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后方反空袭新特点探析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6月19日 08:42 解放军报

  徐思宁

  目前,空袭与反空袭正逐步成为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呈现出许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新特点。

  特点之一:高技术空袭武器的登场,改变了传统的空袭模式,后方反空袭对战争全局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高技术空袭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空袭后方的作战特点和手段。机械化战争中,空袭一方打击后方的重点是以运输补给线为主的后勤目标,但由于武器装备的杀伤力有限,这种做法充其量是为地面部队作战创造条件,难以给整个战争带来决定性的影响。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空袭武器所具备的远程打击、精确制导、夜战、电子对抗能力和空袭强度高、战损率低的优势,使空袭一方破坏的范围扩大到对方一切具有战略意义的后方目标。而且高技术空袭所特有的速决性和精确性,可以用“点击要穴”的方式,使对手丧失还击能力。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后方目标已不仅仅是军事目标,而主要是关系到南联盟国民经济命脉的交通枢纽、炼油设备、燃料储备等,造成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尽管南联盟军队保存了90%的军力,但因其后方经济基础遭受严重破坏而无法再战,最终不得不接受北约的“维和”条件。

  此外,后方反空袭不仅关系到一场战争的成败,甚至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有更深远的影响。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素有战争“血液”之称。两伊战争使双方的石油产量锐减。战前,伊朗的原油生产约600万桶,伊拉克约360万桶,经过8年的两伊战争,分别下降为200万桶和260万桶。仅石油产量锐减和生产设施破坏的损失就超过5400亿美元。这场战争使两伊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20—30年。海湾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美元,海湾战争已过去10年,伊拉克仍未能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表明,后方反空袭的成败,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的大事。

  特点之二:空袭理论的发展,预示着空袭将成为独立的战争样式,后方反空袭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具有全程性

  上个世纪前期,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黑就在他的《制空权》一书提出:“飞机应用于战争,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是战争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此后战争将成为全民的、不分前后方、不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战争。在未来战争中,集中空军力量对敌后方城市和居民中心实施战略轰炸,可摧毁敌物质和精神的抵抗,迅速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各国对使用空军的见解不同,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这并未影响空袭在二战中的广泛使用,由于东西方战场情况不同,空袭的侧重点和效果也不同。大多数西方国家在二战时已进入工业化,所以西方战场空袭的重点主要是轰炸工业设施,破坏战争潜力。而东方战场则不同,如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主要采取城市空袭,目的是造成政治影响和心理威慑。虽然二战为空袭理论奠定了基础,空中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已被肯定,但空袭一方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空袭后方对战争的重要意义,空中力量主要作用于前沿阵地。

  二次大战后的局部战争,推进了空袭理论的发展。美国是这一理论的推崇者,在二战至今的几十年里,美军一直将空袭制胜论作为战略宗旨。美军还逐步认识到了空袭对手的后方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事实证明,美军在其发动的历次战争中,都把对方的后方作为其轰炸的重点。朝鲜战争中,美军在不同时期采取“空中阻滞”、“绞杀战”和“重点破坏”等多种形式对朝鲜后方进行破坏。越战中,美军的地面部队在北越战场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完全依靠空中力量。越南战争进行了12年,美军直接参战10年,对越南后方空袭长达8年,空袭的范围是以运输线为重点的一切后方目标,企图把越南炸回到石器时代。

  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空袭理论得到飞跃。可以说,是空袭理论促进了高科技空袭武器的发展;反过来,高科技空袭武器在战争中的优势进一步肯定了空袭理论。高技术战争的空袭制胜之道已不仅仅是为地面部队创造条件,而是通过新式战略空袭一举达成战争目的,决定战争胜负。高技术空袭为空袭者带来战场上一个又一个得意之作,也使空袭者对空袭理论更加推崇备至。如果说空袭利比亚是美军“外科手术”的首战告捷,那么“沙漠风暴”使美军走上了空袭制胜之路,而科索沃战争更加坚定了美军空袭制胜的信仰。科索沃战争表明,空袭可能成为独立的作战样式,战争以空袭开始,又以空袭结束。在这种非接触作战中,空袭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消灭对方军队的有生力量,而是通过战略空袭削弱对方的综合国力,使对方从根本上失去抵御和对抗的能力。这就要求防御者不能把后方反空袭单纯看作抗住敌人的“三板斧”,而是贯穿战争全过程的主要剧情。

  特点之三:高技术武器在给后方反空袭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促进后方反空袭的发展,使后方反空袭逐步趋向专业化

