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尘封已久的往事——访报告文学《黄继光》的作者韩希梁

http://www.jczs.com.cn 2000年10月23日 15:34 解放军报

  50年代末,长篇报告文学《黄继光》曾创下一次发行33万册的全国最高记录,成为全国当时最畅销书。同时,被列为全国青少年必读书之一。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军事文学作家----韩希梁。时光飞逝,在抗美援朝鲜50周年之际,我们在古襄阳城找到了依然健在的韩希梁。问明来意后,老人娓娓向我们追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希梁从总政来到准备赴朝作战的一个团政治处代职体验生活。他和团里官兵们一起经历了从动员报名、誓师出发、长途车运到鸭绿江边,直到千里行军上前线和在三八线与敌人对峙交战的全过程。每天,他都掏出笔记本,记下当日的所见所闻所感,就连周围人物的生活趣事和经历轶事,他也一一记下。

  一天,他忽然从一张战地小报上发现友邻部队战士黄继光用身躯堵枪眼、给攻击部队打开冲锋道路的新闻,眼前猛然一亮,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新闻人物和故事。

  谁知,就在黄继光英勇捐躯后不久,韩希梁代职所在部队在反击石岘洞北山时,出现了一位仿效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战士许家朋。与此同时,另一兄弟部队也出现了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李家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韩希梁从许家朋、李家发的英雄事迹中,认识到黄继光行为的伟大意义和重大影响。而英雄壮举则是受苏联卫国战争时的英雄马特洛索夫的启示,黄继光是中国的马特洛索夫,许家朋、李家发则是两位黄继光式的英雄。这促使韩希梁决定,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中塑造一位以黄继光、许家朋和李家发等原型的英雄人物,并描绘出他周围指战员的英雄群像。

  当即,他给所在部队首长说明创作意图,部队首长欣然同意并派了一辆吉普车送他前往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采访。谁知,行到半路上,吉普车被美机扔下的炸弹炸坏。韩希梁因躲避及时,才幸免于难。没办法,他和警卫员只好骑马前进。但没跑多远,战马又被美机枪击中。最后,他和警卫员只好徒步前进。

  韩希梁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与连队每个战士进行亲切交谈,特别是黄继光生前的两个亲密战友,韩希梁不知找他们谈了多少次话。黄继光是连队通信员,经常接触的人很多。但凡是他在连队接触过的战友,韩希梁都要找他们谈黄继光平时爱说的话和爱做的事。特别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团政委、连长和副指导员,韩希梁更是经常找他们了解黄继光的成长变化。

  韩希梁夜以继日进行采写,直至1954年,才抱着完整的长篇传记文学《黄继光》初稿回到北京。

  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四川西山区黄继光的老家,在英雄的母亲黄妈妈的身边住了一个多月,到处寻访和调查考察黄继光的成长道路,探索研究这个英雄战士不长的人生历程。最后,经总政文化部编审出版处审阅修改后,决定将《黄继光》作为解放军文艺丛书之一出版。

  《黄继光》一书问世后,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很多学校和青年团组织,纷纷为《黄继光》一书举行座谈会、报告会。韩希梁不仅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席了全国首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而且还发表、出版了一批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如当时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反映海军生活物《黄海散记》和关于解放军抢险救灾的《水风砂》等。

  1957年反右开始后,韩希梁被下放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60年代初被“流放”回乡,直到“文革”以后才调到市里,在古襄阳城外的一座旧宿舍楼里安顿下来。

  谈及过去和晚年,韩希梁,这位1938年就参军的老八路不在乎自己至今没有应有的各种身份待遇,更不在乎至今仍身居陋室。他至今笔耕不辍,以写作为乐事,每天凌晨两点,夜深人静时,他戴上老花镜,开始“爬格子”,至到天亮。从80年代后期,正是靠这种“挑灯夜战”精神,他先后又创作出版了《战襄阳》、《刘邓襄樊擒康泽》和40万字的新长篇《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作品。老人还告诉我们,最近,他正在酝酿并已着手创作一部新作品。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00 Naval & Merchant Ships Website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