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综述:“核四”案似了未了 除乱象难上加难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2月15日 13:0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掀起了台湾政坛轩然大波的“核四”案昨天发生逆转。在宣布停建台湾第四座核电厂111天后,台湾执政当局终于“作出痛苦的抉择”:恢复执行修建这一核电厂的预算。至此,一直作为台湾政争焦点并引发岛内政局急剧动荡的“核四”案,以复工续建暂告一段落。

  今天出版的台湾报刊纷纷以“落幕”一词来形容“核四”的复工续建。但是,曾经引发了台湾政坛“核爆”的“核四”案是否真的就此落幕了,台湾政局的纷乱是否会随着“核四”的续建而烟消云散?

  一个民进党籍“立委”的一番话为此作了注脚:“‘核四’案只是暂时打住,并未真正落幕,要等到10月再战”。俨然一副没完没了的架势,难怪岛内舆论要将“核四”案及其引发的种种政争喻为“难以摆脱的泥淖”。

  一个电厂的修建与否,原本只是一个经济范畴的问题,到头来却演化为无休止的政治纷争,个中原委颇值得玩味。应该说,“核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纠葛。

  “核四”的兴建始于1980年,计划占地480公顷,装置两台容量各为130万千瓦时的核能机组,年均发电量约149.5亿度。当时,国民党主持下的台湾当局基于要改变岛内“南电北输”的状况,同意“台电”集团将“核四”建在台北县的贡寮乡。后由于岛内环保运动的兴起,“核四”预算几经冻结,又几度解冻。这期间,将“反核”写入党纲的民进党在反对“核四”兴建的过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经过一再反复,“立法院”终于在1996年正式通过“核四”预算。迄今为止,兴建“核四”已经花去了数百亿新台币,三成多的工程建设业已完成,并向国外定购了包括发电机组在内的重要设备。

  去年台湾岛内政权更替,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上台,“核四”的废续问题凸显,再次成为岛内各界关注的焦点。虽然遭到各方质疑,但民进党仍一意孤行要停建“核四”。

  国民党籍的“行政院长”唐飞因在这个问题上与台湾当局领导人意见相左而被迫去职。民进党籍的张俊雄接任后,不顾在野力量的一片反对之声,于去年10月27日突然宣布停建“核四”,一时间岛内哗然,民进党上台以来业已激化的各种矛盾终于爆发出来。

  实际上,台湾地区领导人更替后,岛内政局就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岛内舆论认为,台湾当局领导人“话说得多,事做得少,各方面政策毫无方向,既无能力提升经济,又无办法弥合政争,施政一片乱。”对岛内民众普遍关心的两岸关系问题,台湾当局领导人不仅自食其言没有任何改善,而是以拖待变。如此种种作为,导致岛内民心浮动,股市连锉,政经乱象丛生。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执政当局强行停建“核四”,促使岛内各在野力量加速整合,结成“在野联盟”,并于去年10月31日发起连署“罢免”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提案。他们指责执政当局蔑视民意,独断专行,破坏互信,开启政争,致使台湾经济低迷,失业增加,民众财富大幅缩水,痛苦指数急速上升。

  眼下,“核四”案虽暂时有了结果,但实际上并未了结。台湾当局“行政院长”张俊雄就提出:“希望日后类似核四厂兴建与否的问题,能经由公民投票的方式获得解决。”民进党内连日来也不断传出强烈反对“核四”复工的声音,提出不能就此“弃械投降”;另一方面,在野联盟则对将所谓“公民投票法”列入协商表示明确反对。

  此间分析家认为,“核四”案引发的种种乱象,其实是台湾政权更替后岛内深层面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激化的外在反映。一个“核四”问题的暂时了结,不会也不可能化解潜藏于深层的冲突症节。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台湾股市在“核四”问题有了结果后的表现是先小涨,随即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岛内民众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和对当前政局认知。有舆论认为,就台湾目前的政治生态和当局的政治取向而言,今天摆脱了一个“核四”,谁知道明天又会冒出个别的什么来?

  究竟是“核四”问题引发了政争,还是纷乱的政争反映在“核四”问题上;是“核四”问题导致了乱象,还是乱象困扰着“核四”问题。广大台湾民众会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得出最终解答。新华网记者赵卫

关闭窗口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