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
http://www.jczs.com.cn
2000年11月1日 09:22
珍珠港为什么不对记者保密?
在全世界数不胜数的军港中,美国珍珠港绝对称得上是真正的名港。它极富诗意的名字,高频率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教科书、谋略学和现代史的各种文本里。稍识文墨的当代人有谁不知道珍珠港呢!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的瓦胡岛,因盛产优质珍珠而得名。历史上,夏威夷是个独立王国。几百年前,西班牙帝国依靠海上力量强行将其据为己有,王国即告瓦解。1898年,日益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又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这块宝地,并着手在此建设海军基地。
9月上旬,应美国海军邀请,我海军舰艇编队第3次远航访问夏威夷。我作为采访记者,曾有幸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海军军官公寓住了8天。
我租住的军官公寓,属于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基地,从公寓出来右转200米,绕过“海狼”水兵俱乐部,眼前就是美国战略核动力潜艇的驻泊码头。核潜艇一路排开,数量至少有12艘之多。其中,“洛杉矶”号核潜艇参加过海湾战争。美国第一枚轰炸伊拉克的潜射巡航导弹就是由它发射的。此举开创了核潜艇参加陆战的先例。此时此刻,“洛杉矶”号核潜艇静静地停泊在蔚蓝色的海面,像一只性情温顺而驯服的海豹。
就这样,我尽情享受着夏威夷清纯如水的阳光和浪漫妩媚的夜色,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除了几个中国武官善意地提醒“要多加小心”外,居然没有美国人前来打扰。偌大一个高技术军事基地,为什么对中国军事记者如此开放?慢慢地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旦真的强大了,在细枝末节方面也就无需保密了,甚至还要向世人炫耀它的强大,就像一个强壮的汉子炫耀他浑身起伏滚动的肌肉。
朴素的外表与强大的实力
珍珠港作为美国太平洋海军力量的指挥中枢和保障中心,在世界战略格局中有其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美国战略家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经过近百年持续不断地修建、扩建和改建,珍珠港已成为设施完备、装备先进的现代化大型海军基地,成为美国海军二线基地网的轴心。可是,从表面看,珍珠港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朴素、平静和悠闲之美,除了林立的军舰,就是大片的草坪、鲜花和成行的树木,如同一个依山傍水的大公园。院子里见不到太多的军人,也见不到练队列的部队。
西出火奴鲁鲁市区(檀香山)9公里,可以看到瓦胡岛南岸黛青色的科劳山和怀阿奈山。平缓的山坡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洋房,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块一块的奶油蛋糕。科劳山和怀阿奈山的中间洼地就是驰名世界的珍珠港。
没有高大的门楣,没有威严的哨兵。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大门极其简单,就像一个敞开的农家院落似地朴实无华。所谓的大门,只不过是用铁青色的火山岩和沙石垒起来的4根柱子。两条公路的中间建有一个简单的小岗楼。负责执勤的不是军人,而是一名交通警察。你无法相信这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进大门右行200米,就是珍珠港B-26和B-25号码头。我海军舰艇编队的“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就停泊在这两个码头。美国海军陪同舰“奥凯恩”号导弹驱逐舰静静地停靠在“青岛舰”旁边。整个港湾没有特别显眼的建筑物,也没有豪华的饭店,但娱乐设施和生活设施非常齐全,港内建有85 00多套军官住房,网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应有尽有。据介绍,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青年人就业不成问题,军队征兵遇到许多困难,士官和军官队伍人心不稳,要求提前退役的比例逐年上升。为了更好地凝聚人心,美国海军不仅提高了军人待遇,而且还对军营的娱乐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记者租住的军官公寓,设施非常齐全,每天有服务员打扫卫生。军官家属来队全在军官食堂就餐,每餐3美元,食物、水果十分丰富。
如果从空中看,珍珠港像一只展开的鹰爪伸向夏威夷内陆,地理条件相当优越,是美国海军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港湾进口有一个近14米的疏浚水道,一年有10个月时间风平浪静,只有7、8月份,才会有东北信风入港,最大风速可超过每秒9米。不过,这样的日子非常短暂。