  空袭与反空袭可谓一矛一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存在着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呈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大空袭威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后方反空袭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后方反空袭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军事发达国家,在较早前就开始把后方反空袭作为研究重点,如美国和北约在华约组织解体前就开始研究此项课题。其观点主要是建立区域性的保护屏障,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如美国主张,建立区域性和全国范围内的反空袭保护“屏障”。主要包括早期预警和由飞机、导弹进行远程拦截,将入侵者摧毁在国门之外。这些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计划之中。另一种观点是消极防御,即仅仅依靠防空工事采取隐蔽手段来降低损失。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一味采取消极避战,虽然保存了部分后方目标,但战术呆板,造成战略后方目标严重受损。实践证明,采取积极与消极并举的反空袭策略,即一方面修筑防空工事,以隐蔽、疏散和伪装的方式来保护后方目标,另一方面是采取早期预警、层层拦截和抓住机会及时反击,才能争得后方反空袭的主动权。

  第二,促进后方反空袭技术的高科技化。主要包括后方反空袭指挥系统的自动化、后方防护手段工程化和反空袭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后方反空袭组织指挥的自动化,要求建立包括预警、指挥、通信、火控、救护、恢复等在内的一体化后方反空袭作战指挥系统。其中,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抗损毁功能将是发展的关键。目前,许多国家在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构筑功能完备的防护工程,是后方对付高技术空袭的重要途径。伊拉克的防护工程较为完善,而且工程的抗震和减震功能极好,还具备人工日光照明设备和良好的换气系统。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后方目标的保存主要得益于防护工程。后方反空袭武器的高技术化,其突出标志是预警、反击和抗击的高技术化。其中,预警飞机的投入使用,提高了预警效果;探测、制导、控制、计算机和综合集成等高技术的运用,使弹道导弹防御技术有了很大发展;高新的伪装技术和雷达、光电、通信对抗技术的出现,使战术后勤装备在抗打击能力、机动能力和隐形功能上大大增强。

  第三,促进人员素质的专业化。高技术注入于后方反空袭的武器装备,要求其操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指挥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组织指挥技能。因而,人员的培养正向多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高技术空袭武器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方反空袭的专业化,从而要求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跟上。

  特点之四:高技术空袭作战的全新特点,决定了后方反空袭作战必须一体化

  高技术空袭武器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作战特点,由于高技术空袭武器具有全方位侦察、全天候打击、空中合同作战,远程奔袭能力和空袭强度大的优势,使战争的突然性、速决性、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这就决定了没有制空权的劣势一方在后方反空袭作战中必须把组织指挥、武器配系和信息情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减少伤亡,完成战时反空袭作战和各项保障任务。从一些国家反空袭作战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看,一体化防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平战结合,军民一体。局部战争实践证明,劣势一方在反空袭作战中,采取平战结合、军民一体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人民防空在战争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战争目的不同,人民防空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机械化局部战争中,人民防空的主要形式是人民直接参与战斗,组织民兵打击空袭之敌。高技术条件下,战场情况改变了,新式的空袭与反空袭武器装备的特点,决定操作者必须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因此,在高技术战争中,军民一体反空袭的实质是利用民众和民间蕴藏的巨大资源,保障反空袭作战。包括:利用地方的民防工程对军事物资进行储藏、隐蔽;利用地方通讯资源、传媒和网络系统为后方反空袭作战提供预警、情报、传达信息;利用人才资源提供技术服务。在反空袭资源配置上,实现军民共享。

  二是作战力量一体化,反空袭火力网络化。作战一体化是指:警、防、抗、反一体化。通过早期预警,为后方反空袭提供及时和连续的空中情报;采取工程防护、疏散、隐蔽、伪装、机动等综合措施,尽量降低要地内重要后方目标被敌侦知、破坏的程度,保存己方的后勤物资和战争潜力;密切协同空中及地面、海上基地的力量,实施对空袭之敌的反击。反空袭火力网络化是指:建立后方网络化的反空袭火力系统,把反空袭区域内专业化反空袭和非专业化反空袭力量通过信息纽带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反空袭“网”。

  三是信息资源一体化。后方地域内的各大保障单位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火力单位之间必须有信息通道相联系,各火力单位之间能实现信息共享。全部反空袭“硬件”被一张信息网络所覆盖,由此形成一个“联动”的反空袭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任何一部雷达获取的敌空袭情报,都可为体系内全部火力单位所共享。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击落F—117A隐形飞机,得益于空中情报的接力和共享。

  


军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