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二十世纪世界兵器发展放送

http://www.jczs.com.cn 2000年12月27日 09:03 解放军报

  20世纪,军事发展与科技进步产生了强大的互动作用。

  20世纪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的是,各种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往往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或者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开发。

  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飞机、直升机、坦克和航空母舰等陆续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成为陆、海、空战场的主宰,使人类开始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30年代,夜视装备和雷达等陆续研制成功,使“战争迷雾”被打破,也吹响了人类向信息领域进军的号角。40年代后期,喷气式飞机、远程导弹、核武器和电子计算机陆续问世,从此拉开了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序幕。50年代后期,核潜艇、精确制导武器和集成电路诞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们影响到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成为带动军事科技发展的尖端技术。70至80年代,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飞速发展,隐身技术等进入实用化阶段,为20世纪末的高技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今,跨世纪的军事科技高速发展,正在引发军事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展望未来,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高超声速技术、纳米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这必将给武器装备发展和世界军事革命带来新的飞跃。世纪之交,我们关注未来,但仍需关注历史,因为历史昭示了未来!———编者

  首架动力飞机试飞成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动力飞机试飞成功。1909年,美国陆军装备了第一架军用飞机。从此,战争的范围从地面、水面扩展到了空中,不仅可以从空中侦察、打击地面目标,也导致了空战的出现,争夺制空权成为战争双方的战略性任务,空军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

  飞机用于军事目的约始于1911年,最初主要遂行侦察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军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陆续出现了专门的侦察机、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和教练机等,飞机的军事作用得到了肯定,并使战争从平面向立体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各种飞机大量参战,空军也成为重要的军种。近年来,作战飞机已经历了数代变革,空军已成为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战争中的中坚力量。

  实用直升机载人升空

  1907年9月11日,法国人布雷盖研制成功四旋翼直升机,首次载人离地升空;同年11月13日,法国人科尔尼驾驶自己研制的双旋翼直升机,首次保持了约30秒的自由飞行;1923年,西班牙人西尔瓦发明了带有铰接桨叶的旋翼机,为直升机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前景。1940年,美国人西科斯基研制出的VS-300直升机的改进型VS-316,被美国陆军看中,从此,直升机进入了辉煌发展的新时期。

  直升机应用作战始于朝鲜战争,主要用于伤员救护。自越南战争中期开始,直升机大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突击和完成运输等任务,专用武装直升机也首次参战。直升机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现代陆军航空兵的发展,使陆军的战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陆军作战的立体性和机动性大为增强,也是“空地一体战”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直升机已发展到第五代,主要特点是具有隐身能力,可一机多用,飞行性能有显著提高。同时,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结合,导致了倾转旋翼机的实用化。

  坦克首次投入实战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破阵地战的僵局,于1916年9月15日首次将32辆I型坦克投入索姆河会战,一举突破了德军长期固守的阵地。由于坦克集进攻与防护于一身,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攻击力,所以迅速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从此揭开了陆军机械化时代的序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数千辆坦克的集群大会战。二战结束后,坦克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至今,世界主要坦克研制国家已完成或即将完成战后第三代坦克的研制,目前有的国家正在进行第四代主战坦克的预研。

  未来,为了能更有效地发挥坦克的快速突击作用,并对抗各种反坦克武器,各国在控制坦克重量、体积和成本的前提下,将广泛采用信息技术、隐身技术、先进复合材料及新式复合装甲技术,增强坦克的穿甲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并在积极探索采用电炮或高速动能穿甲弹的可能性。

  第一艘航空母舰诞生

  1917年3月,英国海军将“暴怒”号巡洋舰改装为世界上第一艘搭载常规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航母从此诞生。航母的出现导致了海战场从水面、水下扩展到了空中,夺取海上制空权成为夺取制海权的关键,“大炮巨舰”时代的海战方式被彻底变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母一举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显示出强大的作战威力。二战后,航母在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1950年,英国研制成功弹射能力强、加速性能好的蒸汽弹射器。1952年,英国海军提出斜角甲板方案,可同时起降喷气式舰载机。1961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美国正在研制新一级大型核动力航母,其他国家则着重发展中小型航空母舰,有些国家还在研究小水线面双体船、气垫船等形式的航空母舰。

  夜视装备冲破夜幕

  1934年,荷兰的霍尔斯特等人制成第一支近贴式红外变像管,标志人类开始冲破黑夜的束缚。夜视装备的出现使夜战部队的信息获取能力、机动能力、协同能力和打击力成倍增长,能全天候先敌发现目标,掌握制胜主动权。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夜战已成为战争中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并引起了传统战术理论和作战方法的巨大变化。

  夜视装备主要有红外夜视和微光夜视装备。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首次使用,并在60年代以前居主导地位,60年代后被动式微光夜视装备逐渐占了主流。60年代中期,研制出实用型微光电视,并逐步发展出可装载在飞机、舰船、战车和地面上的上百种微光电视。红外热成像仪具有探测距离远、全天候、全天时、能识别伪装目标等优点,是目前夜视装备的发展重点。

  未来的夜视装备将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分辨率、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并实现对目标高速、自动的探测、识别和跟踪。

