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华网贝尔格莱德3月24日专电两年前北约打着“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对弱小国家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野蛮轰炸。两年后的今天,北约维和部队控制下的科索沃依旧动荡不安,南联盟的邻国马其顿也被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搅和得硝烟弥漫。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谁在巴尔干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答案是: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是始作俑者,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难逃其咎。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尔干半岛作为其推行欧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科索沃危机一开始就主张动武,企图整垮南联盟。早在1999年2月6日在法国朗布依埃开始的科索沃危机和谈期间,华盛顿就扬言,无论谈判成功与否,北约都要进军科索沃。南联盟认为,科索沃是南联盟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科索沃问题纯属南联盟内政。一旦北约进驻科索沃,将为阿族分裂分子搞独立铺平道路。如科索沃实现独立,将在南联盟产生连锁反应,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彻底遭到破坏。南联盟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立场招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大打出手。 在两年前那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中,北约共出动1100架最先进的飞机,对南联盟进行了2.52万架次的轰炸,投下了2.5万吨的炸弹。2500多平民被炸死,1万多人受伤。北约轰炸使南联盟半个多世纪建成的重要工业设施毁于一旦,不仅造成50万人失业、200万人失去生活来源,而且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此外,北约在空袭中投下的数万枚贫铀弹,尤其在仅有1万平方公里的科索沃投下的3.1万枚贫铀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 后来,南联盟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被迫接受北约进驻科索沃,但前提是各方都必须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而这个决议的实质是在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在科索沃实现和平和民族自治。决议规定,维和部队必须彻底收缴阿族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的武器并将其解散。 然而,北约维和部队1999年6月进驻科索沃以来,不仅没有认真执行这一决议,反而奉行“扶阿压塞”(塞尔维亚族)政策,偏袒和纵容阿族极端分子,给“科索沃解放军”戴上了一顶“科索沃保安团”的合法帽子。这支以阿族极端分子为骨干的非法武装的势力迅速膨胀。轰炸结束后,在南联盟军队和警察部队撤离之际,“科索沃解放军”以胜利者的身份,迅速抢占地盘,接管企业,占据地方政权各级要职。在北约维和部队的眼皮底下,阿族极端分子在科索沃到处制造事端,进行杀人、抢劫、爆炸、纵火、绑架、走私毒品和武器以及“种族清洗”等罪恶活动。科索沃成了阿族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犯罪的“天堂”。 两年来,科索沃局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不断恶化。那里共发生5000多起恐怖事件,上千名平民被杀害,5万多所房屋被烧毁,35万名非阿族居民被迫逃离家园,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科索沃出现了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 前“科索沃解放军”司令、现“科索沃保安团”的最高领导人萨奇公开声称,“科索沃保安团”的任务是“保卫科索沃领土和边界的安全”,他们将成为“未来的科索沃军队的骨干”。“科索沃解放军”原有2.5万名武装人员,其中5000人摇身一变成为“科索沃保安团”成员,其余部分人员则流窜到科索沃同塞尔维亚接壤的“安全区”。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阿族极端分子在“安全区”不断袭击南联盟警察和当地平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北约对阿族极端分子的暴力活动除发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警告外,并未采取实际的干预行动。 今年2月23日,南联盟和马其顿两国总统正式签署了边界协定。但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认为,南联盟政府不能代表科索沃签署协定,因而不承认划定的边界,并开始从“安全区”进入马其顿,不断袭击马其顿边防军和平民,占领马境内的塔努谢奇村。在巴尔干出现战火重燃的危险以及维和部队后勤供应线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北约才不得不在3月8日同意让南联盟军队进入“安全区”与马其顿接壤的地区,以借南联盟之手制约阿族极端分子,达到既推卸责任,又保障维和部队后勤供应安全的目的。20日晚,马其顿军警向阿族非法武装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们在24小时内缴械或撤离马其顿。稍后阿族非法武装宣布单方面“无限期停火”。目前双方剑拔弩张,处于胶着状态。 马其顿是90年代初唯一以和平方式获得独立的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共和国。在科索沃战争之前,马其顿一直享受着“巴尔干火药桶”中少有的和平局面。但是,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它被迫接受了来自科索沃的大批阿族难民。这些难民不仅给马其顿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而且也传播了“大阿尔巴尼亚”思想。在马其顿210万人口中,马其顿族约占三分之二,而阿族约占三分之一。在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的影响下,当地一些原本安分守己的阿族人开始游行示威甚至参与作乱,要求获得更多权益,并将马其顿共和国改名为“马阿联邦”。一场新的灾难在马其顿降临。这一严峻形势令巴尔干其他国家及国际社会深感不安。 马当局呼吁国际社会予以援助的同时,公开指责北约对这场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马其顿与南联盟科索沃之间的边界只有马方士兵把守,这使得盘踞在“安全区”内的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装能够比较自由地出击马其顿;北约维和部队为保自身安全,竭力避免与阿族非法武装直接对抗,这使得后者有恃无恐。目前,马其顿尚未打退外来之敌,国内一些阿族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反而被激起。从科索沃到马其顿,在这场危及整个巴尔干地区安全局势的“人道主义灾难”中,扮演主角的是阿族极端分子,而北约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记者杨成明) 【关闭窗口】 |
![]() |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