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将军寄语 中国军事 军事图片 武器纵横 国际风云 周边军情 战略视角 各国军力
   




战争边缘:对炮击金门的战略回顾(三)

http://jczs.sina.com.cn 2000年3月9日  杨浪

  三、大国之争 金门炮战的深远影响

  五十年代是全球局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十年。世界度过了二战的余震,大体形成了新的战略均势,同时也孕育着将在六 十年代发生的几乎所有重大战略变化: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和平时期到来;美、苏军 备竞赛推动了空间技术革命和科技革命;太平洋东岸一些国家随着新的国际经济分工开始经济起飞;中、苏之间的分歧由意识 形态争论演变为国家关系的分裂……

  当金门岛上炮弹的烟幕升起得甚嚣尘上的时候,作为东方集团的盟主苏联的态度是微妙的。英国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 究所著名的战略专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他1981年出版的著作中指出:在1958年的危机中"苏联对中国人收复台湾的 愿望所给予的支持是很有限的。……他们希望避免做可能导致美国出兵干涉的事,特别是不做可能导致使用核武器从而把苏联 拖入同美国发生严重对抗的事。"(36)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实际上,1958的金门炮战为这时已经存有裂隙的中、 苏关系又打入了一个不算小的楔子。

  炮击金门、马祖的行动,中方曾事先通过苏在华的军事顾问通报了苏联当局。但赫鲁晓夫7月31日至8月3日访华 期间,中共领袖们并未同他谈打炮的事情。8月23日,炮战开始进行,赫鲁晓夫很不放心,担心中国的行动扩大,导致美苏 之间的冲突,因而于9月5日亲自打电话给苏驻华使馆参赞(因大使、代办均不在京)命其转告周恩来,他拟派葛罗米柯外长 于当晚秘密访华,转达苏联对台湾海峡局势的估计,并商谈致美国总统的信。当晚,周恩来接见苏联参赞,周着重说明,如果 打出乱子,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拖苏联下水。9月6日,葛罗米柯和他的高级中国问题专家卡皮查到达北京,周立即与葛会 见并交换了文件及看法。9月7日,赫鲁晓夫致信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信中强硬地表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 苏联的侵犯"。(37)但在私下里,赫鲁晓夫对中国领导人的行动十分不满,据卡皮查说,赫虽然拒绝了他的同事们对公开 支持毛所表示的反对,他辩解说,一旦艾森豪威尔介入,同盟需要他做出反应,但在紧张消除后,有必要重行检查中苏关系。 (38)有文献表明,赫鲁晓夫正是在这时决定,有理由中止上一年签订的援助中国核武器的协定,在这以后的1959年6 月,这一决定正式成为现实。(39)

  1958年8月,中共领袖们对赫鲁晓夫也是心存不快的。7月31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来华访问,向中共 领导人提出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事,遭到毛泽东断然拒绝。第二天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会谈中,毛再一次向赫表示,我们 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9月下旬,赫鲁晓夫突然召见中国驻苏大使,提出为应付台湾海峡的紧 张局势,可派由苏联驾驶员驾驶的带有导弹的图-16轰炸机来华帮助作战。带有导弹的轰炸机到中国来,这又是一个涉及主 权的问题,在周恩来的折冲俎樽下,这一问题被巧妙地化成中国希望提前进行图-16轰炸机的试制生产,希望苏联提供技术 资料、样机,并派技术专家来华援助。10月30日,赫鲁晓夫复电同意中方的要求,但是在中方按协议付给苏方8200万 卢布后,苏方只提供了协议规定的技术资料的37%,就是这些资料也是被淘汰了的。(40)直至中苏公开论战的1963 年8月21日,苏联还在其政府声明中宣称它在金门事件中制止了美国可能的进攻;而中国政府在9月1日的声明中则完全否 认了这种进攻的可能,尤其是在赫鲁晓夫给艾森豪威尔写信的时候。

  中苏之间的分裂是二战以后最重大的战略变动之一,关于这次分裂的原因不是本文论述的范围。然而,1959年6 月苏联单方撕毁援助中方《国防新技术的协定》和1960年7月撕毁几百项合作协议,撤走全部苏联专家,成为中苏关系由 意识形态分歧到国家关系破裂的标志。在这里,1958年8-9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尽管许多力量早已蓄积,毕竟是金 门炮战成为引起这一转折的最后推动。