  实用雷达显示威力

  1935年9月,英国人罗伯特·沃森-瓦特研制出第一部实用脉冲雷达,实现了探测技术发展的跨越性飞跃。

  雷达从一诞生起就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价值,它与导弹、原子弹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新武器。1936年,英国在其东南沿海地区部署了对空警戒雷达网,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世界上出现了机载对海搜索雷达和舰载警戒雷达。此后,先后发展了动目标显示雷达、三坐标雷达、频率捷变雷达、相控阵雷达、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超视距雷达等多种新体制雷达。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各种地面雷达、机载、舰载、弹载、星载雷达可遂行武器控制、侦察预警、航行保障、气象观测等多种作战任务。

  未来雷达将朝着小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增强对目标识别的能力,提高反侦察、反干扰、反隐身和对付反辐射武器的能力,并发展多基地雷达、成像雷达、低截获率雷达等新体制的雷达。

  喷气式飞机出现

  1942年7月18日,德国研制的Me-262歼击机首次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飞机。喷气式飞机的出现使飞机的飞行性能,特别是飞行速度和升限有了显著的提高。1954年9月,美国装备了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F-100,突破了“音障”;60年代后期,美国的SR-71侦察机和前苏联的米格-2 5截击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3倍音速,成为世界上率先突破“热障”的两种飞机。

  喷气式飞机的出现,使人类可以飞得更快、飞得更远,使空军这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目前,超音速战斗机已发展到第四代,其基本特征是隐身化、高机动、超音速巡航和多功能,且可靠性更高、维护性更好。

  远程导弹首次用于实战

  1944年6月13日夜,德军用V-1导弹向伦敦进行了两次齐射,19枚导弹有4枚击中英国。1944年9月6日,德军向法国巴黎发射了V-2导弹。这两次事件分别标志着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开始在战争中得到运用。

  远程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 57年8月、1958年11月,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迄今,战略弹道导弹已发展了四代。

  60年代以后,巡航导弹重新受到重视。到70年代末,美苏两国的武库中已有数千枚先进的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大多装有核弹头,用于执行战略任务。冷战结束后,常规巡航导弹在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得到大量的使用。

  未来,弹道导弹将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采用高性能的推进剂和先进的复合材料。巡航导弹则重点提高机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作战灵活性和杀伤效果,并正在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核爆炸装置试验成功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成功地试验了第一个核爆炸装置。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空投了两颗原子弹,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实战,共造成约21万人的伤亡。

  原子弹的出现,标志战争形态由热兵器时代跨入到热核兵器时代。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开始探索第四代核武器技术。设想中的第四代核武器,将是一种不用传统的核爆炸即可释放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核武器,主要有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反物质武器等。

  第一艘核潜艇服役

  1954年1月21日,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并于同年9月30日正式服役,由此揭开了潜艇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核潜艇以其常规潜艇无法比拟的机动性强、航行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续航能力大、隐蔽性好等优势,从根本上改变了潜艇的战术使用方法,成为各大国海军装备发展的重点。美国、前苏联先后发展了六级攻击型核潜艇,前苏联还发展了三级飞航式导弹核潜艇,英国也先后发展了三级。美国、英国海军已不再装备常规潜艇。

  1959年12月30日,美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华盛顿”号服役,并于1960年7月20日水下发射导弹成功。弹道导弹核潜艇一出现就成为核大国实施“第二次核打击”的重要保证。美国先后发展四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各发展了五级、二级和三级。英国和法国已宣布将战略核导弹全部部署在核潜艇上。

  目前,美、俄、英、法均在积极研制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未来核潜艇将进一步增强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向更快、更深、更安静方向发展。

  精确制导武器列装

  1956年7月,美国研制的“响尾蛇”空空导弹开始装备部队。同年,法国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SS-10开始装备陆军。这些精确制导武器装备部队对战争样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命中概率的提高意味着发现目标即可摧毁目标,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并可将附带破坏降低至最小。而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最终导致了不接触战争的出现,使战争的前、后方概念变得模糊。

  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象征性武器。目前,精确制导武器的精度已经达到对点状目标的圆概率偏差仅为0.5~1.5米之间,而对面状目标的圆概率偏差达到了3米之内。在科索沃战争初期,北约投掷武器的90%以上是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正在进一步提高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目标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命中精度,并将增大射程或投放距离,使武器能在防区外攻击目标。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前苏联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开始了探索和利用宇宙的新时代。4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射了近5000颗各类卫星。

  卫星问世后即在军事上获得了快速的应用与发展。1958年第一颗军用通信试验卫星升空,到60年代中期,各种军用卫星相继投入使用。目前已发展了侦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警、测地等多种军用卫星,其数量已占到全部卫星总数的2/3左右,正在发展的截击卫星将导致外层空间的军事化。军用卫星系统对武器装备、武装力量结构以及作战方式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保障部队作战、提高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手段。未来军用卫星将朝着一星多用、高生存能力、强抗干扰能力、长工作寿命等方向发展。

  隐身技术实用化

  1981年6月18日,美国的第一架预生产型F-117战斗轰炸机首飞成功,1982年8月,F-117A首次交付美国空军,该机雷达反射面积小,红外辐射能量低,目视观测特征弱,标志着隐身技术达到了实用阶段。F-117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研制和服役的,直到1988年11月10日,美国才首次公布其照片,其独特的多面体外形令世人大吃一惊。

  目前,隐身技术已向深层次发展,各国正在探索新的隐身概念和机理,如主动隐身技术和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等。可以预料,隐身技术将成为装甲、自卫电子战之后武器装备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隐身化武器时代已经来临。

关闭窗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