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南宁10万市民送别抗洪子弟兵见闻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7月14日 19:42 人民网

  林鹂 吴瑕 杨子江

  民族大道:军民依依别离情

  南宁民族大道中段,一早就挤满了数万名自发赶来的南宁市民。今天,他们将送别最可爱的人——与绿城人民在邕江大堤奋战了8昼夜最终取得抗洪胜利的1.3万名解放军、武警
官兵和预备役部队。

  白发苍苍的老人赶来了,抱着嗷嗷待哺婴儿的父母赶来了,天真活泼的学生赶来了,个体户们放下手中的生意赶来了……将近3公里的街道两侧,向东望人潮如织,向西望万头攒动。近百条写着“感谢人民解放军”、“向抗洪抢险勇士致敬”字样的大红横幅在人潮中格外醒目。人们挥动着旗帜、鲜花,舞起雄狮、祥龙,用最热烈的方式欢送最可爱的人。

  上午8点30分,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老天有情,挥泪相送。数万名市民冒雨等候,许多人被淋得浑身湿透。

  上午9时,1.3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预备役部队开始返回驻地。一辆辆满载着子弟兵的卡车依次缓缓向前开动,人群中突然爆发出呐喊声:“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声浪此起伏彼,一声高过一声。人们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感,男女老幼纷纷涌向路中央,紧紧地握着子弟兵们的手,送上手中的鲜花,再说一声“谢谢”,再道一声“珍重”。有的妇女、老人一边热泪长流,一边大声喊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曾在抗洪抢险一线流汗流血不流泪的子弟兵们红着眼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回报南宁市民的盛情,他们大声地唱起了《说句心里话》、《咱当兵的人》、《为了谁》等歌曲,以雄浑的歌声来答谢数万市民。歌声、欢呼声、口号声、击鼓声交织成一片,回荡在空中。

  民族大道沸腾了!

  南宁三中60岁的退休教师陆顺培放起了两个大风筝。飘舞高空的风筝上,两条大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陆顺培说:“没有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南宁就不能安全度过88年来最大的洪灾。此时此刻,我脑子心里全是这两句话。”

  自治区农行民族支行的刘冬生一直为没能到抗洪抢险一线感到遗憾。今天早上6点钟,他特地带着60多岁的父母和才出生11个月的儿子刘稆源来到民族大道中段,以送别的方式做出补偿。还不会说话的刘稆源张着两只小手,仿佛在与子弟兵挥手道别。刘冬生62岁的母亲抹着泪说:“一想起在电视上看到这些才20出头的孩子们干得这么苦,这么累,这么棒,我就想哭。我真心疼这些孩子啊!他们干得太出色了。”

  “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你们是最优秀的!”由一阵清脆甜美的声音朗诵的独特送别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寻声望去,原来是民族大道路旁永恒影像摄影有限公司的姑娘们。她们敬佩抗洪勇士奋不顾身的精神,激动得无法自抑,现场编了这段顺口溜来赞颂子弟兵们。子弟兵激动地以热烈掌声回报。

  人潮涌动。“和亲人们再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人们不自觉地一再向路中央靠近。原本宽阔的道路被人潮包围得只容一辆卡车通过。除了高呼口号、鼓掌、挥手,一种新的道别方式逐渐流行起来——道路两侧的人群中,无数只手臂挨着卡车高高举起,卡车上,子弟兵逐一和人们击掌告别。路越来越窄,车越行越慢,手越握越紧,心越连越近……在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里,数万名绿城市民和1.3万名子弟兵用心灵一点一点地丈量着这3公里街道。

  雨丝点点,离情依依。军民鱼水般的深情厚谊,和着雨丝,飘洒在3公里长的民族大道中段,飘洒在洪灾过后的绿城中……

  朝阳路:鲜花、泪花映心花

  绿树掩映的朝阳路,有南宁“王府井”之称。但今天这里引人注目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一种无价的人间真情。

  一大早,消息灵通的市民听说抗洪部队的部分官兵经过这里到火车站乘车返回驻地,早早就聚集在道路两边,以能为胜利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人民子弟兵送上一程。

  8点钟,越来越多的人在路边翘首以待,越来越多的团体自发地聚集到这里。放眼望去,朝阳路俨然成了一条“人龙”。人们穿着鲜艳的盛装,摇着自制的小红旗,不停地向军车即将驶来的方向张望。

  新兴路西二里居委会的20多位老大妈一看见记者就围了上来,居委会的负责人说,她们七点多钟就赶来了,有的人还带来水果和矿泉水,一定要亲手送给解放军。白发苍苍的80岁老人黄佩贞激动地说:“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谁能像人民子弟兵这样舍己为民的,我真的舍不得他们走啊。”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突然,一片乌云飘来,豆大的雨点洒落地面,倾刻间,整条朝阳路都被包裹在雨中。赶来为解放军送行的市政协副主席曾积义感叹道:“看来,连老天爷都被军民团结的真情打动了。真是民不留人天留人啊!”广西中旅的全体员工不为风雨所动,坚持站在雨中等候抗洪英雄,其中的一个小伙子大声说:“解放军抗洪舍生忘死,我们淋这点雨算什么!"