  1958年8月,毛泽东能够发起一场以战略试探为目的的"前哨战",除了前述的军事背景,也是与当时的政治、 经济原因分不开的。当我们把以下的一系列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或许就能多少领略毛泽东此时的抱负与心境:

  --1957年至1958年,正是中国共产党意气风发、情绪高昂的时候。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建国8年来,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3.5%,钢产量从1950年的61万吨发展到535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也 从1950年的574亿元发展到1241亿元。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中第一次提出了"来一个大的 跃进",毛泽东很快表示,这个口号是个伟大的发明。

  --在政治上,1956年9月,中共八大成功召开以及此前对高、饶事件、胡风事件的处理,使中共领导核心空前 一致和团结。1956年开始的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抑制了私营经济,促进了国营企业的发展。1957年6月开始的反"右 派"运动,又对知识分子中的异己思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翦除。

  --在国际事务中,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使得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欢欣鼓舞。毛泽东在莫斯科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用诗一般形象的比喻说:"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他还语带讥诮:"美国 吹得神乎其神,为什么连一个山药蛋都没有抛上去呢?"他对赫鲁晓夫说:"你搞个五万公斤的东西抛上去,就有可能订立和 平协定。""不长的时间搞一个很大的东西上去,把资本主义世界抛在后面很远很远,我们的生活就更加好过了,而且全人类 的生活就都好过了,就'免于恐怖'了。"

  就在毛泽东发表这一谈话的十几天前,苏联与中国分享核技术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刚刚秘密签订。

  --这时候,内心慌恐的是美国人。1957年6月,美国人第一次发射了中程导弹,而这一年8月苏联宣布进行了 洲际导弹试验,到1958年11月美国人进行的同类试验,"苏联的火箭技术危险地领先了整整十五个月的时间",因此, 当有人问美国人登上月球后会看见什么时,回答是"俄国人"。(41)

  --到1958年上半年,毛泽东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大干快上。他在莫斯科会议上本来已提出争取用15年的时 间超过英国,但在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已经在内部提出,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到10年赶上美国。(42)

  --与政治经济情势一样,5月,军委扩大会议采用整风的方式开会。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要打倒奴隶思 想,埋葬教条主义,大鸣大放,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会上,整风、反教条主义声势日大。(43)

  --8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当年要生产1070万吨钢,比上一年翻一倍,要求"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 年递增30%。瞬时间,高炉遍地,"卫星"频升。8月17日,这一天是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的日子,也是 毛泽东决策炮击金门的日子;8月27日,《人民日报》头条发表《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的文章,反映山东寿张县"全 县亩产三、四千斤"的"大跃进形势",同一张报纸上的一则短消息透露了对金门开炮的信息;9月1日《人民日报》配以社 论发表通讯《徐水人民公社颂》,其小标题为"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五千斤",同一天,海空全面封锁金门的战 斗进入高潮,9月3日,毛泽东决定,停止炮击三天,以观各方动态;10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的题目为《"卫星"齐 上天 跃进再跃进》,10月5日,毛泽东指示"暂停炮击"。

  在1958年上半年,特别是进入8、9月份以后,毛泽东内战、外战、武战、文战、经济战一手导演,纵横捭阖。 (44)在金门战场上,毛泽东根据国际局势和战场态势,逐步调整和逼近自己的目标,达成了战略试探的目的。在进行军事 指挥的同时,他从容地运用政治、外交手段,当美国卷入时,一面坚决打击国民党军,一面提出恢复中美谈判;当美国人要蒋 从金马撤退,而蒋坚决不从时,毛泽东从反对制造"两个中国"的大局出发,决定暂停炮击,操纵战场根据政治需要出现"打 打停停"的态势。从"军事上打蒋不打美,政治上打美不打蒋",到"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把平津战役中"隔而不围,围 而不歼"的战略牵制策略创造性地运用于金门战场。这大约是自指挥"三大战役"以来毛泽东作为战略家给我们留下的又一段 重要历史。

  金门炮战扼制了国民党军依托金门马祖对大陆的骚扰,在一定意义上牵制了美国在中东的行动,扩大了美台之间在撤 守决策上的矛盾,同时更加鲜明地显示了反对分裂,统一中国的原则立场。

  金门炮战对中美、中苏关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扩大同美国的军事对抗并不是毛泽东的初衷,中国需要的只是一种战略试探。所以毛泽东在9月 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你看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我就没料到现在这个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4 5)在中苏之间,作为当时的战略伙伴,激化与苏联的矛盾更不会是毛泽东的目的。然而,1958年之后,中美之间愈发敌 对,中苏之间日益疏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离大国愈来愈远呢?

