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武器纵横 > 正文
美国“天网”漏洞多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5月8日 07:58 解放军报

  5月1日下午,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的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说,美国准备突破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建立一个对付弹道导弹袭击的防御系统。在此之前,美国国防部也提出方案,建议在4年内(即布什的总统任期结束前)初步建成导弹防御系统。这标志着曾被一度搁置的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再次粉墨登场,而且这一系统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不但要覆盖美国本土,而且还要包括美国的盟国。

  美国要织“天网”的消息一传出,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与此同时,美国有关专家也指出,NMD在技术上存在着许多漏洞。

  NMD究竟是怎么回事?

  NMD是英文“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缩写。它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一起构成了美国所谓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谋求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就开始了导弹防御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更是登峰造极,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技术上的困难,最后被迫于1993年5月下马,并将重点转向战区导弹防御和国家导弹防御。

  按照设想,NMD将通过在太空截击导弹弹头,拦截射程在3000千米以上、能打到美国本土的远程和洲际导弹,以保护美国不受弹道导弹的袭击。整套NMD主要由天基探测系统、陆基探测系统和拦截器系统组成,共包括部署在阿拉斯加州和北达科他州的两处发射基地、3个指挥中心、5个通讯中继站、15部雷达、29颗卫星、250个地下发射井和250枚拦截导弹。

  一旦发现有瞄准美国的导弹发射升空,NMD的侦察卫星将首先发出警告,引导雷达搜索;设在科罗拉多州的指挥中心开始评估拦截方案;随后陆基预警雷达、X波段大功率跟踪搜索雷达陆续锁定目标,指挥中心将数据传到控制截击导弹的作战管理计算机;最后由计算机命令陆基拦截导弹发射。

  拦截导弹发射后,一路不断接收卫星发出的数据,矫正飞行路线。当接近目标时,拦截弹的红外导引头和光学瞄准镜开始识别真弹头与假目标,进行精度校正,最后以每秒6.7千米的高速迎头撞击,摧毁来袭弹头。

  3大难题绊住NMD的腿脚

  NMD虽然继承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但以当今科技水平而言,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一是预警探测技术。预警系统堪称是NMD系统的灵魂。NMD要拦截的导弹飞行速度很快,最大飞行马赫数均在10以上,如果发现得太晚,导弹已经打到眼前,神仙也没有办法。为提高预警能力,NMD配备了一整套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国防支援计划卫星(DPS)、“天基红外系统”导弹预警卫星、地基雷达以及改进的预警雷达。

  这套系统的反应时间有多快呢?现役的DPS卫星上装有红外望远镜,可监视地球上1/3的区域,3颗DPS卫星即可构成全球导弹预警卫星网,卫星上的红外望远镜每8~12秒对地球某个特定区域扫瞄一次,预警时间在25分钟左右。而“天基红外系统”由高轨道的4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两颗大椭圆轨道卫星和低轨道的24颗近地轨道小卫星组成高、低两个层次的全球覆盖,可在导弹发射后10~20秒内将警报信息传给防御部队,反应速度很快。但该系统预计最快也要等到2006年才开始部署。

  二是反导拦截技术。反导拦截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拦截弹,二是使用光电武器。拦截弹的导引头要求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美国NMD第二次试验失败的原因就是由于无法分辨真假目标,这也是许多专家认为技术难度最大的问题。要使拦截弹头在太空中准确命中疾速飞行的来袭导弹,专家形容这是一场“子弹打子弹”的游戏,其难度可想而知。

  光电武器包括激光武器和高能微波武器。美国研制的机载激光器(ABL)目前正在波音747客机上进行改装试验,即使顺利,也要等到2003年以后才能出现。至于高功率微波武器则仍处于探索之中,专家预测,微波武器要用于实战,至少需要20年时间。

  三是作战指挥管理技术。它在NMD中起着“大脑”和“神经”的作用。但在目前,该系统的评估与仿真也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除了上述3大技术难题之外,还须解决诸如来袭弹头的信息获取、识别、追踪、拦截等作战环节一大堆的技术问题。比如说导弹的反射截面积仅有飞机的1%~0.1%,在浩淼的太空中,要准确辨别一枚导弹弹头,无异于大海捞针……从已经进行的NMD3次试验情况看,都存在不少问题。美国有关评估机构也认为,3次试验过于简化,有“不切实际”之嫌。

