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日本一战期间侵占青岛罪行纪实:鲁案谈判戏中有戏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5月6日 17:42 新华网

  新华网青岛5月6日电日本一战期间侵占青岛罪行纪实之十九:鲁案谈判戏中有戏

  张荣大 张树枫 于佐臣 孙顺华

  无疑,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惊异地看到了中国改写弱交历史的开篇。但在北京,美、英、法的公使请求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改变他们相形见绌的窘境,所谓窘境,是他们纵容日本所品尝到的苦果。中国的答复是,请他们与日本交涉,说服日本确定归还青岛的确切期限。这时,敏感的外交官们都已感到,解决山东问题的重心已渐渐由巴黎转向北京。

  这个转移,迫使日本不得不正视他极力回避的现实:一纸和约,平覆不了“鲁案”的创痛,在结痂的表皮之下,已隐伏着被时间扩散的更大创面。日本在巴黎胜利的狂热中沉醉不久,就沮丧地意识到:没有中国的签字同意,日本在凡尔赛和约中获享的权利就不能合法继承,尽管在事实上日本已经通过军事占领行使了对青岛和山东权益的攫取。日本当然急于在巴黎得到各国对其接替德国在山东地位的承认,非但如此,它还亟盼中国接受和约,以便取得中国对其享有的特权的同意。但中国的拒签改变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巴黎之夜坠落的不光一个中国梦,还有一个日本梦。

  5月的东京,已是落樱缤纷。日本首相原敬正在帝国殖民事务大会做落帷前的即席演讲,台下坐满了内阁阁员和日属殖民地首脑人物。当时,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官由比光卫也在台下聆听,他耸动每一根神经悉心捕捉原敬首相从唇髭间迸射出的枪弹般的字眼:……山东问题坚持中日直接交涉,要有决心和毅力贯彻到底,不能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做任何权宜性的变更……原敬的声音稳沉而迅疾,在台下掠起一阵疯狂的旋风……

  这是日本政府首脑第一次公开关于鲁案谈判的观点,原敬的这段话被当作“国策”写进帝国殖民事务大会决议。

  不久,日本驻北京公使在东京东亚同文会的一次演说中,把原敬在“东方会议”上公诸于众的“国策”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说他毫不担心帝国会因为鲁案谈判而放弃青岛,日本为了谋求对远东这块殖民地的永久占领,宁愿以放弃满蒙和西伯利亚做代价,也决不放弃青岛、山东。他就是后来在中日交涉中充当日方领衔人物的小幡酉吉。原敬把中日鲁案谈判全权的责任压到小幡头上,这是他受命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在原敬和小幡轮番鼓簧的时间差里,出现了一段饶有趣味的“画外音”,顿使日本人彩排鲁案谈判的外交前奏不那么“和谐悦耳”了。

  1920年5月20日,德国政府代表卜尔熙和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颜惠庆正式签订《中德协约》,协约声明:凡因与中国订立1898年3月6日之条约(即《胶澳租借条约》)及其它一切关于山东省之文件而获得之一切权利、产业权、特权放弃之。随后,卜尔熙代表德国政府签发了声明文件正式宣布:青岛从1921年5月20日起,将不再是德国租借地。虽然从1914年日本军事占领青岛之后,“德国租借地”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但这一纸协约,使得日本外交迈向“直接交涉”之路变得不那么平坦了。

  在度过了最初的尴尬和窘困之后,为了略示“诚意”,小幡于9月放出一只“友善气球”:撤去胶济铁路沿线警察。但仅隔一个月,“友善气球”瘪气了:日本以换防为名,在胶济铁路沿线增派军队。

  不久,小幡公使又向北京政府提出《山东善后处置案》,表示日本将归还胶州湾租借地,中国将其辟为商埠,山东省内适当都市也效仿青岛开为商埠以及山东铁路矿山由中日合办云云。撤警、增兵、提案;拉拉,打打,拉拉,波诡云诘,扑朔迷离,但日本政府万变不改其宗,处心积虑诱迫北京政府坐下来谈判。处置案只不过造成一种幻觉,而幻觉不能代替活生生的外交现实。8月,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并邀请中国出席。处置案的出台,只不过为了把山东问题阻于华盛顿会议之外。(完)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