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上周末,美国发动了自1998年以来对伊拉克最大规模的空袭。包括美国一些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这次空袭予以谴责。美国海湾战争时期建立的反伊联盟基本上已经土崩瓦解,然而,唯独英国尾随美国,参加了这次空袭行动。其原因成为此间舆论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美英一直保持着“特殊的伙伴关系”,英国在不少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是美国的追随者,英国在对伊拉克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对伊实行强硬政策也就不足为奇。过去几年中,英国几乎参与了所有美国发起的对伊空袭行动。 但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纷纷呼吁解除对伊制裁,取消“禁飞区”,美国对伊拉克的强硬政策在国际上十分孤立。英国政界近来要求减轻对伊制裁的呼声也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竟然一如既往,参与空袭伊拉克有着特殊的背景。 舆论普遍认为,英国工党与美国民主党在意识形态方面比较接近,布莱尔的工党政府与前总统克林顿的民主党政府一直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共和党新总统布什上任后,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治国理念将不同于克林顿政府,美英两国协调关系可能会有新的难度。美国新政府上台伊始就决定对伊动武,正好为布莱尔政府提供了一个表现的机会。布莱尔将于本月下旬访问美国,此次与美一起空袭伊拉克,被认为是他为美国新总统准备的一份最好的“见面礼”。这不仅有利于英国维持和发展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而且对正在努力谋求连任的布莱尔工党政府也有特殊的重要性。 此外,英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国际地位日渐减弱,甚至在欧洲的地位也不比当年。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英国比较孤立,被称为欧洲的“孤儿”。加强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不仅可以提高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而且也能增强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所以,英国要不失时机地与美国“保持一致”。 但是,英国再次追随美国对伊动武,使布莱尔政府在国内承受很大的压力。英国资深的工党左翼人士托尼-本在英美对伊发动空袭后公开谴责这次行动是“两个政府发动的国际恐怖主义行动”。工党议员克莱夫-索利也告诫政府不要跟着美国新政府走得太远。英国政府何去何从,令人注目。新华社记者张振安 【关闭窗口】 |
![]() |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