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斥250亿美元巨资 美国为何要发展新间谍卫星?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3月28日 18:50 解放军报

  ●未来20年,美国将斥资250亿美元发展新一代间谍卫星

  3月18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个“绝密”计划: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美国航空航天公司正为制造新—代间谍卫星而悄悄招募工程师。由美国秘密军事机构———国家侦察局于1999年开始实施的这项计划,预计将招聘多达20000名雇员,其中包括5000名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电脑编程人员。

  美国家侦察局发言人说,一种体积较小、价格较便宜、数量较多的卫星首次发射时间定在2005年。他还称,这项今后20年实施的计划将是情报界历史上“最昂贵的一项计划”,金额高达250亿美元,耗资规模甚至超过了美国当年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这种新式侦察卫星将处于比目前的卫星更高的位置,这使得该卫星可以最多在某一地点“停留”10分钟,拍摄的图像数是目前的8到10倍。

  美国为什么斥巨资秘密发展间谍卫星呢?

  军事尖兵———未来战争是发现者的胜利

  美国信奉的军事理论是:“未来战争是发现者的胜利”,谁先发现,谁将是胜利者。美国国家侦察局作为美国政府最秘密的、年预算高达60亿美元的机构,推行这个绝密计划,就是为了从太空对全球地面目标进行监控,以求“最先发现”而制胜。所以,间谍卫星扮演着军事尖兵角色。

  间谍卫星的主力是成像侦察卫星,也称照相侦察卫星,主要用来搜集战略情报、识别目标和监视军备控制条约的执行情况。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全世界第一颗军事成像卫星,公开称其为“发现者”14号科学卫星,实际是日冕计划的9009任务卫星。美国的成像侦察卫星目前已经发展至第六代,地面分辨率达0.1米,工作寿命达8年之久,卫星在光线不足或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拍摄地面目标。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来探明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以及新武器的试验和装备发展情况。美国的电子侦察卫星已经发展到第六代,目前正在使用的是普查型、同步型、大椭圆轨道型和新型极度轨道型,共有9颗卫星在轨工作。其中“大酒瓶”同步轨道卫星有很强的星上信息处理能力,是一种能向全球范围的美军指挥官提供多种信息的多功能军事卫星。

  导弹预警卫星如同前哨,用于探测导弹的发射,提供导弹预警信息。目前国外部署的预警卫星有两种,一种是地球同步轨道型卫星;另一种是大椭圆轨道型卫星。它们都是通过星载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电视摄像机感受导弹灼热尾焰的红外辐射,对其探测和跟踪。

  海洋监视卫星则似后盾,用来探测和跟踪海上的舰船和潜艇。通过截获舰艇上的雷达、通信和其他无线电设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判明与确定它们的性质、位置、航速和航向。海洋监视卫星已发展到可探测水下潜艇,敏感海水0.003度的变化,因为潜艇通过会使水温升高。此外,这种卫星还能监视巡航导弹的发射。

  政治王牌———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

  人造地球卫星给世界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其特点:

  一是快。卫星的速度快,每秒7公里多,1.5小时可绕地球一圈。二是广。卫星的侦察监视范围广,可俯视地球面积42%,拍一张照片可覆盖34000平方公里。三是自由,指其在空间运动受限制少,独往独来。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卫星就成了俯瞰全球、君临天下的一种政治王牌。

  上世纪60年代初,继艾森豪威尔之后,美国总统肯尼迪面临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美全国大哗的形势,大声疾呼:“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这句名言深刻地说明了空间已经成为世界风云的“制高点”。所以,间谍卫星起着政治王牌的作用,走的是天,看的是地,想的是权,真正目的和实质是为了“控制地球”!

