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中国军事 > 正文
某预备役通信团识人用人情况调查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5月13日 07:29 解放军报

  选拔、培养和使用好人才,是打赢的关键,也是制约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瓶颈”。某预备役通信团注重探索新时期人才生成和使用规律,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和使用人才,使人才真正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本文介绍的是该团善待人才的几个典型事例。

  有争议的兵为何成了“香饽饽”

  今年3月份团队整组时,一营提出让部队退役通信兵孟成军担任通信连二排长。方案报到机关,立即遭到非议,说调整干部用啥人不好,为啥非要挑“有刺”的用?原来,小孟当了3年兵,不但没拿回一枚奖章,还因顶撞领导险些受了处分。

  孟成军到底能不能当好排长?团党委责成军务部门与孟成军原服役部队取得联系,得知孟成军个性倔犟,说话爱带“刺”,得罪不少人。可他在服役期间,先后向团、营、连提出改进部队训练、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50多条。了解到这一情况,团长王勇指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于有争议的骨干,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要大胆起用,用其所长。”

  孟成军担任二排长后,发挥其专业特长,为班排制定了“速成教练计划”,对战士进行传、帮、带。他还向营里递交了《军地通用专业训练改进措施》,协助连队组建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部队战斗力”攻关小组,对推动部队科技练兵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前对小孟有疑虑的同志的看法为之改变。

  “刺头兵”成了“香饽饽”的事传开后,团队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为各路人才大开绿灯。

  高素质人才为啥没能“高”起来

  去年,这个团决定对课题新、难度大的“程控交换机战场维护系统”进行攻关,并确定由两个小组分头探索,一组是只有高中文化的班长胡中旭带领的训练有素的修理班,一组是3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材生”组。一个课题交给两个小组,结果却出人意料:胡中旭班的成果在接受各级考核中一路绿灯,最后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而“高材生”组的成果却没通过验收。

  这引起了团党委的深刻反思。近年来,该团从高等院校和高技术单位纳编的预备役官兵中,大学本科、专科以上学历的占60%以上。这些知识丰富、思维敏捷的高学历官兵,理应成为科技强军的“排头兵”,可为什么有不少派不上用场呢?

  团党委经过深入调查,找到了答案:一是忽视了继续培养工作,有了任务习惯交给有实践经验用着顺手的现役官兵,无意中让高学历的预备役官兵坐了“冷板凳”。二是一些预备役人才虽然参加了预备役,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地方,无意在部队锻炼提高,没有扑下身子学习军事基础知识,结果书本知识派不上用场。

  团领导引咎自责,抓紧做好高素质科技人才的继续培养工作,给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压担子。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先后有20多名高学历预备役官兵立功受奖或被评为“训练改革能手”、“军事训练标兵”,18名同志毛遂自荐担任了高科技知识辅导员。

  “网络通”咋当了司务长

  张军是某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山西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在学校和公司都是出了名的“网络通”。可他被吸纳入队时,预备役通信团有关领导看他略懂财务知识就把他编为一个连队的司务长。去年11月,团政委鲁恺在连队蹲点,发现像张军这样学非所用的官兵连队还有8人,全团就更多了。为何出现这种人才无用武之地的局面呢?团党委经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这些单位对用好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人编齐了,位子满了,就大功告成”的片面认识,没有很好研究怎样用其所长。

  症结找到后,团党委对全团高学历预备役官兵逐个调查建档,凡是学非所用的,立即调整岗位。他们还把拥有高学历和掌握高技术的预备役官兵推到科技练兵前台,提供用武之地。他们制定了有关高素质人才使用和奖励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吴明饶文波冯雪明)


军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