80年代末以来,为适应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需要,美国海军对珍珠港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目前,港内建有优质码头140余座、水鼓近300个,可同时停泊包括巨型航母在内的各种舰艇500余艘,同时还建有补给中心、弹药中心、燃料中心和大型船坞,还拥有能修理各种舰体、武器、装备的修理厂,在港兵力及保障人员超过4.5万人。其驻泊能力比著名的美国圣迭戈海军基地大3倍还多。可以说珍珠港海军基地是一座融汇了各种科学技术的战略母港,其军事实力和战时保障能力完全能够适应现代作战、运输、保障和信息处理的需要。
美国海军二线基地网的抽心
蜿蜒曲折的珍珠港海岸线,堪称寸土寸金。“珍珠港事件”后,就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尼米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在海上指挥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他的职责范围比人们设想的要更加广泛。”“实施海上作战,绝对离不开珍珠港这个通信和保障中心。”这实际上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先声,也是所谓“前沿存在”的早期表达。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基地规模,尤其是海外基地规模有过调整和收缩,但对珍珠港的建设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美国海军之所以如此重视珍珠港建设,根本原因是由其“从海上远洋作战转变为从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这一战略方针和“全球部署、全球作战”的要求决定的。美国海军基地可分为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基地系列。太平洋是美国海军海外和本土部署重点地区。二战后,美国利用其战胜国的特殊地位,轻易地占领了分布在太平洋上的大小岛屿和战略要地,经过大幅度投资和建设,逐步在整个太平洋地区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大纵深的海军作战保障基地网。
这个基地网可分为一线、二线、三线3个层次。一线基地网主要指以横须贺为核心的东北亚基地群,三线基地网主要指美国本土西岸基地网。二线基地网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和萨摩亚3个基地群,珍珠港是其轴心。以珍珠港为核心的夏威夷基地群,向前可以有效支援太平洋乃至印度洋战事,向后可以有力保卫美国本土不受侵犯。据专家介绍,夏威夷基地群处在整个太平洋战略轴心的位置。假如没有这个轴心,美国横行太平洋的海上霸权行径就
要大打折扣。
“山姆大叔”念念不忘那个耻辱
来珍珠港采访的第4天,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安排我们参观“亚利桑那”纪念馆。那天阴云低垂,秋雨绵绵。我们在美国海军夏威夷军区司令康威将军陪同下,乘坐一艘游艇向福特岛驶去。“亚利桑那”纪念馆就建在福特岛东北角的海面上,馆内仔细记载了“珍珠港事件”那个血腥的日子。
1941年12月7日6时40分,驻泊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华德”号驱逐舰,意外地发现平静的海面上露出一艘潜艇的舰桥。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不测情况,美国海军处理得异常果断。他们未经请示,立即开火将其击沉,并迅速报告了上级。20分钟后,美军雷达发现了从北方飞来的第一批目标,可是被误判为“美国海军搞演习”。7时55分,从停靠在瓦胡岛以北370公里处的6艘日本航母上起飞的180多架战机,突然飞临沉睡中的珍珠港上空。波光粼粼的蓝色珍珠港顿时一片火海。5分钟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才发出第一封电报:“珍珠港遭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10分钟后,美国最大的战列舰“亚利桑那”号被798公斤的炸弹击中。舰艏弹药库爆炸。“亚利桑那”连同1177名舰员一齐沉没。记者在“亚利桑那”纪念馆看到,那天殉难的美国官兵多达2388位。他们的名字被一一镌刻在纪念馆正面墙壁的大理石上。受伤的美军官兵多达1178人。沉没或搁浅的美国战舰计12艘,另有9艘遭严重损坏。同时有164架战机被摧毁,159架严重受伤。纪念馆负责人一再解说,时至今日,这个统计数字还不能最后确定,因为各方面说法不太一致。此后,幸存下来的珍珠港美国海军官兵发出倡议,等他们百年后,遗体全部葬在“亚利桑那”号军舰上。沉没海底的“亚利桑那”至今已经接收了近百名当年幸存战后去世的海军官兵的遗体。
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从“绥靖”梦境中猛醒过来。他在国会用嘶哑的声音发出了这样的怒吼:“1941年12月7日,永远是(美国)耻辱的日子。”“我宣布,美国和日本帝国处于战争状态。”
所幸的是,驻泊于此的3艘美国海军航母早已出海,免遭灭顶之灾,这为后来扭转太平洋战局保存了实力。
