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入深海者见蛟龙——张序三将军的海洋情结

http://www.jczs.com.cn 2000年12月13日 08:38 新华网

  一个骄好的晴日,张序三将军从沿海视察回来,向我谈起温州、台州的经济、科技进步,兴奋地说:“沿海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内地的发展。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兴盛,无不与海洋息息相关,从历史看,中华民族的兴衰更与海洋休戚与共。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不失时机地担负起发展中国海洋事业的历史责任!”

  张序三连续3届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在是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他曾担任过海军副司令员,后来任军事科学院政委。七十年代起,我军干部构成由“红军是统帅,抗日干部是骨干”,逐步转向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担当主要领导职务,就在这个时候,张序三站到了海军最高的“舰桥”上,参与指挥了人民海军大编队首航太平洋。

  1980年5月,太平洋上,一支中国舰队浩浩荡荡,际天航行。

  为了保障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验顺利进行,人民海军6艘导弹驱逐舰和油水补给船、调查船、拖船以及国防科工委的测量船,共18艘,5360人,第一次来到大洋上。全世界所有敏感的神经都对准了这一海区。多个国家的军舰、潜艇、飞机亦步亦趋,跟踪伴随。

  编队参谋长张序三按照指挥部的决定,部署编队成战斗队形前进。这是一次和平的战斗航行,不容许有半点差池。

  6艘导弹驱逐舰迅速就位、转向。

  张序三熟悉每一位舰长,他和他们同时从野战军转到海军。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之日,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林遵司令官率领9艘军舰、16艘炮艇起义,毛泽东称赞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就在那时候,张序三来到了由起义的“美盛”号登陆舰改成的“黄河”号军舰。他向起义的舰长、水兵们学习操船、驾驶军舰。一天,舰长不在,要在黄浦江上挪动舰位,张序三大胆地操船,驾驶军舰从汇山码头移到扬子江码头。黄浦江航道复杂,一向被航海老手视为畏途;而一个刚刚上舰不久的“土八路”,居然敢在黄浦江上操船,赢得了起义的舰长的称赞。说起这些,张序三深情地说:“正是有了林遵将军的起义,我们有了军舰,人民海军发展很快。毛主席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曾称赞林遵是我们的先生。”当年,我们许多从野战军来到海军工作的同志,不知道海有潮汐涨落,第一天来到军舰上,忽见海水退潮,不禁惊呼水到哪里去了。曾几何时,张序三和他们便在缴获来的日本造、英国造、美国造的军舰上学会了航行、战斗。他们戏称自己是“万国海军学校”的毕业生。张序三由做政治工作,改任协长、副舰长、舰长,被选拔去苏联海军高级军官学校学习,在波罗的海之滨的列宁格勒学习航海、海军战术;回国后担任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大队舰长、大队长。随后,一步一个阶梯地登上海军领导岗位。

  自从十五世纪郑和宝船舰队下“西洋”以来,50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的舰队才重又来到大洋上。这一片荒漠的海区,变得像闹市通衢一样热闹。好几个国家的舰船、飞机不离左右,更有无数看不见的电波、遥测装置,盯着中国的舰队。

  中国导弹发射日期临近,新西兰的测量船“莫洛韦”号,紧傍我舰航行。指挥部决定编队另选一处海区,提前展开,引开外国舰船。张序三建议派108舰与“莫洛韦”号周旋,将它引离火箭预定落区。

  “莫洛韦”号紧傍108舰航行,不肯离开,并要求到中国军舰作客。

  火箭发射在即,108舰刘之庚舰长根据指挥部总的意图,机智地邀请“莫洛韦”号船长登舰作客。就在双方举杯共祝两国友谊、共祝世界和平的时候,中国远程运载火箭,如同“火凤凰”,挟九天风雷,飞临上空,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区。舰载直升机在3分钟内及时打捞起数据仓,圆满完成火箭试验任务……

  世人看到了中国的战略武器,也看到了中国人民海军在大洋上活动的力量。从此以后,中国舰队航向大洋更越洋出访世界各国。

  张序三航遍了祖国海洋,从参加人民海军那天起,就一直把驱逐帝国主义势力,统一祖国看作自己的神圣使命。最近,他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台湾问题的议案。我看到了一个16岁就在抗日救亡斗争中成为青年党员的战士,始终不忘维护中华民族独立的决心。我想起了张序三的一次巡视西沙群岛之行。在航行中,同行的著名作家刘白羽直截了当向他提问道:“海军同志对解决台湾问题做了哪些准备?”张序三毫不迟疑地说:“人民解放军是和平统一的坚强后盾,海军处在第一线,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接着,他向刘白羽介绍了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的情况。今天,我向他提起了那次谈话,张序三说道:“我还可以给你讲一点历史,人们或可从中得到启示。”张序三说,公元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主义军队,收复台湾,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但他的后代,走向了反面。清初顺治、康熙皇帝为争取台湾和平统一,同郑氏集团进行了10次谈判。“剿抚兼用”,“以剿促抚”,自始至终强调“用抚”。但郑氏集团提出“须援朝鲜例,不薙发,不易服”,“列台湾为藩属”。康熙明确批驳说:“郑氏乃中国之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坚定地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和进步,平定“三藩”之乱,加强水师力量。审时度势,于1681年命令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在澎湖海战中歼灭了郑军主力之后,更加注重政治争取,实现了和平统一。张序三接着说:“我注意到台湾的学者,对康熙统一台湾的历史也在研究、探讨,虽有立场、观念的差异,但也得出了‘从历史的角度看,两岸长远的未来,绝对是统一而不是分裂’的结论。这应该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

  明天,将军又要出发,不过,这次是去柬埔寨参加一个关于人口问题的国际会议,他说:“这是全国人大交给我的新任务,我还是会从宏观上去探讨海洋、海权、海防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入深海者见蛟龙”,大海培育了新一代的中国海军将领。(杨肇林)

关闭窗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