  “来了!来了!”人群开始涌动起来。不远处,一辆辆搭乘着解放军的汽车向人群驶来。近了,近了!敲鼓声、欢呼声、呐喊声一齐响起,人们沸腾起来。商店里、街道旁、天桥上到处是挥舞彩旗的人,到处是激动的笑脸,人们扯着嗓子向子弟兵致意:“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感谢你!”

  在火车站,南宁石油集团的“妈妈秧歌队”在欢送的队伍里分外醒目,她们昨天才从城区送别其他军队回来,今天又一身红装,在站台上敲起了腰鼓、扭起了秧歌。领队的队长说“我们只有尽情扭、尽情跳,才能表达我们对解放军的感激。”

  “呜——”一声长鸣,列车要开了。人们争相冲到车窗和解放车握手和献花,一只只手握紧了又松开,松开了再握紧。鲜花被送上去又被传下来,传下来又再送上去,不管是市民还是解放军的眼里都闪烁着泪花,一声又一声地“感谢你”回荡在空气中。此时此刻,军民之间难分难舍,互道珍重。

  列车缓缓开动了。它满载着连日来子弟兵对人民的关怀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渐渐远去。站台上,鼓声,呼声,真情,仍在久久驻留。

  江南区:“谢谢”声声叙别情

  今天上午8时,两万名群众在南宁市江南路2000米长的街道上翘首以待,8时30分,解放军就要从这里经过,返回驻地。此时,大雨磅礴,等等待的人群中没有一人离去,都在静等这一特别时刻的到来。

  “来了,来了!”随着车队从邕江大桥上缓缓开来,等待的人们涌动起来。一时间,“谢谢,谢谢!”此起彼伏。雨中,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抹着泪,一边挥动着手;学生们双手使劲地摇着彩色小旗;姑娘们把鲜花、绣球抛给了车上的子弟兵们。而为抗洪抢险在大堤上流血流汗的铮铮军士,此时也不禁动容。他们高喊着“感谢南宁人民,我爱南宁!”

  车队行至西园大转盘,车速慢了下来。一辆军车上走下一位部队首长。小学生们立即抓住时机跑上前去献鲜花,周围的群众也都纷纷涌上前去。江南区一名干部几个大步抢在最前面,他紧紧握住这位部队首长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随后,素不相识的两人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

  江南区政府原计划组织1万人的欢送队伍,但很多群众闻讯后自发赶来,加入到送别抗洪子弟兵的队伍当中,实际前来送别的市民人数增加到2万多人。欢送的人群中有干部,有工人,有学生,有居民,大家都用各自的方式向子弟兵表达谢意,为子弟兵深情送行。

  50多名年龄都在60开外的江南区老年腰鼓队的老奶奶们穿红着绿,在街头打起了腰鼓唱起了歌,她们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解放军,南宁早就保不住了。我们老了,不能到抗洪一线,今天子弟兵要走了,我们要用最热烈的方式让他们懂得,南宁感谢他们!

  家住亭子村的王婆婆,几天前,她家被洪水浸泡,是解放军及时帮她抢救家人和物品。今天上午天一亮她就拉着孙女到江南路等侯解放军。此时她千言万语都说不出来,只哽咽着说了一句话“感谢解放军,你们一路顺风。”农小青老人,早上5点半把驻在村里的子弟兵送去开欢送会后,现在又挤到送行队伍的最前面,老泪纵横的自语:子弟兵就是我们的娃子,我们对他们照顾得太少了。刘世秋夫妇,两位6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前些日子抗洪抢险正紧张时,他们就想上堤慰问解放军。由于危险,公安民警没让他们上去。今天的送别是最后的机会,来不及买东西的夫妇俩揣着1000元钱就出门,他们想让经过多日疲劳的子弟兵们买些东西补补身子。可惜,子弟兵的军车没有停下来,钱又没有送成。两位老人心里难过得说不出话,眼含热泪看着子弟兵们离去。

  何止这些老人?此时,江南大道的2万名群众都在心中默念:谢谢你们,谢谢亲人解放军!数十辆军车所到之处,道别声响成一片。

  9时20分,解放军的车队缓缓远去,送行的人们仍然不愿散去。江南区老年腰鼓队的老人们,还在敲打着腰鼓,“咚咚咚,锵!咚咚咚,锵!”,响亮的鼓声回荡在江南区上空,久久不散……


军事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