  美前空军参谋长福格曼在其公开讲演中,就曾不无威胁地宣称:“在新世纪的头25年,你能及时地发现、盯住和跟踪、瞄准在地球表面移动或者位于地球表面上的任何有重大影响的目标。我可以非常坦率地告诉你们,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其中的大部分。这种能力将对所有的军种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技先锋———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的联盟

  美国坚持的“军事模式”是“将安全建立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技术之上”,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巅峰则是“空间优势和信息优势的联盟”。所以,间谍卫星展示着科技先锋的形象。

  应该指出:卫星虽然在海湾战争中出尽风头,但也和所有高科技兵器一样,并非风光无限,卫星也出过洋相,给军事家留下了足供评说的阴影。如:开战初,7颗图像侦察卫星,只有1颗能透过云层。卫星在战争中始终无法发现“飞毛腿”导弹的机动发射架,对其伪装、坑道、沟渠的遮掩难以识别,还不得不派特工人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效果甚微,战后伊还交出138个机动发射架。

  印度不久前进行的核试验,采用声东击西等方法,躲过了美国的侦察卫星。这同样说明卫星并非万能。

  美国已经看到:其卫星存在着图像不清、易受攻击和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弊病,每颗卫星价值约10亿美元,且操作不便,并被认为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表现不佳”,因为它们无法迅速传回图片。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科学家联合会说:必须进行“一项多年的努力,提供一种功能更强,但价格较便宜的方式以满足国家的需求”。

  于是,一种体积较小、制造精巧、更便宜、更高效、数量较多的卫星便应运而生。

  可以预计,在这个秘密计划里,值得注意的科技突破将是———传感器、小卫星、卫星群和数据链。

  传感器,被认为是高科技的“触角”,并有“征服了传感器就征服了高科技”的说法。可见光、红外相机及导弹防御激光器代表了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新型传感器将使用兆象素阵列,重几公斤,耗电几瓦,能产生1米至10米分辨率的图像。几十公斤重的激光器耗电增至几百瓦,能对水蒸气和气象要素进行空间和瞬时的可读数测量。

  随着计算机、兆象素可见光和红外线阵列、激光器、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探测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将导致重要的新型传感器问世。

  小卫星技术也正如火如荼。一般认为,长、宽、高不超过50厘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研制费用在几十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研制周期在2年以内,既可用小型火箭发射又可搭载发射的卫星,称为小卫星。

  与大型卫星相比,小卫星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机动发射、生存能力强、能适应未来战术作战的需要;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系统投资少;可充分利用大型卫星发射火箭的剩余能力进行搭载发射,大大节约发射费用;可互为备份,抗毁能力极强;可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覆盖包括极区在内的全球任何地方;传输时延短,地面终端简单,特别适合于卫星移动通信。

  卫星群,其技术与小卫星技术密切相连。

  不少研究人员正在设想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发射不同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微型卫星群(每颗重量在10至100公斤)和超微卫星群(每颗重量低于10公斤)。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负责人威廉·唐设想在5—10年后发射“体积大大缩小的”卫星,在10至20年内发射每颗卫星重仅1公斤的星群。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一个小组正致力于研制一个由重10公斤的卫星组成的星群,该小组希望在2007年一次向远地椭圆轨道发射多达20颗卫星。

  数据链,其技术则是卫星群技术的关键。

  美国马特拉·马尔科尼航天公司负责研究与开发的董事让·布罗凯说:“星上处理将是卫星技术领域今后10到15年内惟一的一项重大突破。”在数据链技术里,包括:高效、远距离光学通讯;用于抗干扰通讯的多波束自指零天线;数据融合技术;以及自动目标识别等等。

  不难看出:美国斥巨资秘密发展间谍卫星,而且规模超过当年的曼哈顿原子弹工程,决不是盲目的,而是一箭三雕,甚至多雕的。空军指挥学院教授 苏恩泽

  (解放军报2001年03月28日第9版)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美国要造24颗间谍卫星 (2001/03/27 15:07)
美国正秘密实施间谍卫星计划 (2001/03/26 07:31)
美国正秘密研制新一代间谍卫星 (2001/03/19 15:49)
美耗资250亿美元秘密研制新一代间谍卫星 (2001/03/19 08:17)
美正秘密研制新一代间谍卫星 (2001/03/19 07:40)
美国耗资250亿美元打造新一代间谍卫星 (2001/03/19 00:43)
美国媒体称:其间谍卫星照片证实俄国确实在波罗的海部署核武 (2001/02/16 15:33)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