远远看去,“亚利桑那”纪念馆就像一只白色的枕头,平放在蓝色的海面上。它两端挺拔、中间低凹的形状,象征初遭惨败、终获大胜的太平洋战争发展过程。整个建筑格调呈现一派祥和静雅之气。纪念馆的设计异常别致。它横跨葬身海底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舰体之上。现在,当你置身纪念馆内,可透过巨大的窗口看到涌动的海水下面“亚利桑那”战舰那完整的舰体,而它的烟囱露出水面至少有一米高。纪念馆的设计师培师先生说,这一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想让前来参观的每个人“能够在沉思中探究内心的感受”。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各方提出应该修建一座纪念馆。1949年,夏威夷特别行政区成立了战事纪念委员会。第二年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亚瑟·瑞佛下令在沉舰上升起第一面国旗,率先纪念阵亡将士。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建设“亚利桑那”纪念馆。1962年纪念馆落成仪式举行。
悠悠岁月并没有冲淡战争的遗迹。59年过去了,“亚利桑那”还在往外冒油花。舰体大部分地方已经锈蚀得面目全非,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看到菜花似的锈斑一嘟噜一嘟噜生长在沉舰的各个部位。看着眼前的情景,我仿佛嗅到了当年殉难者的血的气息,仿佛看到了珍珠港燃烧的硝烟。美国海军夏威夷军区司令康威将军给我们详细介绍这段历史后,问我北海舰队参谋长吕芳秋少将:“中国以怎样的方式纪念先烈和让国人记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耻辱?”记者感到,这确实是个值得中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牢记过去才能开创未来。
“密苏里”号战列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句号
美国牢牢地记住了它曾经蒙受过的耻辱,同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它曾经有过的辉煌。美国军队潜移默化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
作为军事记者,我在珍珠港采访时最想亲眼看看的,是美国航母和核潜艇的指挥及火控系统。美国海军迟迟未能满足我的这一要求。几次交涉,都被他们微笑着拒绝了。
9月6日,美国海军安排我们参观“密苏里”战列舰。赴美之前我曾接触过一些美国海军的资料,但没有见到任何有关“密苏里”战列舰的文字和图片。美国军方的这一安排真的为我补了一课,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造成人类大量财富被毁和无数生灵涂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在“密苏里”战列舰上宣告结束的。那是1945年9月2日9时2分。那天,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在此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后来在朝鲜战争中遭撤职)、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及中国代表徐永昌和苏、英、法等盟国代表,分别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从此,“密苏里”战舰成了历史的见证,声名远扬。
我在珍珠港调阅了“密苏里”战列舰的历史资料。该舰是在二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1月29日下水的,因此没有立下赫赫战功,可是它机遇很好,所以能够成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密苏里”号战列舰正在日本东京湾附近洋面游弋,8月19日它就驶进了东京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成名的良机,令那些战功赫赫的美国战舰嫉妒不已。尽管“密苏里”号获得了如此殊荣,可它也有过极不光彩的历史。朝鲜战争爆发后,“密苏里”是第一艘开赴朝鲜参战的美国军舰。海湾战争中,它又开赴红海,用巡航导弹对伊科边界的战略目标进行突击。1991年,“密苏里”号第二次退役。如今,它静静地停泊在珍珠港蔚蓝色的海面上,供游人参观,成了一个老去的“英雄”。
美军对所谓光荣历史的宣传,真正称得上耳提面命无孔不入,有许多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记者下塌的军官公寓左侧,有一块很大的草坪。这里古木森森,鲜花盛开,浓绿和鲜艳四季不断。草坪的上方是太平洋舰队潜艇司令部。草坪正中堂而皇之地“栽”了一艘潜艇,并加修了护栏。刻在铜板上的说明告诉人们:这是美国海军潜艇的光荣和骄傲。这艘被“栽”在草坪正中的潜艇是二战名舰“鲷鱼”号(PARCHE),舷号348。它1943年下水,曾在太平洋战争中屡建奇功,击沉过31696吨日舰,受到美国总统嘉奖,1946年退役。为了让人们记住它的历史功绩,更是为了教育后人,美国把“鲷鱼”号潜艇的上半部完整地切割下来,焊在事先建好的绿色平台上。从这里路过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抬头仰视它的“雄姿”。
望着这艘永久“停泊”在潜艇基地司令部门前的二战名舰,记者突然想到它在美国军人及青年心中产生的力量,可能要比它当年与敌军对阵时发射的所有鱼雷大得多。美国的强大与它对历史的珍重是分不开的。(中国国防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