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基辛格评中美撞机事件(1)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4月9日 18:26 千龙新闻网

  千龙新闻网讯:据国际新闻周刊报道,中美之间发生撞机事件后,美国著名外交活动家特撰文对此事发表评论。

  .....到现在,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可能出现一个不利的局面,因为过不了多久,美国的公众舆论将会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把滞留在中国的机组人员看作是中国扣留的美国人质。如果要是这样的话,不管最终事件将如何解决,向对抗的方面发展的局势将会对长远的中美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布什政府对此突发事件的处理加强了其给中美关系下的“竞争性关系”定义的可信性,尽管这种定义中并不排除双方合作这一重要内容。

  中美撞机事件中双方在事件处理上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两国在外交理念上存在着巨大的文化代沟。美国的领导人生长于有着两百多年历史且视和平与进步为常事的社会,因此,他们非常强调个人的良好愿望和人际关系在解决国际争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她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由于个人良好愿望而引发的纷争与悲剧,因此在她看来这种发自于个人的愿望在历史的进程中实在是微不足道。由于有着理想主义、信仰力量、组织以及极佳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美国可以笑面任何挑战。而中国,虽然有着众多伟大功绩所带来的崇高威望,但是自己的缺陷也使得她不得不靠韧性和忍耐来解决所面临的难题。中国对待政策是多疑和审慎的,而美国则是乐观和富有使命感的。中国和美国对待时间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概念。当一个美国人被问到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时,他的回答是日历上的某一天;而中国人在描述他们的历史事件时,是用朝代来描述的,这种差异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十四个朝代中有八个要比美国历史悠久。

  美国人处理特殊问题时通常都遵循着固定的方式。而中国人认为在过程中间完全可以随机应变。美国认为国际争端源自于误解和邪恶的愿望;解决误解的方法是说服--通常是持续的劝说,然而针对邪恶的愿望,那么就必须打败或者消灭有着邪恶愿望的坏蛋。中国的方法是不夹杂多少个人感情、冷静的和甚至有些冷漠的;中国有一种害怕成为乞求者的恐惧。这就是为什么在当前的争论中,中国坚持美国“应该”而不是“必须”道歉,这表明了中方一种强烈的偏好,而不是一个正是意义上的决定。对美国而言,中国领导人虽然礼貌但却冷漠,隐含着一种屈尊的优越感。对中国而言,美国显得毫无章法甚至有些不成熟。

  中国的谈判策略反映出中国的历史经验,在过去的三百年中,中国从一个亚洲的统治中心变为西方殖民主义的屈辱受害者。所以中国的外交通常同时展现着两种风格。一方面,作为“中央帝国”的继承者,中国的外交官可以迎合他人。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的谈判对手被奉承为是中国的“老朋友”或“自己人”,这将意味着双方之间已有的意见分歧将变得模糊不清。当中国实行他们的“中央帝国”外交时,他们会采取行动引诱对手主动提出中方中意的建议,然后中方会以一种施恩给对手的态度默许这个建议。1971年,我秘密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要我提出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的要求。于是我们拟定了一个中国领导人邀请尼克松访华的方案,但这个方案看起来尼克松似乎早在当选总统之前就已经急切地盼望到中国来。

  当面临着被认为是殖民主义的行径时,中国马上会摆出一幅不可侵犯的姿态用以显示其对压力的不屈服。任何忽视其领土主权完整的暗示或举动都会招致中国特别强烈的反应,而对美国而言,这种反应往往是过于激烈了。中国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和此次撞机事件就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

  外交中不同风格导致了近期危机中早期阶段的对抗气氛。美国政府认为在中国军用机场上的美国飞机受主权保护并要求中方立即归还。但不管从何种法律角度出发,美方宣布美机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声明都激起了中方强烈的反应。但是当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将问题的重点转向人道主义同情和实际解决的层面上时,建设性的解决之道就开启了。(编译:仁宇)

  此文包括在将于6月出版基辛格最新专著《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外交》一书中。

关闭窗口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