  7大奇招让NMD漏洞百出

  美国发展NMD也遭到美国国内有关专家的反对。他们认为,从技术上讲,该系统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对付NMD的突防技术至少有7种:

  一是骗。即迷盲探测雷达的电子干扰技术———在导弹弹头上安装能干扰敌方雷达探测的装置,比如安装干扰机,释放金属箔条、涂有金属层的玻璃纤维等,扰乱、迷惑雷达,或使雷达产生虚假的信号。

  二是藏。采用降低发现概率的隐形技术———如可在导弹上安装干扰装置,干扰敌方对导弹尾焰的探测;在发动机燃料中加入添加剂改变红外辐射频谱;采用锥形弹头以减少雷达反射面,使雷达有效探测距离降低40%~70%。还有的专家提出,如果把弹头装在一个由液态氮冷却的铝屏蔽器里,就可以骗过拦截导弹上的寻热传感器。

  三是冷。使用降低红外特征的速燃火箭技术———主要是采用大推力速燃发动机,缩短导弹助推工作时间,使导弹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实现关机,从而使天基红外探测器难以发现和跟踪目标。如“白杨”-M导弹的第一级就采用了大直径新型速燃固体发动机。

  四是动。采用飘忽不定的机动变轨技术———面对拦截时,让弹头“跳舞”,使轨道飘忽不定,通常可采取高弹道、机动滑翔弹头等技术。高弹道使弹头速度快,入射角大,拦截十分困难。机动滑翔则可多次改变弹道高度,使反导系统难以发现和跟踪目标。

  五是抗。使用抗核加固技术———就是在弹头表面包覆特殊材料,以防止拦截导弹的核辐射、电磁辐射,也可在导弹上采用硬度大的合成材料以提高导弹抗击拦截导弹碰撞的能力。

  六是诱。诱饵技术是最早应用、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反识别措施———通常是在导弹接近目标区上空时,在真弹头周围施放许多箔条或喷涂金属薄膜的高空气球等,从而起到欺骗拦截器的作用,使拦截导弹无法识别真弹头。如今,这些诱饵假弹头十分先进,足以以假乱真。美国也深知诱饵技术作用巨大,自1976年美国研制拦截器以来,大量的试验都是因诱饵的影响而失败的。但美国国防部的解决方法却是,把试验中的9个假弹头降为一个,并且试验时把相关数据预先装入系统中。这种试验是否有效,的确值得怀疑。

  七是多弹头技术。多弹头技术可分为两种———一是集束式弹头,即一枚导弹携带装有数个子弹头的母舱,打击目标时,各子弹头沿着大致相同的弹道攻击同一个面目标;二是分导式多弹头,即一枚导弹发射多个分别沿不同轨道瞄准不同目标的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就是一枚可以产生巨大杀伤效果的炸弹,即使这些弹头被击毁,也可以大大消耗拦截导弹的数量,从而使后续导弹得以突防。有关研究证明,当子弹头为5~15枚时,拦截导弹基本上就无法应付了。

  NMD能否吓住别人?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分辩说,美国初步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不太可能完美,而且“不需要100%完美”,其目的主要是“让对手产生疑虑,放弃攻击美国及其盟国的念头”。

  但是,这种恫吓却激起了其他国家的强烈反感。俄罗斯有关专家称,俄将在“白杨”-M导弹上装备3个弹头,从而“可攻破任何防御系统”;俄还计划将SS-H-23型潜射弹道导弹上的多弹头从4个增加到10个;同时还恢复图-22远程轰炸机的战略演习,以显示“有能力战胜任何现存的或可能出现的反导弹系统”。俄罗斯表示,如果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俄将废除与美国签署的有关裁军问题的一切协议,还准备重新启动当年对付“星球大战”的3套应对方案。布什发表部署NMD之后的第3天,俄罗斯就在哈萨克斯坦成功试射了一种新型反导弹火箭,并开始联合独联体国家建立统一的防空系统。

  NMD虽然看起来吓人,但目前对战略弹道导弹还构不成大的威胁。有专家计算,即使在最理想的前提下,拦截弹道导弹的成功概率也在30%以下。当然,如果算一笔经济账的话,NMD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每拦截一枚来袭导弹,NMD至少要付出4∶1的代价。美国前3次试验,每次试验耗资均达一亿美元,而试验中的来袭导弹造价还不到800万美元,NMD的效益情况由此可见一斑。(张孝忠李伟)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