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别动“库尔斯克”号

http://www.jczs.com.cn 2000年9月29日 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

  俄罗斯天气已经转凉,巴伦支海上的怒涛已经寒气逼人。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50天之际,如何打捞“库尔斯克”号上遇难水兵的遗体,以及如何打捞“库尔斯克”号的问题再次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中心。  

  总统许诺打捞遇难水兵

  在上个月的21号,挪威潜水员最终证实“库尔斯克”号上的全体官兵已经遇难。噩耗传来,俄罗斯举国哀悼,遇难官兵家属更是悲痛欲绝。俄罗斯官方宣布,23日为全国哀悼日。

  22日深夜,俄罗斯总统普京赶到北莫尔斯克的维加耶沃镇,看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遇难者家属。家属们不相信自己的亲人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们,要求总统立刻取消“全国哀悼日”。取消哀悼日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此时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已经是23日,哀悼活动已经开始。于是家属们要求尽快打捞亲人的遗体,他们只有在看到亲人的遗体后才举行哀悼活动。面对这些绝望的人们,普京当时表示,一定满足他们的愿望,尽快打捞遇难潜艇官兵的遗体。

  此后,俄罗斯方面同参加抢救“库尔斯克”号的挪威斯多特·奥夫舍公司进行谈判,商讨联合打捞尸体和“库尔斯克”号事宜。由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连年处于危机困境,军费大幅缩减,许多必需的设备和训练得不到保证,因此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不可能完成打捞“库尔斯克”号的任务,所以,不得不求助于挪威。和外国谈遇难船只的打捞,就马上变成了金钱的交易,所以不仅涉及打捞技术,还需商谈打捞的费用。挪威方面最初开出的价格是一亿美元。计划在9月底开始打捞尸体,10月完成打捞行动,明年夏季完成打捞潜艇的作业。

  俄挪合作以谁为主

  在抢救“库尔斯克”号的过程中,由于海上风急浪大和“库尔斯克”号对接口因撞击而变形,俄罗斯的救生设备没有派上用场,使挪威深水潜水员出尽风头。为此,俄罗斯老百姓感到大丢颜面,媒体对承担抢救任务的俄罗斯军方颇有微词。

  在接下来的“库尔斯克”号打捞计划的实施问题上,围绕打捞“库尔斯克”号,应该以谁为主,是以挪威人为主,还是以俄罗斯自己的力量为主等问题,俄国内部出现了较大分歧。

  俄罗斯军内外许多专家认为,俄罗斯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打捞问题。苏联时期,苏联海军的潜水员可以在水下500米作业,现在找到能在200米水下作业的潜水员并不难,圣彼得堡就有训练深水潜水员的基地,关键是需要一些时间。这些人认为,无论从保密角度考虑,还是从节省费用的角度考虑,都应该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打捞可节省费用95%。

  但是,鉴于挪威人已经有一些经验,且时间紧迫,最后,俄罗斯政府还是决定由俄挪两国共同合作进行打捞作业。考虑到军事保密和打捞人员的安全,俄挪双方最后达成的协议是,挪威潜水员在潜水钟内同俄罗斯潜水员合作,不进入“库尔斯克”号,具体进入潜艇内打捞遗体的作业由俄罗斯人承担。至于以这种方式打捞向挪威人支付的费用,据说,俄罗斯至少也要向挪威方面支付2千5百万至3千5百万美元。具体数目,由于是商业秘密,不向外界公布。不过最近传出消息说,俄挪双方在打捞费用方面的谈判已经陷入僵局。  

  专家反对态度强烈

  就在打捞“库尔斯克”号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的时候,一些专家对打捞工作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目前制定的打捞方案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

  首先,先打捞尸体后打捞潜艇的程序本身就是错误的。专家们说,打捞尸体的行动必然破坏潜艇周围的环境,从而使调查事故原因的努力前功尽弃,而这简直是犯罪。对于调查“库尔斯克”号失事原因的工作来说,潜艇周围的任何残骸都是重要的证据。俄罗斯救援专家、海军少将谢纳茨基认为,打捞尸体的行动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永远无法搞清楚。

  其次,在是否打捞核潜艇的问题上,也出现分歧。

  上星期,俄罗斯核工业部部长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表示,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考虑,最好不要碰“库尔斯克”号,即不要打捞它。他说,目前的状态表明,“库尔斯克”号上的反应堆不存在泄露问题,打捞过程如果处理不慎,反倒可能出现危情。

  据俄媒体报道,原定应于近期赴挪威训练的俄罗斯深水潜水员已经推迟行期。此举使人怀疑是否按计划实施打捞计划。  

  亲属改变立场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遇难已经40余天了。遇难者的家属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感情震荡后,情绪逐渐冷静下来。当初他们向总统提出打捞亲人遗体的强烈要求,是出于对亲人的深厚感情,也是出于对抢救行动迟缓的不满。现在,人们对巴伦支海底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多,对打捞行动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前苏联英雄、海军上校古谢夫介绍说,打捞遇难水兵的场面是很残酷的。潜水艇失事进水后,水兵在最后一刻不论抓住什么东西,电缆、柱子等等,都死死抓住不放。这个最后的姿势僵硬住以后就固定住了。要想把每一具遗体打捞上来,必须一一弄断他们的肢体,这样对待死去的水兵们,是活着的亲属们怎么也不愿意看到的。

  此外,由于“库尔斯克”号上曾经发生两次爆炸。第一次爆炸的威力比较小,而第二次爆炸则相当于一次5吨黄色炸药的爆炸威力,好比在潜艇内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专家们认为,爆炸发生的一瞬间,潜艇的前一部份就被摧毁,强烈的冲击波和震动,使艇上的人员在顷刻间遇难。这意味着,“库尔斯克”号上船员的尸体不可能一具具完整地打捞上来,打捞上来的将是一堆堆被海水浸泡的肢体,而且,将有不少水兵已经随着爆炸四分五裂流入深海。这将是非常惨不忍睹的场面。正因为如此,专家们建议将“库尔斯克”号作为全体遇难官兵的合葬墓。而这完全符合国际海事处理传统。

  据俄媒体报道,日前,有近40名遇难者亲属联名上书普京总统,表示同意不打捞亲人的尸体。俄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原因的委员会主任、政府副总理克列巴诺夫向媒体透露,是否打捞尸体的问题,要等同遇难者亲属协商后再做最后决定。这些信息表明,俄罗斯政府将于近期打捞“库尔斯克”号的决定有可能变更。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00 Naval & Merchant Ships Website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