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综述:新中国国防交通发展回顾与展望

http://www.jczs.com.cn 2001年1月24日 18:12 中国国防报

  交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神经和大动脉,与战争和国防有着不解之缘。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完善的交通网络,不仅是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的象征,也是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新中国的国防交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位篇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具有经济和国防的双重意义,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保障军队作战的生命线。中外战争实践表明,出色的交通保障,能够保证战争胜利,而混乱和低效率的交通保障,只能导致战争的失败。因此,国防交通历来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高度重视。恩格斯早就指出:“在一定的距离上,这支军队同作战基地之间的交通线,也就是它本身的生命线”。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说过:“组织联络前方和后方的军事运输,是对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教训时,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对国防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海湾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完成大规模的兵力投送,实现对伊拉克的作战部署,靠的是强大的战略海空运输能力。科索沃战争的重心也是围绕交通线的破坏与反破坏,在机动中求主动。这些进一步表明,武器装备越先进,部队机动性越强,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就越大,交通保障越来越成为战斗力聚合和增效的重要因素,以致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篇

  国防交通,古已有之。夏商西周时期,就有以水路运送病员和供给军需的记载。

  新中国的国防交通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背马驮、“地下兵站”和滚滚的支前车流,最终迎来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初期,交通战备工作的重点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交通线路,兴建必要的、急需的交通设施,完成抗美援朝运输保障任务。由于当时还来不及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国防交通事务,1950年11月,中央军委和各军区、军兵种成立的军事运输机构、铁路水路沿线军事代表处,历史性地承担了对交通战备工作的领导责任。1955年,中央军委成立了以刘伯承元帅为组长的战略研究小组,一方面有计划地对国家交通建设提出贯彻国防要求的意见,一方面根据作战意图和布防开始拟制战场交通网规划,形成了交通战备工作的最初模式。

  1963年5月,军委和各军区交通战备规划小组相继成立,开始统一规划和组织全国国防交通建设。国家同时设立了国防交通建设专项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国防交通路网建设。结合“三线”和“三北”国防工程建设,修建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防公路、干线铁路和交通战备工程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后来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国防交通建设适时调整了工作重点和方针原则。1986年召开的全国交通战备平战结合会议,明确了和平时期交通战备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军、政、民统一组织,陆、水、空综合运用,运、修、防紧密结合”的交通运输保障方针,并制定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着眼未来”的交通战备工作基本原则。从而为国防交通建设适应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搞好新时期的国防交通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

  成就篇

  伴随着国家交通事业发展,国防交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萌芽走向成熟,由单一形式的地面交通发展到铁、公、水、空综合方式的立体交通,构成了覆盖全国的国防交通综合保障网络。

  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贯彻落实国防要求工作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铁路干线为骨干,以重要公路、水路为支撑,多种运输方式互相支援配合的国防交通综合网路保障体系。

  组织机构逐步健全,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工作管理机制日益完善。1995年2月,我国国防交通史上第一部法规《国防交通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国防交通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进一步确定了国防交通的法律地位。各省区市还积极制定与《国防交通条例》相配套的法规,促进了国防交通法制化的建设。

  强化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整组工作,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加强。车轮滚滚支援前线,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交通专业保障队伍遍及铁道、交通、电信、民航等各个部门和全国各个地区。并已初步实现了交通专业保障队伍由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为战时执行各种交通保障任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适应战争形态发展变化,加强国防交通科技学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围绕战时交通线的抢修、防护和保障特殊条件下交通畅通所研制成功的重要科技项目已达300多项。这些项目,有些已应用于平时的经济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些已装备到部队,增强了部队机动能力。

  牢固为国防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在强边固防和重大事件中建功立业。国防交通始终坚持为国防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在抗美援朝战争、历次紧急战备、边境作战等重大军事行动和抢险救灾、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光辉篇章。

  发展篇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历史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正从“限制型”向“适应型”转变。到21世纪中叶,我们将发展成为世界交通强国和运输大国,五大现代化运输系统主体技术装备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或名列前茅。综合性大通道将进一步扩展,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交通设施修筑能力、交通工具制造能力及交通管理与运输组织能力将大幅提高。这些必将为国防交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坚持平战结合,将国防交通建设寓于国家交通的大发展之中,将交通运输动员植根于社会、民众的雄厚潜力之中。同时,坚持改革创新,使国防交通建设不断适应战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通过完善交通动员体制、健全动员法规、掌握动员潜力、制定动员预案、开展教育训练等措施,形成快速、高效、科学的交通动员机制,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交通战备的要求,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关闭窗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