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人民海军打造高学历“人才航母”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4月3日 15:13 光明日报

  浩浩南中国海,冲天的惊涛中驶出一支英雄的驱逐舰编队。驾驭这支英雄编队的,是由40多位博士硕士组成的军官群体。他们中有共和国第一位留学归来的编队指挥员,第一位硕士舰长,第一位博士舰长,第一位集飞行员、留学生、硕士于一身的旗舰舰长……

  这是人民海军打造的又一艘21世纪“人才航母”。

  真正的宝贝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实兵实弹实战攻潜演习。

  南中国海风起云涌,波谲浪诡。空中战鹰扑掠,水下钢鲸出没。由红、蓝双方组成的水面舰艇编队在方圆200海里的海域摆兵布阵,展开对攻。“今天该是我博士硕士试试锋芒的时候了!”支队长曲立树大校一声令下,胸有成竹的支队作训参谋谭志伟快步走上战役指挥核心岗位。攻潜的关键是发现潜艇。以往,参谋人员主要通过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制定作战方案,其弊端是决策者无法从理论上说明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最佳性。怎样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谭志伟想到自己在硕士毕业论文中运用过的优化选择原理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哒哒哒哒哒”,他轻快地敲击键盘,短短几分钟就计算出潜艇的准确位置。随着十几枚火箭弹以排山倒海之势跃入海中,在水下正欲偷袭的“敌”潜艇顷刻间葬身海底。

  “好样的,今天这场战斗是你用智慧打赢的!”支队长曲立树搂过作训参谋谭志伟。作为编队指挥员,他知道在现代海战中,什么是真正的宝贝。

  2000年7月5日,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硕士、见习舰长李晓岩驾驭着“神州第一舰”——“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随我海军编队穿越马六甲,横跨印度洋,出访亚非三国。是时,好望角海域涛声如雷,浊浪排空。一艘10万吨级油轮吓得止步不前。出厂下水刚一年的“深圳”舰能否安全闯过去?谁心里都打鼓。老舰长有意把指挥权交给他。在军舰纵摇6米、横摇32度的情况下,李晓岩精确运筹,顺利征服闻名世界的“死亡角”,直抵南非西蒙斯顿军港,写下了我海军编队首航三大洋、首过好望角的记录。

  曾撰写“指挥决策论”、填补国内军事学空白的博士舰长范进发,去年年底随“深圳”舰参加我海军在南海组织的一次演习。当时他承担的任务,是令全世界海军都为之头疼的课题——用某型装备拦截来袭导弹。为实现制导中的“零误差”,范进发带领课题小组对涉及的每一个系统都进行了排查,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甚至不厌其烦核对数十遍乃至上百遍。在他看来,未来战争是数字化信息化作战,对目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有时,精度就是生命。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发现了舰艇纵横摇影响射击精度的一个秘密,使预先修正成为可能。实弹对抗那天,一枚舰舰导弹从数十海里外以每秒几百米的速度向战舰扑来,范进发令出弹飞,一举击落来袭导弹,引来观礼台上掌声一片。

  一位外国海军将领发出由衷的感叹:“如果有更多这样的舰长,中国海军的真正强大指日可待……”

  其实,像李晓岩、范进发这样的舰长,在这支英雄编队中何止一个两个!

  战场只承认冠军

  世界上许多事情可以重来,唯有战争是个例外。这支英雄编队的每个博士硕士都明白,战场无亚军,练兵的旋律只有一个:打赢!