  五十年代后期的,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大国间军备竞赛已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一种新的战略平衡正在将立未立之时;而 地区间、民族间的冲突和矛盾正在急速变化,出于对资源的争夺,对既有势力范围的控制,对新的战略平衡关系建立的需要, 大国间对于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和判断。这种判断愈接近,则愈接近"合",愈分离,则愈接近"分"。

  在当时情况下,有三个与中国相关的重大战略问题。首先是中国统一,其次是美苏缓和,第三是核均势的形成。正是 对这三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判断上,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立场都有重大分歧。

  在统一问题上,中国认为,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是全民族的愿望,具有无可争辩的法律和道义意义。美国认为, 攻击金门是攻打台湾的前奏,而攻打台湾是共产主义世界对西方的挑战,是对美国战略利益的挑战,必需予以遏止。苏联认为 ,中国的立场是正义的,但不应冒险,不应打破已经形成的的力量平衡,特别是不要在苏联战略的东翼--亚洲地区增加苏联 的压力。

  在缓和问题上,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一面加紧对自己势力范围的控制,一面积极谋求同美国的缓和,并试图达成某种协 议。美国则不反对与苏联的某种缓和,并利用缓和的趋势,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遏制共产主义世界的扩张。中国则把谋求缓 和视为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标志,认为与帝国主义达成协议无异于与虎谋皮。

  在核问题上,五十年代,"大规模报复"和"核大战威胁"的战略正在美苏两国占有上风。美苏之间一方面在激烈争 夺和相互威慑,另一方面在尽量避免核大战,各自争取建立核优势上的做法是大体一致的。而中国对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 颗人造卫星所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再也不能用核武器讹诈和恫吓社会主义了。毛泽东在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说:" 社会主义阵营比过去强大,"原子战争之后,"换来个资本主义全部灭亡,取得永久和平"。(46)中国的战略观点正是当 时西方不赞成大规模报复理论的人所担心的--美国丧失核优势以后,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有可能通过烈度有限但政治影 响很大的形式达到目的。(47)这时,中美之间战略利益的冲突表现在对金门炮战这类局部战争目的的判断;中苏之间战略 问题上的争论在是否可能把两个阵营之间的任何武装冲突限定在局部地区之内而不使之演化为核大战,以及真的演化为核大战 时,社会主义阵营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胜利。同时,中国希望发展自己的核力量,以减少帝国主义核讹诈的威胁,正是在这 一战略利益的分享上,苏联在1958年以后态度的变化,酿成了60年代以后中苏战略伙伴关系解体的现实。

  出于对上述重大战略问题的截然不同的判断,在金门炮战中和炮战后,美国和苏联根据对自己利益的判断,采取了各 自的应对。也正因为金门炮战以"热战"的形式反映了大国战略利益与中国战略利益的明显分歧,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不 得不与它们越来越远。

  1958年10月25日,在《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单打双停"以及"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 一时难以解决,可以从长商议"以后,金门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天,毛泽东对他的秘书说,在炮打金门过程中,我们和 美国人都搞边缘政策。美国人在这个战争边缘,我们在另一个战争边缘,双方都在战争的边缘,都不超过这个边缘。我们用战 争边缘政策对付美国人的战争边缘政策。(48)金门炮战并没有如美苏曾经顾虑的演发为一场大战,重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 始终控制着战场上的主动,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打。在达到战略试探的目的后,又适时地将其转变为政治的和外交的斗争 。金门炮战在军事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军事封锁达成政治压力的范例,也为祖国统一过程中的政治军事互动留下了契机。金门 炮战的结局也决非偶然,出于大国间不同的战略利益,这场战争显然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但它对此后的影响却是持续和深远 的。时移事易,回顾这段特殊的历史,可以为今人给予许多有益的启示。

  资料引索略。(完)




舰船知识信箱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和新浪网联合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