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华网2月28日电(周良)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去年8月12日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突然失事沉没的惨剧至今是俄罗斯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潜艇上全部118名无一幸免,成为俄罗斯海军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到底什么是导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俄罗斯《消息报》26日报道说,鱼雷爆炸是导致“库尔斯克”号沉没的直接原因。 报道说,去年潜水员在打捞遇难者尸体时曾发现科列斯尼科夫大尉和阿里亚波夫大尉生前留下的两张字条。俄罗斯政府已经向外界宣布了科列斯尼科夫大尉留下字条的内容。字条上写道:“13点15分,共23人从第六、第七和第八隔舱转移到了第九隔舱。我们这些人在第九隔舱里被起火后的浓烟熏倒,自我感觉很不好,舱内气压正不断上升,估计我们谁都不能逃命”。 奇怪的是,俄政府至今拒绝透露阿里亚波夫大尉留下字条的内容。据曾见过这张字条的俄北方舰队军官透露,该字条详细描述了“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的整个过程。 据《消息报》报道,阿里亚波夫大尉写字条所用的纸是从一本侦探小说上撕下来的,字条被放在阿里亚波夫的衣兜里。字条上说,鱼雷舱里的一枚鱼雷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导致了潜艇剧烈晃动,不少仪器和艇体发生脱离,许多船员身负重伤。爆炸发生后幸存下来的船员存活了整整9个小时,但最终还是没有等来救援人员。 俄罗斯“红宝石”中央海军兵器设计局局长兼总设计师斯帕斯基最近也向外界透露了“库尔斯克”号沉没的原因,其说法和《消息报》的报道十分相似。 帕斯基说,先是一枚鱼雷发生爆炸,2分钟15秒后,又有四颗鱼雷相继发生爆炸。斯帕斯基认为,尽管发生剧烈爆炸,潜艇里的核反应堆既没有受到损坏,也没有发生位移,没有爆炸的鱼雷目前仍在第一隔舱里。但这些鱼雷现在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对打捞“库尔斯克”号的潜水员来说,构成最大威胁的并非是核反应堆,而是第一隔舱里的鱼雷。有鉴于此,外国公司拒绝参与第一隔舱的打捞工作,只同意打捞包括核反应堆在内的潜艇后半部分。 到目前为止,对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原因说法不一,但是俄罗斯政府至今没有证实其中任何一种说法。(完) 【关闭窗口】
|
![]() |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