  海军兵种战术学硕士朱竹青走上战位那一天,就和主炮班长王旭东较上了劲。

  现代新型战舰,火炮从发现目标、判别目标到锁定目标实施攻击,已实现雷达和计算机控制,不仅速度快,而且精确度高。然而,“神炮手”王旭东却不认这一套,认为只有手工操作才能万无一失。

  比比看!朱竹青主动向“神炮手”挑战。3个回合下来,朱竹青以3∶0的绝对优势取胜。

  于是,学习新装备、掌握计算机的热潮迅速在舰上掀起。硕士博士们主动当老师,他们自费购来大批计算机教材送给士兵,并自制多媒体软件,让大家在声像教学中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如今,这支英雄编队的每一个水兵都能熟练操作现代化装备。

  海军战役指挥学硕士姜国平,为提高训练效果可谓殚精竭虑。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创造出一套模拟海上实战条件下全功能、全系统、全职手的训练方法。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成功训练了火炮攻击、反潜攻潜、导弹攻击等高难科目。在年底的训练比武中,姜国平率战舰将中口径火炮实弹射击、攻潜训练两个第一名尽收囊中,并取得所有参赛项目全部良好以上的优异成绩。国防大学硕士陈岳琪一当舰长就立下一条规矩:像打仗一样训练。

  这是一次导弹攻击训练。狂风大作,骇浪惊涛。陈岳琪请求合同训练舰实施电子干扰。

  有人提醒:上级下达的训练计划只有导弹攻击任务,没有要求在电子干扰下进行,这样会影响训练成绩……陈岳琪一听便拉下了脸:高科技战争是全方位的,谁敢保证你发射导弹敌人就不干扰?我要打仗的真本领,不要不切实际的假成绩!

  天气突变,险象环生,战舰在怒海中恍若一片随风飘零的纤叶。晕船呕吐的痛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原定训练搞不搞?陈岳琪下令: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因为,敌人不会因天气不好不来,战场只承认冠军。

  破格!破格!破格!

  “国之大事,命在于将”——这是这支英雄编队的政委钱建军、支队长曲立树办公桌上的座右铭。谈到他们的博士硕士军官群体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支队党委“一班人”异口同声:“在思想上措施上不断地破格!”

  1998年7月,国防大学军事指挥学博士范进发到支队报到。按常规,他只能作为营职干部去舰上当部门长。但支队下达的任命是:“深圳”舰副团职副舰长。今年3月,范进发又被破格提升为新型导弹护卫舰见习舰长。按常规,培养一名舰长要用15年,而范进发从博士到副舰长到舰长,仅用了3年!

  留学生张旭东,人还在国外,国内舰长的位置却早为他留好了。今年3月,张旭东被列入拟提拔对象。有人说他太年轻,提议先放一放,磨一磨,再锻炼锻炼。支队领导态度坚决:“磨一磨,人才的冲劲就可能磨没了,良将就可能磨成庸才。使用是最好的锻炼!”张旭东再次被提拔,担任了支队副参谋长。

  无庸讳言,博士硕士军官群体并非完人群体。比如,支队第一个硕士舰长贾晓光,新来乍到时就似乎与战舰格格不入:该他吹起床哨了,他还人在梦乡;该他吹就寝哨了,他则还在电脑前忙活。带队出操,他不是喊错口令,就是做错动作。于是,风言风语冒出来了:硕士舰长不过如此么,做学问行,带兵操舰不一定行啊……

  怎样看待博士硕士军官的缺点?政委钱建军在支队干部大会上谈了自己的看法:“贾晓光这样的知识人才,其长处是兴国兴军之长处,其短处完全可以通过实践来弥补。古人云,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支队长曲立树说得更直白:“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鸡永远不可能飞得比鹰高。他们是科技兴军的种子,我们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生长的土壤!”

  土壤如斯。贾晓光如虎添翼。一年后,他完成了护卫舰全训舰长合格考核;18个月后,任新型导弹驱逐舰舰长,率舰完成两次海上重大军事演习。贾晓光成功了!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这支英雄编队的“贾晓光们”,先后完成80多项海上装备科技试验,6项总部、海军下达的研究课题,并在全军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他们还创新战法、训法40多项,支队多次被上级评为科研成果先进单位。(本报记者喻国英本报通讯员吴瑞虎梁庆才)

关闭窗口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