“两场战争”理论其实脱胎于冷战期间的“半个战争”理论。所谓“半个战争”是指美军除了可能与苏联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爆发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外,还有可能在不确定的地点、与不确定的对手发生不确定性战争。这种不确定性战争与美苏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比起来,只能称为“半个战争”。

  “半个战争”的性质属于有限应急作战。美国肯尼迪时期考虑在西半球某处从事一场小规模应急作战,约翰逊时期考虑在亚洲以外地区从事一场应急作战,到了卡特时期则考虑在海湾或中东打一场应急战争。“半个战争”思想从诞生时起,就与打大战的考虑有着显著的不同,即战争计划者无法以特定的情况、特定的战区和特定的敌手来制定明确的计划,而必须具有全球观和灵活反应思想,并在力量建设、兵力部署、训练战备等方面以全球的观念来考虑和应对一系列可能发生的情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已开始考虑到东北亚朝鲜半岛有可能与中东地区同时发生的第二场“半个战争”,仅以有限应急作战的方式,以一支小规模的快速部署部队和有限的战略运输手段,就很难同时或几乎同时应付两场“半个战争”。整个美国军事战略主导思想和军事力量建设方针都要据此进行调整。这一趋势的发展和苏联的最终解体促成了布什政府地区防务战略,即将战略重点由准备与苏联打核威慑条件下的大规模常规战争,转向对付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地区冲突和战争。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国防部于1994年5月在《对国防计划中几个作战预案的说明》中,明确把可能在东北亚和海湾地区同时发生的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作为战争计划的重点。此后,国防部长威廉·科恩在1997年提出的《4年防务审查报告》中,把打赢几乎同时发生的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或战区战争作为作战指导思想的核心。科恩于1997年5月18日重申,在冷战后,通过广泛的分析工作和沙盘推演后确定,至21世纪初,多种威胁使美国除保持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区战争的能力外,别无选择。

  “两场战争”理论最终得以确立,是与苏联的解体分不开的。由于苏联威胁的消失,作为冷战胜利者的美国终于可以集中力量于巩固其全球战略利益上。海湾和朝鲜半岛作为最有可能使美国利益遭到挑战的地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军作战准备的重点。

  “两场战争”理论的实质内涵

  针对冷战后的实际情况,克林顿政府先是提出了“胜利—牵制—胜利”先后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构想,后又于1995财年《国防报告》中调整为“胜利—胜利”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作战方针。

  在提出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区战争这一方针后,美军方又对其进行了数次调整,从而对这一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美军能够快速取胜,即“能够快速和连续地在两个战区迅速击败敌人几乎同时开始的进攻,而不让其得逞”,此外,在进行两场战争时,不完全放弃使用武力对付其他范围广泛的小规模冲突。

  美军对付两场地区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是:集中兵力打第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同时分出少量兵力介入第二场战争,在打赢第一场战争的过程中逐渐把兵力转入打第二场战争。美军将每场战争的作战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沿部署的美军部队与盟国部队协同阻止敌方的大规模进攻;第二阶段为消耗敌方军事实力,同时集结更多的美军部队增援战区部队;第三阶段为实施大规模“空地一体反攻”击败敌人;第四阶段为保持战后稳定。据此,确定部队的部署方案,即在平时除派遣一部分美军参与海外例行军事行动外,美军主力担负战略预备队的任务,部署在本土。克林顿政府第二个任期内美军在战备和军事力量部署方面基本保持了这一态势。

  美军之所以坚持要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冲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打赢一场战争,固然与海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地区对美国来说有着特殊的战略利益有关,但美国的真实意图并不止于此。1997年美国国防部《4年防务审查报告》认为:“如果美国不具备同时在一个以上战场击退侵略的能力,美国作为全球大国、作为盟国安全伙伴的地位以及作为国际社会领袖的地位就会受到怀疑,盟国肯定会把美国只能打一场大规模冲突看作是美国在卷入一场冲突后无力继续保护盟国利益;另外,这还会削弱美国在动用武力时的坚定性,因为把主力投入某一地区后就无力应付其他地区的事态,这种弱点肯定会被敌国所利用。”克林顿说得更为明显,几乎不作任何解释。他说:“只能介入一场冲突的能力会对美国的信誉和威慑战略的可信性造成破坏,盟国会因而采取更为不一致的防务战略,从而削弱美国用以保护其海外利益的防务条约体系。”同时,他还认为:“如果美国放弃这种能力,它作为全球大国、安全合作伙伴和国际社会领导者的地位就会受到怀疑,造成美国用以保护其海外利益的联盟离心和解体。”

  抛弃“两场战争”的原因

  “两场战争”理论遭到抛弃,主要是出于以下3点原因:

  首先,美军现有兵力不足以同时支撑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美军现役部队总兵力为143.9万人,其中陆军49.2万人、海军57万人(含陆战队17.4万人)、空军37.7万人。根据美国国防部估计,未来要赢得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需要投入的兵力为:4~5个陆军师、4~5个陆战旅、10个空军战术联队、100架以上重型轰炸机、4~5个航母战斗群及若干个特种部队;如果同时要打赢两场这样的战争,上述兵力还要增加一倍多,这是美军现存军力所难以达到的。因此,美军不少专家指出,美国现有军事实力难以打赢世界上两场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

  其次,兵力投送能力不足。兵力投送是美军干预地区危机的决定性方式。目前美军的快速反应和应急作战能力虽然很强,一旦需要,4天内可将一个整旅、1 2天可将一个轻型师、30天内可将两个重型师、75天内可将一个由5个师组成的应急兵力投送到世界任何地方,但这与“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兵力投送要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海湾战争时,美国在实施“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一年之前就制定了类似计划,并在海湾地区进行过多次针对性联合演习。即便如此,危机发生后,美国还是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调兵遣将。而在科索沃战争中,尽管美军动用大量投送能力,但直到战争结束,其地面部队尚未集结完毕。

  第三,现代战争的高消耗使美军难以承受。美国为维护其全球战略的需求,从1998年逐年增加国防开支。2000年财政年度,美国国防开支2672亿美元;2001年财年,国防预算又增加8.9%,达到2911亿美元;2002财年,布什政府向国会提出的国防预算更是高达3105亿美元。尽管如此,与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性战争所需的巨额费用相比,也显得捉襟见肘。海湾战争是靠盟国共同分担费用,而19 99年规模远不及海湾战争的科索沃战争,美军平均每天耗费数亿美元,总耗资高达150亿美元。空袭开始不到10天,空军存量不多的空射巡航导弹就消耗过半;空军战备用的作战装备也几乎用光,只能用拆卸其他飞机零件来获取零件,其中B-2A轰炸机配件拆用率高达99%,平均每5架B-2A轰炸机就有一架专供其他飞机拆卸零件而告停飞。因此,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克林顿政府整整两个任期所积蓄的财税收入也难以长时间支持美军在世界上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

  (《中国国防报》2001-7-24第8版)


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