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
●彭光谦 作者简介:彭光谦,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军事战略与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主编有《军事战略简论》、《邓小平战略思想论》等著作。 中国和美国是太平洋两岸隔洋相望的两个伟大国家。一个是正在兴起的具有雄厚发展潜力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冷战后世界仅存的超级大国,是军事、经济实力均居当今世界首位的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有别,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各异,但两国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和责任。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性质不仅将决定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性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21世纪国际关系的性质;中美关系发展的方向不仅将决定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方向,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21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和则两利和则双赢 与历史上一个新兴国家与现实强国的竞争性关系不同,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并不必然对现有国际格局和各国的正当利益构成挑战。中国发展壮大的道路是自身力量积累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而不是历史上某些大国以武力征服和掠夺外部资源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利益与现存国际利益格局是兼容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无论从地缘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来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利益更多的是互补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更不是对抗性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美两国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并非“你失我得”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经济伙伴。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十大新兴市场之首的巨大市场潜力对未来美国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势头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而美国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也是中国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外部条件。一个稳定、强大、繁荣、开放的中国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与美国正当的国家利益并行不悖的。即使将来中国发展壮大了,中国的军事力量也永远是防御性的,永远只限于满足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合法权益的最低限度的安全需要。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国家最高利益、中国以和为贵的战略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都不允许中国走对外军事扩张称霸的道路。所谓“中国威胁论”,只不过是某些极右政客别有用心凭空制造出来以阻止中国正常发展的“威胁中国论”。 冷战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新型的战略关系。它应是以合作安全观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对抗安全观为基础的;它应着眼长远的互相信任,而不是暂时的相互利用;它应是建设性的,共同致力于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是把任何第三国作为特定的敌人和安全威胁、以共同对抗第三者为目的的军事同盟。中美关系只能前进,不能倒退,更不应该走向对抗。美国即使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也不可能指望在中美对抗中获益。历史上,中美之间曾经有过军事较量,拥有明显军事优势的美军并没有占多少便宜。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中国绝不希望发生新的中美军事冲突。我们相信,美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也不会拿美国国家利益作赌注。 走出误区天广地阔 冷战后,美国在世界上暂时处于相对突出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中国无意挑战这种地位。但这种突出地位,只能赋予美国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上的更大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成为美国以世界特殊公民自居的理由;这种突出地位,不能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不能以此为资本,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更不能动用高技术军事手段来维持这一地位。在当今世界上,仅仅凭借军事实力是难以取得“领导地位”的。美国在国内强调实行“民主”,那么在国际政治生活中也应努力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美国在国内强调政治权力“制衡”,在国际政治生活中,也不应允许任何人有置身国际法约束之外的特权;美国在国内强调尊重“人权”,在国际上也应尊重所有国家、民族的集体和个人的正当权利。这是发展中美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关系的理应遵循的重要准则。 当前,特别需要提醒美国某些政治家、军事家尽快走出思想和理论上的某些误区。一是走出冷战思维的误区。充分认识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日益增加的相互依存性、多国安全的整体性,不要把国家根本利益放在一边,继续进行冷战后的冷战。二是走出绝对安全的误区。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军事优势并不能带来绝对的安全。在失去战略对手的情况下,反而进一步强化军事投入力度,强化军事同盟,强化军事优势,只会导致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与军事对抗的恶性升级。三是走出单一世界的误区。要正视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学会与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管理方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与民族和睦相处。如果把自己所偏爱的某种单一模式强加于人,只会人为地破坏社会政治生态平衡,既是非理性的,也是做不到的。四是走出政治近视的误区。要高瞻远瞩放眼世界,而不站在低洼的盆地里看问题,不为眼前一时一事或某一利益集团所左右,要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为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福利。 新世纪来临之际,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势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目前,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已经揭晓。我们相信,布什当选总统上任后,美国两党一致的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将保持下去。 信守承诺前景光明 发展对华关系是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党共识,美国两党历届政府均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中美之间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既可以成为中美发展正常关系的障碍,但处理得好,也可以成为中美良性沟通的机会。这里的关键是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反对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中,美国坚持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正确立场,积极主张把被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等中国领土无条件归还中国。但新中国成立后,在东西方两极对抗中,美又从这一立场后退,提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为了改变自己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被动态势,明智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与台“断交”、“废约”,并从台“撤军”。美国政府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等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但是冷战后美国国内一部分极右的反华势力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牵制苏联的战略价值下降了,甚至认为中国已代替前苏联成为美国新的敌人,因而重新信奉“不沉的航空母舰”政策,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大陆的重要工具。他们不仅炮制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把它置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上,鼓动更大规模向台出售先进武器,甚至试图通过所谓“加强台湾安全法案”,要求由美国保卫台湾的“安全”。如果听任这种强权心态和冷战思维恶性膨胀,只会葬送来之不易的中美关系,只会危害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美国能信守诺言,忠实贯彻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十分光明的。 【关闭窗口】 |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