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
●纪学仁纪广民 2000年7月,美军经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批准,出版了《联合核生化环境作战条令》(联合出版物3—11)。它是美军制定核生化环境下联合作战、演习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令的基础。 美军1994年4月出版的《联合核生化防护条令》是为适应冷战后核生化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形势而制订的。它侧重于对核生化潜在威胁的分析,及对核生化防护的政策和联合作战防护的组织实施。新条令与1994年条令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将核生化防护拓展为核生化环境作战 美军认为,未来战争是一个不对称、不平衡的战场。对于核生化武器,不能仅从防御方面考虑,而必须准备“综合进攻和防御手段于一体的反核生化武器联合作战”。这一新思想反映在《联合核生化环境作战条令》的各章之中。 美军联合核生化环境作战是建立在对核生化威胁判断的基础上的。美军认为,威胁来自三类敌人:一类是新兴的全球性敌人。可能是一个拥有先进经济和技术基础的地区性大国。第二类是地区性敌人,可能是一个违反国际法,有意使用或威胁使用军事力量,解决争端的国家。第三类为非国家敌人或称非国家集团的威胁。包括恐怖分子、犯罪组织及那些有意侵犯美国安全和利益的个人。 根据该条令内容,美军核生化环境作战包括威慑、防止、打击和防护四项内容。 增加核生化环境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容 新版条令把“非战争军事行动”专列一章,这是以往核生化防护条令所没有的。美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包括: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缉毒行动、国际维和及人道主义援助、国内支援控暴和其他支援活动等。条令指出,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出现核生化环境,主要是指受某个国家支持或非国家的恐怖集团可能使用核生化武器、自然或人为地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地区。条令列举了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在这种核生化环境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队需要与军队以外的部门、组织进行协调与合作,发挥支援作用。 将核生化环境下作战与战术、技术结合起来 1994年版的《联合核生化防护条令》侧重解决战区核生化防护的组织指挥、后勤卫生勤务支援以及训练和战备问题。1996年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核生化防护报告》则要求该条令要将联合的战术、技术和程序包括在内。新版条令反映了这一要求,在正文中较详细地叙述了核生化环境下联合作战及防护的组织、原则与方法,并用附录的形式给出了核生化武器效应、防护标准的数据资料。对于有毒工业化学品开出了清单,给出了可能的危害距离。这一做法有助于理解条令精神,增强条令的可操作性。 【关闭窗口】 |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