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警营战术迷——潘和忠

http://jczs.sina.com.cn 2001年5月5日 07:48 解放军报

  熟悉武警绍兴市支队支队长潘和忠的人都说:“老潘这人有点‘神’”。他入伍23年来,缉毒枭、擒枪匪、捉逃犯,抓获各类犯罪分子126人,和他交过手的罪犯一个不漏落法网;他担任支队领导10年来,带领官兵捣黑窝、制械斗、除恶霸,参加捕歼战斗数十起,不仅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而且没伤一兵一卒。

  那么,潘和忠靠什么取得如此骄人战绩呢?

  探索实战入迷

  1999年夏的一天,上任支队长不久的潘和忠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名警察在入室捕歼持枪罪犯时中弹牺牲。

  潘和忠想,为什么近年来常发生类似不幸事件?他分析战例时发现:运用单手持枪、常步行进、鱼贯而入的传统捕歼术与穷凶极恶的持枪犯罪分子交手,显得动作死板,应变迟钝。

  打击暴力犯罪,传统的捕歼战术不改不行!潘和忠决心摸索几套克敌制胜的新招数。他晚上翻阅中外捕歼作战资料,从中借鉴捕歼动作;白天泡在训练场,同官兵们一遍又一遍地搞对抗演练。随着汗水湿透一身又一身作训服,身上出现一块又一块伤痕,交替掩护上楼梯、交叉步室内搜索、滚地接近歹徒等一个又一个室内捕歼新招出来了。接着,潘和忠又将这些新的捕歼动作扩展成战术套路,然后又以此为牵引组织官兵开展战法改革。

  信号:以前,在捕歼战斗中,常用小喇叭、对讲机进行指挥和联络。这既容易暴露目标,又泄露我方意图。潘和忠琢磨出了手势、灯光、旗帜等各种指挥、联络方式。

  攀登:过去,通常是从落水管和阳台两处上,可是新建楼房落水管大多采用塑料管子,居民阳台大多采取封闭措施,用老办法难以攀登。潘和忠一改传统攀楼思路,革新攀登工具,摸索攀楼新招。

  瓦斯:潘和忠在施放催泪瓦斯的室内训练场进行体验,摸清瓦斯发生威力的时间段,调整入室捕歼时机。

  多动脑筋、多流汗水才能少流血、不流血。潘和忠带领官兵探索新战术,有力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2000年5月15日,绍兴县中队在抓捕一持枪贩毒团伙时,9名官兵不费一枪一弹,在一家酒店生擒分住3个房间的7名持枪贩毒分子。

  革新训法入迷

  2000年初,潘和忠接到一份通报:某部一名战士,平时训练成绩突出,射击考核弹无虚发,可是在一次捕歼持枪杀人犯战斗中,百米内遇敌交火,连开三枪,却一弹未中,罪犯从他枪口下逃脱。

  潘和忠看完这份通报,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虽说这事发生在兄弟部队,但他认为自己所带的部队或多或少也存在训练和实战脱节问题。他知道,许多中队都是这样,射击训练只在一练习、二练习上循环反复,固定靶、有依托,缓慢瞄准、轻扣扳机,然而,实战却不允许这样。为此,潘和忠带领作训参谋在射击训练场设置多种类型、各种姿态、不同距离的活动靶。从受训对象的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方向出靶,训练官兵行进、滚地、转身射击和仰、俯、侧等多姿态、多角度射击的能力。

  仗怎么打,兵必须怎样练。遇到训练不符合实战的问题,潘和忠敢于破除陈规。如班捕歼战术训练,按教材规定由班长组织实施,以往各中队也是由班长带着士兵训练这一课目,而近几年来的班捕歼作战却是干部带队参战。由此,出现了实战指挥员不是战术训练组织者的现象,导致个别干部在班捕歼战斗中指挥不当。根据这一情况,潘和忠把干部战术训练作为重点来抓,努力消除训练与实战的距离,使干部的指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去年,这个支队官兵4次参加班捕歼作战,带队干部均能正确实施指挥,每次都干脆利索地夺取战斗胜利。

  钻研勤务入迷

  一次,潘和忠到驻扎在看守所的一个中队蹲点。他一下车当即拉响防逃警铃,检查这个中队的防逃执勤方案。官兵们听到警铃声,迅速冲出宿舍,一窝蜂挤到兵器室取枪,再分头跑向设于看守所四周的预定位置。

  潘和忠看了看表,整整8分钟:“太慢了!”犯人如果黑夜越狱,8分钟时间能跑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潘和忠认真分析防逃方案后发现,功夫耽误在取枪上。过去,弹随枪走,枪随人走;现在,人枪分离,枪弹分离。武器管理办法变了,可是执勤方案没变,还是要求官兵携枪进入预定位置。

  演练结束后,潘和忠马上和中队官兵一起调整防逃执勤方案,并按新方案组织官兵演练,从而将执行方案的时间缩短到3分钟以内,以赢得围捕时间。1999年6月13日,囚禁于绍兴看守所的两个死刑犯越狱逃出监房。哨兵报警后,中队官兵执行新方案,只用两分钟就形成了包围圈,两个死刑犯当场被抓。

  潘和忠就是这样,迷于钻研捕歼战术和执勤方法,带领官兵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陈运生程来节本报记者贝骁)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