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美国把军备竞赛引向太空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4月19日 18:39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据《文汇报》4月19日报道:

  新闻提示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提议下,太空非军事化国际会议于4月11日至1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来自104个国家的250多位政府官员和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给大会发去贺电,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和平开发太空。

  但是,人们惊奇地发现,成天将不扩散和军备控制挂在嘴上的航天大国———美国却没有官方代表出席会议。这一反常现象提醒人们,本届美国政府对太空非军事化不感兴趣。

  太空军备竞赛由来已久

  在国际军备控制领域防止太空军事化和军备竞赛并非新命题,早在人类刚刚进入太空时代的50年代后期,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就提出建立特殊体系防止外空军事化的建议。1966年,美国还和苏联共同提出签署“外空条约”的倡议,以确认各国将不通过任何手段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不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和设施,试验任何武器、进行军事演习等。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在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和太空非军事化方面态度转向消极。在前不久结束的联合国禁止太空武器国际条约日内瓦谈判上,美国代表老调重弹,声称不存在太空军备竞赛,没有必要将这个问题列入联合国裁军会议议程。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美国抢占战略制高点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外空是无可比拟的战略制高点。它不受地球、国界、天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轨道机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卫星、航天器等可以全方位行动,使战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和协调。因此,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一心争夺世界“领导权”的超级大国当然不能放弃这个制高点。1957年,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首先成功升空,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为了弥补在空间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美国在60年代耗费30 00多亿美元,动员42万人、2万多家公司、120所大学以及6000多台计算机以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从那时起,美苏两家的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就频繁光顾外空,打破了这片净土的安宁。有人统计,在美、苏的几千枚卫星中,有70%被用于军事目的。在以海湾战争为代表的高科技战争中,卫星为美国提供了从侦察、通信到导航定位、气象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援,使美国对战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控制能力。空间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支援保障体系。

  太空可能成为第四战场

  但是,美国人显然还不以此为满足。80年代初,里根总统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其中重点开发的动能和定向能武器,特别是“闪光卵石”计划,已经将作战区域设想在外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共和党入主白宫,美国变本加厉开发外空军事技术。就在乔治·W.布什宣誓就任总统的第三天,美国空军太空战争研究中心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一场为期5天的太空军事演习。与以往不同,太空在这场军事演习中已经成为一个主要战区,而不再仅仅为地面战斗提供支援保障。从支援手段到主要战区的变化充分说明,空间军事技术已经发展到进攻武器呼之欲出的地步。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和规范,太空就将成为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个战场。

  当然,美国外空军事技术的发展必然刺激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俄罗斯已经组成了独立的航天部队,法国、日本、印度和以色列等国也纷纷加快空间技术的发展步伐。太空军备竞赛已不是遥远未来的事情,制定国际条约避免外空军备竞赛、推动太空非军事化已刻不容缓。

  需要缔结新的国际条约

  与大多数国家渴望就外空非军事化达成国际协议不同,美国认为,现有的国际条约和协议已经足够规范和平利用太空的活动,不需要商讨新的国际条约。事实是这样吗?

  确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际社会终于就防止外空军事化达成了一些协议,其中重要的有:《外空条约》(1967年)、《反导条约》(1972年)、《电信公约》(1973年)、《环境公约》(1977年)、以及《月球协定》(1979年)等。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现有不少条约已经面临重大挑战,日益暴露出其在防止外空军事化和军备竞赛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美苏《反导条约》面临被破坏的危险。通过限制美国与苏联(俄罗斯)发展反战略弹道导弹,该条约在客观上有助于防止外空被卷入超级大国的战略武器竞赛中。但是,美国政府执意发展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有人甚至声称为此美国应不惜退出《反导条约》。美国在导弹防御方面的一意孤行深刻反映了现有防止外空军事化条约所面临的风险。

  其次,现有太空非军事化条约大多只关注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其他原理建造起来的武器系统,在现阶段特别是各种激光武器,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军事潜力。不把禁止这些武器系统在外空的研究、试验、部署和使用提上议事日程,外空非军事化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第三,卫星是目前空间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规范其活动具有深入探讨的空间。从军事化最严格的定义来看,卫星显然可以用作军事目的,它们在许多战争中的运用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另一方面,卫星在有些危机中又具有稳定双方关系,增进信息交流,避免危机爆发为武力冲突的积极意义。因此,如何既防止卫星成为战争的工具,又发挥其有利于战略稳定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

  因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就外空非军事化和防止军备竞赛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弥补以上不足,制定更完善的国际条约。

  防患于未然是明智选择

  从外空军事技术的现状来看,卫星等设施虽然已经可以为地面战斗提供支援保障,但进攻性武器技术尚未成熟,外空本身还没有成为主要战场。因此,在现阶段谈判和缔结外空非军事化和防止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性质,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人类不能抓住这个时机,听任外空武器和军备竞赛发展起来,然后再去应付,那么其结果从今天人们控制和不扩散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艰难中就可见一斑。所以,防患于未然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是,对此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争辩说,1899年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上禁止飞机用于战争的经验就表明,防患于未然只是人们一厢情愿、徒劳的做法。这种论断合理吗?

  首先,应该指出的,在人类力图控制和裁减军备的历史上,确实有过许多不成功的例子。但是,正像人们并没有因为新的疾病每天都在发生就放弃消灭疾病一样,军备控制与裁军不成功的旧账也不应该成为今天放弃维护和平与防止军备竞赛的借口。

  其次,禁止飞机用于军事目的不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些不利条件有的现在仍然存在,但有的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论怎么说,与一百多年前的1899年相比,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国际机制的规范作用以及共同安全观念的合理性在今天都已经更加深入人心。以一百多年前海牙会议上的失败来回避今天的努力只能反映出“单边主义”观念在有些人的脑子里是多么根深蒂固。

  最后,军备控制和裁军领域确实存在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现象,那就是有些国家只是把军备控制和裁军作为维护本国绝对优势的一种手段。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当不需要在大气层中进行核爆来试验核武器时,他们就缔结《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拥有核武器作为威慑手段的情况下,他们就签署《化学武器公约》;在其核武库足可以将对手炸许多遍的条件下,他们也可以单边削减战略核武器。但是,当夺取弹道导弹防御乃至战略优势的条件出现时,他们却可以将已经达成的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条约置若罔闻。可以想象,在面对太空这个更具诱惑力的战略制高点时,这些国家将如何行事了。

  莫斯科太空非军事化会议以及其他许多迹象都表明,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航天大国———美国并不以外空非军事化为然。它正积极开发外空军事力量,而其行动又必然促使其他国家采取对应之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吴莼思)

关闭窗口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